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武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2020-07-17林泽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可行性课程思政融合

林泽胜

摘 要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际上研究和学习中华武术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课程思政”与“体育强国”的政策背景之下,本文主要对中华武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更好的将思想政治与中华武术中所传达的思想内涵、精神理念融合到一起,以充分发挥武术课程的思政作用。

关键词 中华武术 课程思政 融合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国家经济、地位的复兴,同样也包含民族文化的复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华武术以其特有的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形成了由内而外的“道与理”、“礼与艺”以及“技与术”等三个层次的文化,体现出了独有的思想、观念、精神与意识。从1915年至今,武术被纳入体育教育已经历百年有余,但纵观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具有“民族文化符号”的项目,显然已与教育界对其的期许不相符,中华武术在体育教育中被各种冷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3月,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任务分工》整体部署和要求,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制定了《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措施,并要求地方结合本地区武术改革发展工作实际,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做好规划,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武术应当把握这一机遇和契机,将中华武术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合理途径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力量,将二者深度融合起来,以充分发挥武术课程的思政作用。

1中华武术课程的“思政性”

1.1中华武术概述

1.1.1中华武术的起源于发展

中华武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我国祖先从生产生活活动(如狩猎)当中逐步形成的劈、砍、刺等动作形态与攻防技能。这些尚未脱离生产范畴的技能,在到了氏族公社之后,经过部落战争的洗礼,中华武术逐渐形成。到了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向士兵教习专门的搏斗技术和技巧,以用于战争或平定叛乱。同时,随着我国各种思想学派的兴起与传承,许多独有的理念也被运用到了武术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武学技巧与派系。

从武学的缘起可以看出,中华武术是一门在学科(如哲学、兵学、美学等)和文化(阴阳观、气论、动静说、刚柔说)上包纳万象,注重内外兼修的武术文化体系。

而到了近代,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中华武术逐步向近代体育靠拢,形成了以拳社、武士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同时。近代政府也比较重视武术的发展,还于1928年于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政府同样重视武术的发展,于1956年成立了武术协会,并由武术协会组建了武术队。此后数十年,中华武术开始一步步冲出国内的省际舞台,逐步走向国际舞台,1985年的国际武术邀请赛、1987年的亚洲武术竞标赛以及2020年的武术入“青奥”,都标志着中华武术文化已逐步向国际社会渗透,这与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目标是相符的。

1.1.2中华武术的特点

中华武术的最大特色是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们常说的形体规范,精神传意。其中,精神传意主要指的是内,即心志活动与气总的运行,形体规范指的是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心志活动与形体活动内外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活动。中华武术旨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而非服务于战争。时至今日,中华武术可以是不求任何形式,同样也可以表现出各种形式,因此,中华武术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一种精神的内显与外化。武术的修习,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其中的真意,锤炼自身的武德精神。

1.2武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1.2.1武术中的德育元素

武术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礼教”为核心的武侠精神,中华武术虽然起源于生产劳作与战争当中,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與发展之后,中华武术逐渐形成了以谦谦君子为主的人体文化,套路演练注重礼数,搏击对抗讲究点到为主,追求抑恶扬善,以和为重,相互尊重,虽传统的“侠义之行”或受到一定的约束,但其中所蕴含的崇礼、尚礼的“礼教”精神,却深入人心;二是习武者对武德的要求,“未曾习武先习得”,在传统的武术传承方式之中,入门考核或重要技巧的传承考核,往往会将道德品行作为考核的关键点,如果徒弟品行不端,即便天赋惊人,师傅可能也不会准其入门或传授重要技巧,习武者对武德的要求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各种教育行业当中,道德品质已成为当今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三是武术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当今社会当中,武术的功能虽然是以强身健体为主,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武术同样还具备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功能,君不见,在我国政府支持下,国家武术代表队每次出国巡演,或是在重大会议和活动上的表演,都能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这对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以及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豪感,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1.2.2武术课程中的体育精神

刻苦训练,不断完善自我是精湛的武术技艺的基础,武术技艺技巧的训练,同样也是习武者对自身吃苦赖劳和坚韧意志品质的训练,能够有效的锤炼习武者积极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精髓。学校的武术课程教育,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气质,同时,在武术课程当中,学生共同参与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2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

2.1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

课程思政是一种建立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的显性课程教育基础上,在其他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将“立德树人”作为现代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

2.2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价值本源

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因此,教育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育人”,而不是“制器”,也就是说,教育本身的价值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人才,而不仅仅只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或只是的人才。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正是秉承教育即“育人”的理念,追求的是教育价值本源,这正是对时代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积极回应。课程思政教育不拘泥于专业课程教育的形式以及知识的学习,而是以一种连续性的课程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接受到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完整且完善的育人体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以往学科教育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往往只是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教育,“课程承载思政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寓于课程”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课程思政教育则将二者的理念融合到一起,使其立意更加高远。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注重的是知识底蕴的凝练,注重的是价值的引领与传播,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二者在相互融合之中达到统一,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中华武术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3.1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武术教育理念契合

首先,从课程思政的定义和价值理念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强调的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与统一,中华武术课程教育同样也注重的是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强调的是内在精神与意志品质与外显的技艺技巧相互统一,二者在教育形式和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契合点;其次,课程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要求课程教育应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主流思想、道德观念与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武术课程教育中,同样也包含有武德教育,武德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之后,除了包含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同时也包含有在现行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之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等内容,特别是在维护民族独立统一等层面,武德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向而行,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等层面,二者也是互通的,这也是课程思想教育与中华武术教育的契合点之一。

3.2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武术文化内容的契合

课程思政教育中,关于育人的内容主要是从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来体现,中华武术文化虽然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独立文化形态,但其中同样包含许多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基本精神,其中,如武术内外兼修强调的是内外合一、积极刚健的精神,武术的伦理文化、崇礼精神,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协调的人文精神,武术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则体现出崇尚自然的和谐精神,如此种种,都可以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寻找到契合点,同时,也与“立德树人”中的内容具有共同点。

3.3课程思政的育人主体与武术文化教育主体的契合

课程思政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其中,教育主体主要是针对还在学校教育的青少年,重视的是培养青少年的理论知识与道德价值观念,引导青少年通过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中华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而在中华武术文化教育当中,同样注重对习武者品德和修为的培养,青少年通过学习武术,品悟武德,促进青少年个体的整体性发展,二者之间在教育主体上也存在一定的契合点。

4完善制度体系,具有可行性

4.1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

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樹人”,这同样可以说是教育系统内容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各教育管理部门和组织机构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让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充分渗透到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的学科教育与教学管理,应遵循教育规律,重塑教育的根本价值,回归“育人”这一本源,并制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教育管理制度;二是做好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从教育管理部门入手,转变职能,逐步形成管办科学分离,但又能够统一运作的“管、办、评”协调教育体系;三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实现各类型教育的融合互补,构建合作共赢的联动教育体系。

4.2完善武术教育内容体系架构,开展中华武术课程一体化设计

中华武术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合,除了需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之外,还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武术课程教育内容体系的架构的完善和武术课程一体化的设计,从实践角度,增强可行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纵向衔接,让课程思政理念贯彻整个大、中、小学及学校教育时段,学校的武术课程教育内容及课程思想理念的融入,应当借鉴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做好不同学习阶段的设计和衔接,重视武术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理念的循序渐进及整体推进工作;二是做好横向贯通,在学校第一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武术教育及课程思政内容进入第二、第三课堂,总体而言,就是要打通第一(教室)、第二(课后)、第三(网络)课堂之间的间隔,促进三个课题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充分发挥武术课程思政的作用;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空间教育架构,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同时,充分挖掘社会教育的价值,形成综合效应,而想要发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价值,除了需要学校做好联动之外,还需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与引导作用;四是通过编制新的《中华武术》教材和制定新的教学课程,采取逐步试点,依次推广的形式,进一步挖掘武术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并提升其应用效果。

5结语

中华武术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首先应挖掘中华武术中的思政资源,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然后充分找准中华武术与课程思政理念之间,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与育人主体这三个契合点,进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与武术教育内容体系架构,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彻于中华武术课程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中华武术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意识。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

[2] 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3] 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J].中国教育报,2017.

猜你喜欢

可行性课程思政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