APP下载

论民国时期贵州麻风病防治观念的变迁

2020-07-18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麻风病人麻风麻风病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一、 传统文献所载的麻风病及其隔离

我国的麻风防治事业始于何时待考,从文献记载可知中国的麻风病研究时间较久,研究成果和相关医学专著亦不少。见于文献的麻风病研究者多是中医世家出身,其研究成果也源于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传播方式主要有家传和开馆授徒等。限于多方面原因,传统麻风病治疗方法的影响有限,因而绝大多数麻风患者深受其害而无处求医。历代官方设立的麻风病隔离场所数量不多,且时常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

(一)经集所见的麻风

麻风,亦作“痳疯”。麻风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谓,如秦汉时称“厉、疠、大风”,隋唐时称“疠、癞、恶风等。《黄帝内经》中所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记载。据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记载考证,其记载有公元前3世纪的《秦法》,其中规定患有“疠”就是犯罪。隋唐之际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即这样记述道:“毒虫若食人肝者,眉睫堕落。食人肺,鼻柱崩倒,或鼻生息肉塞孔,气不得通。若食人脾,语声变散。若食人肾,耳鸣啾啾,或如雷鼓之音。若食人筋脉,肢节脱落……”[1]78。唐代孙思邈为已知最早研诊麻风病的医生,其著作《千金方》为研诊麻风之最早专著。明代沈之问《解围元薮》一书总结祖、父及本人三代临床经验,明确麻风病患病原因为“传染所袭”,并指出传染方式为接触、飞沫,机体状况在传染中起决定作用[2]17-18。我国古代即曾用大风子治疗麻风病,只是自宋元以来鲜为人知[3]1-6。明代薛已著《疠疡机要》一书提出“辨本症、兼症、变症、类症、阴阳虚实而治”的治疗理念[4]284-294。清代肖晓亭著《疯门全书》一书对麻风病传染性、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有独到认知:“不共用器、不同饮食、各房各床;大小便不同器……病人吸烟,亦宜避之”;并对麻风病特征有真切描述“唇翻齿露,眼扯脚吊……”[5]1-24。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麻风病为“恶疾、大风、风癞、恶风、大风癞疾”,并提出以“苦参、白鲜皮、大风子”等药物[6]121来治疗麻风病,可见在当时即有对麻风病的治理探索。民间对麻风病的俗语称呼颇多,从称谓中使用“恶疾”“癞”等字眼亦可窥见民众对这一病症的排斥和恐惧心理。我国历代对麻风病的病状、病症及诊治方法均有研究,但其诊治影响仅限于较小范围,多数麻风病患者得不到社会救治,麻风患者面临“父子离散、夫妻暌违、亲友避之、星岛叱之”[5]3-20的境遇。中华麻风救济会主办《麻疯季刊》阐述中国古代麻风病道:“夫麻风,原属久年之固疾。证诸中国史乘,纪元前六百年,早有斯疾之记载。”[7]23。王吉民《中国旧有痳疯治疗方法》总结传统麻风病方法为药物、针灸、外治、摄生等四种,并列有治疗麻风病的药物大麻风油、松脂、苦参、何首乌、黄精、蛇类、穿山甲等[8]16。

(二)历史时期的麻风病隔离机构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民间对麻风病病因长期不明,致使对麻风患者也多心存恐惧。但亦有关于麻风隔离机构的记载,如麻风病据梁章池、赵文明考证,公元6世纪时佛教僧人在寺院内设“疠人坊”救济麻风病人争取信众[9]76-77。16世纪,地方政府将养济院、存恤院等用作麻风病人隔离场所的确切时间为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御史在福建闽县东门增设养济院“以处恶疾”,并对在院患者“月有米,岁有衣,禁其入城”,泉州市晋江县将建于明初的养济院改为存恤院“以居癞疾者”[10]。此后,福建沙县、建阳、政和、邵武等地均建有存恤院、养济院和癞子营以收容麻风患者[11]6。可见自16世纪开始福建各地政府就陆续设立麻风病患者收容场所,限制麻风病患者活动。

我国已知最早的麻风病隔离机构始于公元6世纪,而明清东南地区官方对麻风病隔离有所重视,如邬志坚《中国扑灭麻疯运动》记述华南地区官方设立麻风病院“设立麻风人居留地,收容病人,自来已久,华南一带,尤为普遍,茅舍小屋,无加癞民,籍此庇托,可无风雨之虞,且每月复得一二元需用”[7]25-26;《清稗类钞》亦记广州“城外有院,为疯人聚居之所,曰麻风院”[12]5476。在多种文献中均有设立麻风病隔离场所的记载,由此可知,我国对于有麻风病的防护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

二、 贵州地区麻风病防治观念变迁始末

云贵川地区历来是麻风病发病率仅次于广东的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明代中叶开始对麻风病患者实行隔离而言,新中国成立后所修地方志记载贵州境内民国年间对麻风病人的处理仍处于无序状态。 “民国三十年(1941年),贵州普安县政府当局勒令保甲将麻风病人迁居深山老林、岩洞居住,若病人反抗则由当地农民给以‘处置’”[13]36。民众对麻风病多有恐惧心理,对麻风病患者轻则弃之、驱赶,重则捆绑、火烧、活埋。如《毕节县志》记载:“历史以来,县内有麻疯流行。人称麻疯病人为‘癞子’。轻者被逐出乡土,或撵入深山老林;重则活埋,被火烧死或抛入深坑”[14]。《安龙县志》记载:“旧社会,麻风病人得不到治疗,社会上对麻风病十分恐惧,……病人为免遭迫害或躲进深山密林,或栖宿山洞,处境悲惨”[15]728。可见,限于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当时的地方政府无力对麻风病患者施以有效处治,民众对麻风病多有恐惧排斥心理。政府对麻风防治的消极致使麻风病患者不得不隐匿病情颠沛他乡,以致麻风病长期流行不绝,麻风病被政府当局和民众认为是不治之症[16]29。麻风病患者处于人为缔造的社会边缘,被迫四处流亡,以至传播病源,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正当传统的技术和文化对麻风病防治难见效用之时,外来因素的作用为这一窘境的破除带来了积极变化。基督教内地会和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将关注点投向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医药卫生极差的贵州部分地区,医药传教成为传教士在这一地区宣教的手段,而这恰恰为困于麻风病肆虐的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医疗近代化的可能,促进了这一地区麻风病观念的变化。传教士对麻风患者的医护主要集中在威宁石门坎、毕节撒拉溪和安龙大海子三地,下文将逐一对三个地区的麻风病相关情况加以介绍。

(一)威宁石门坎地区麻风病救护

1904年,循道公会传教士伯格理在威宁石门坎建立传教机构[17]47-54。随后在国际麻风救济会的资金援助下,伯格理开始在石门坎附近地区救助麻风病患者。救济方式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用援助资金购买食物、衣物原料等生活物资按月发放给石门坎附近的麻风患者。同时伯格理等人开始对麻风病病源进行必要的隔离预防,禁止接受救济的麻风病人四处流动,杜绝麻风病的传播扩散[17]217。

1915年,石门坎地区流行伤寒,伯格理因救护患者时受到感染不幸逝世。其继任者张道惠等人通过循道公会等传教团体为石门坎附近大约40个麻风患者提供定居场所和日常生计[18]270。1919年,张道惠向传教团申请了资金,和苗族、汉族民众杨雅各、张武、钟焕然等人在充分考虑了隔离预防、便于生产生活、接受外来慰问和资助等诸多条件后在石门坎传教机构对面的荒山上建立麻风病院。关于麻风病院的治疗情况,张道惠等著、东人达翻译的《西南传教士档案揭秘》作了详细描述,现整理摘录如下[18]28-291:

过去的那些日子里,麻风病是不治之症,但是,住在这里的病人至少可以吃饱、穿暖,而且还有条件医治化脓的伤口。周先生,一位上了年纪的汉族人,和麻风病人住在一起,作为他们的看护人。

汉族人“周先生”敢于与麻风病人同吃同住,为麻风病人提供帮助,也从侧面证明了麻风病“不治之症”的观念有所改变,从此亦可看到当地民众参与麻风救治的身影。

1921年,石门坎麻风病院建成后开始收治病人,首批共收治病员30多人,此后石门坎麻风病院病员最多时曾有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麻风病员及其家属100多名在院。患者的救护工作由石门坎教务人员承担,医疗护理最初由云南昭通福滇医院负责,后由石门坎平民医院负责;苗族民众张夏禹、周汉章等先后在病院担任护理工作和看望病人。此外,石门坎学校也常组织中小学生到麻风病院慰问[19]477。石门坎麻风病院因1948年发生的地震被毁,该病院病人转入昭通朱家山麻风病院和撒拉溪麻风病院继续治疗[20]21-22。

石门坎麻风病院是川滇黔地区最早的麻风病院,在当时政府、民众普遍对麻风病患者排斥的情况下,石门坎麻风病院的建立无疑为麻风病患者提供了免于风餐露宿、栖居荒野的条件,同时也避免了麻风病人四处流动所带来的麻风病菌扩散的危险。石门坎麻风病院的建立和运行,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目的驱使下开展的医疗活动和国际麻风救济会的援助;二是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基督教传教士进入贵州建立麻风病院,麻风病防治事业开始了新的阶段。

(二)毕节撒拉溪麻风病院及其麻风病防治

基督教传教士苏宽仁(女,医学学校毕业)在毕节曾解救两名即将被地方官员火烧处死的麻风病人,此后不时有麻风病患者到教堂附近乞讨[19]477。1929年,苏宽仁、贝克等人在毕节地方绅士钱和生(系贵州省军阀周西城的岳父)等人支持下,在撒拉溪建立麻风病院。自建成后收治人数因时局原因逐步增加,病人从最初的30人增加至1946年底的100人,最多时达到270余人。撒拉溪麻风病院经费早期由基督教传教机构、美国麻风病救济会等机构提供。后得到贵州省政府当局的援助,自1942年开始,麻风病院得到贵州省卫生署每年法币1200元的补助,并按人口数量在地方粮仓支给粮食。

在院务管理方面,由苗族民众和彝族民众张路加、王亚伯管理病员生活。1945年,基督教中华内地会传教士费济华担任院长,医护人员共计21人,其中外籍人员7人,除费济华之妻专为医院开车[21]84,其余人员分工如下:

表1 撒拉溪麻风病院职员分工

在医护方面,医院采用美国麻风病防治机构捐助的苯丙砜、氨苯砜、普鲁明、茯亚松等药物为患者治疗。医院自开办之日起至人民政府接管为止共治愈病人89人。除为麻风病患者治病外,医院还为18岁以下麻风病患者设立病员学校, 让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谋生技能,对其他病员则根据其特长分配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并在毕节县城内设立防病院收容病员子女隔离观察抚养。

撒拉溪麻风病院是基督教中华内地会创办医疗机构中影响较大的病院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得到加拿大、美国等在资金和药品方面的援助,采用当时最新研制的新药来救治和护理病人。美国国际麻风救济会总干事爱德君1946年从昆明经贵州毕节至重庆时曾到撒拉溪麻风病院参观[22]60,撒拉溪麻风病的创建和麻风病防治工作在经费和物资方面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三)安龙大海子麻风病院及其麻风病防治

1941年,安龙教区的法国传教士徐思定开始募捐筹款,选定在安龙县城南大海子修建麻风病院,这一计划得到安龙当地政府支持,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援助。1945年(一说为1947年)麻风病院竣工后开始收治病人,先后收治兴义、盘县(今盘州市)、安龙、兴仁、贞丰、安南(今晴隆县)、普定、册亨及广西隆林等县麻风病患者120多人[15]728。

该麻风病院的病人每天劳动5小时,自己种植粮食、蔬菜维持生活所需,其余时间做体操等活动,按规定作息。院方每星期给患者注射一次大麻风子油,重病者加内服药,病人中有收入者每星期换药2次。该院后因治安和时局原因停办,1950年由安龙县政府接办。

天主教安龙教区传教士建立麻风病院和收治麻风病人等医药活动,是为传播基督教和争取信众服务的。但是,其医药活动开创了这一地区麻风病防治的先声,将麻风病人隔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麻风病患者流窜和感染,有利于化解麻风病传染带来的社会问题,有效缓解了民众对麻风病的恐慌心理,促进了麻风病防治观念的变化。

三、 麻风病防治观念变迁的内在透析

传教士在贵州传教过程中开展医疗活动,带动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更多社会群体去关注麻风病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的防治和医药卫生知识宣传,麻风病防治效果逐渐凸显,麻风病患者的处境得到改善。麻风病患者处境的递变和麻风病防治进展的取得,麻风病观念的变化,是地方政府、士绅民众以及传教士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麻风子油的提炼技术进步则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是麻风病得以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在分析麻风病防治得以有益发展的原因时,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一时期教士的麻风病防治活动与地方政府、士绅民众的支持是紧密联系的,传教士建立麻风病院和救护、隔离、治疗麻风病患者的过程常常倚助于地方政府、民间士绅人士。如张道惠等人在创建石门坎麻风病院过程中,不得不向当地彝族首领安如福求助,并得到其在土地方面的慷慨帮助;苏宽仁等创建撒拉溪麻风病院亦依靠当地士绅钱和生等支持,并在经费困难时不得不向当地政府求助,并因之在经费和粮食等方面得到补助。也只有在石门坎麻风病院建立一段时间后,随着麻风病防治技术的提高和麻风病防治新药的引进,麻风病治疗的效果才开始凸显。传教士、地方政府、社会精英、普通民众、麻风病患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麻风病防治效果渐好。麻风病从民间所谓“不治之症”转而成为一种可以进行隔离防治的慢性传染病,这一转变,有益于减轻民众对麻风病的恐惧和对麻风患者的排斥,从而助力改善麻风病患者的处境,实现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发展的嬗变。

民国时期贵州境内三所麻风病院的陆续建立和取得麻风病防治进展,与全国抗日战争形势不无关系:其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重庆建立陪都,贵州的战略地位从之前地处西南、偏居内陆渐转成为重要的战略后方,其医药卫生事业较之以往自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贵州省民政厅及兴义县政府“体察当地情形、拟具隔离麻风办法”[23]24即可作为麻风病防治工作因贵州战略地位变化而受到政府重视的佐证。其二,中国人自主成立的中华麻风救济会及其机关刊物《麻疯季刊》和麻风病人庄建雄等自办的宣传防治麻风病刊物《晨光季刊》对贵州民众的影响和麻风病防治事业的推进亦是一大助力。

(二)麻风病防治是传教士进行传教的重要手段

传教士创立麻风病院及麻风病防治活动无疑是为传教目的服务的,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缘故,安龙大海子麻风病院自建立四年间,绝大多数病人都成为天主教徒,都会念经且常参加宗教礼仪,部分病人还很虔诚[24]149-150。值得关注的是,教会建立的麻风病院所在区域信徒增长也较为迅速,教堂和医院、诊所设施增长较快,如循道公会传教士于1904年7月进入威宁地区传教,此时开始陆续救助麻风患者。至1906年6月循道公会进入威宁传教两年左右的时间,传教士伯格理等人已经在威宁长海子、天生桥、陆家营、龙井等地建立教堂,苗族、汉族、彝族、蔡家人等族都有参与教会活动。1912年,威宁等地教堂形成了以石门坎为中心的石门坎联区。麻风病防治作为医疗传教的一个方面,其防治效果的取得,自然有利于其传教影响的扩大。安龙麻风病院收治兴义、盘县(今盘州市)、安龙、兴仁、贞丰、安南(今晴隆县)、普定、册亨及广西隆林等县麻风病患者,而其所属安龙、兴义、盘县(今盘州市)、兴仁、贞丰、安南、普定、册亨及广西西北部信徒在1922前后即达到一万人左右[24]116。由此可见,麻风病院建立及麻风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会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表现为教堂设立范围扩大和信徒人数的增长。

传教士在贵州石门坎、撒拉溪、大海子建立麻风病院,推行隔离和防治有机结合的麻风病防治方法,把灵魂救赎和形体救治相结合,追踪先进治疗方法,向国际麻风病组织申请和采用新药,使麻风病这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从无法遏制到疗效渐好,不少病人治愈出院。创建麻风病院社会功用在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将麻风病患者集中在一定区域进行施以管理,使他们免于被家庭遗弃和社会排斥。传教士伯格理、张道惠等为麻风病患者提供医护条件,当地民众周汉章的看望护理,石门坎学校学生也常到慰问。麻风病患者通过麻风院和传教士得以同慰问学生等社会正常群体互动交流,从而重新成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结 语

恰如著名历史学家陈垣所言:“吾国无疯病疗养所也,所有麻风院,均候死所耳。麻风病疗养所,皆他国人所办,非吾国人所办也。”[25]300传统社会较为科学理性的防病措施莫过于建立麻风病隔离机构。而石门坎、撒拉溪、大海子三所麻风病院的开办,有开贵州麻风病防治风气之功效。传教士建立麻风病院等医药活动无疑给同麻风病战斗的患者医药、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持,为面临麻风病责难、社会和亲属遗弃的患者带去了帮助,给予他们走出麻风病阴影的希望。当时的贵州境内麻风病院的创建和麻风病防治,实质是传教士、地方政府、社会精英、普通民众、麻风病患者参与其间的社会改造运动。而这一社会改造运动的开展及其效果的取得,无疑是贵州麻风病防治观念变迁的内核原因。

猜你喜欢

麻风病人麻风麻风病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浅谈麻风病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麻风村护士刘大飞:病人的心灵守护者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人员对麻风病的知信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