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科留学生的角度探索分析其来华留学动机
2020-07-17高艺黄文莎许妍张文颖
高艺 黄文莎 许妍 张文颖
摘 要 本文以上海某高校工科学院来华留学生作为数据样本,共收取108份调查问卷,对其来华动机和信息获取渠道进行分析。目的为了解来华留学生最关心的因素以及其获取来华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而及时调整高校海外招生宣传策略。结果显示,奖学金和就业机会是影响国际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因素,中国正越来越成为留学生选择海外学习的理想国家;而国际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不仅来自高校官方网站,也来自微信、脸书等新型社交媒体。本文调查结果有利于中国高校进一步调整及优化海外招生策略,顺应时代发展,以提供更优质的招生宣传。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工程类留学生 来华动机 招生信息获取 招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来华留学人数不断攀升:2016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比2012年增长了3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 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增长比例为0.62%(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随着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科学有效地开展海外留学生招生工作,从而在保证招生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重提升生源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基于上海某高校工程学院的来华留学生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透过对其来华动机与招生信息的获取途径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帮助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投入人力物力,符合留学生需求的关键因素,为留学生招生工作顺利开展、中国高校留学生招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2调查研究
2.1调查资料
为研究留学生选择来华的动机和了解招生信息的渠道,我们的问卷面向在校工程类来华留学生(涵盖船海、土木、交通、力学等专业)。题目共设10道,前四题要求提供国籍、年龄、性别、学位项目基本信息,后六题为调查动机与渠道的矩阵量表、排序或多选题,其中第五、第六、第七、第十题涉及留学动机,第八、第九题涉及信息渠道。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学生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东南亚,也有欧美国家留学生参与调查。调查问卷分析方法为频数分析、描述分析与交叉频数分析法。
2.2调查结果
2.2.1 个人基本状况
在本次调研的108位来华留学生中,年龄在20~30之间的留学生为大多数,占比76.85%,男性为大多数,占比75.93%。本次调研同学硕士为多数,占比52.78%;博士学位41.67%;交流交换占4.63%;本科占0.93%。攻读博硕的来华留学生比例合计90%以上,这可能是未来工程方向来华留学的一个趋势。同时,来华读本科的留学生人数非常少,这可能是受制于成体系的英文课程建设欠缺,宣传方式和推广不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国际学生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巴西、美国、德国、法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巴基斯坦占38%;尼泊尔占10%;法国占4%;阿富汗,美国、孟加拉、白俄罗斯、埃及各占3%;印尼、伊朗、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占2%;泰国、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各占1%。
2.2.2最佳留学目的地
在最佳留学目的地调查中,中国是这些工程院系的留学生首选。其次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韩、东南亚等地区。这一方面说明,我们招收的学生基本上是第一志愿来华,这也契合了这几年来华留学人数不断攀升的现象。那为何广大留学生将中国作为留学首选目的地,下面將进一步考证。
2.2.3 留学生海外留学动机分析
首先,我们关注国际学生为何选择海外留学。问卷中第五题为“影响国际学生选择海外学习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矩阵量表的计算,得分前三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世界大学排名及其教育质量(4.35)、获得大学提供的各种奖学金或减免费用(4.24)、毕业后增加就业机会(4.13)。由此看来,留学生选校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世界大学排名的攀升、奖学金及就业的获取机会。此外,被被认为吸引留学生赴海外学习的传统因素如丰富的研究资源(3.94)、多元文化体验(3.79)在本次调查中却低于奖学金机会、获取就业和生活成本的影响(3.97)。
2.2.4 留学生来华留学动机分析
继而,我们关注国际学生选择来华留学的原因。在第七题“影响国际学生选择来华学习的最重要因素”评价中,通过矩阵量表的计算,中国高校提供各种奖学金机会(4.29)及学费和生活成本(4.03),成为留学生呼声最高的两个来华留学选择原因。在第十题“国际学生来华之前最关心的事务”矩阵量表中,是否能够取得奖学金(4.14)成为留学生最为关心的事务。中国近年来吸引了广泛多元化的国际生源,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多,这一点在第六题“海外学习的理想国家”的排序题中,中、美排名同等靠前得以印证。这其中的重要原因,除了中国高校世界排名的攀升等传统因素,来华留学的奖助学金项目成为中国高校重要的招生竞争优势。因此,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中国高校的留学招生宣传中,除了需要提供院校世界排名等基本信息之外,展示丰富的奖助学金考评选择、和合理的实习就业推荐项目,将会极大增加留学生的选校留学可能性。
2.2.5 中国对国际学生奖学金支持力度
针对留学生较关心的留学因素,该段针对中国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支持力度进行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对优秀国际学生的奖学金资助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各高校校级奖学金及企业奖学金等。中国政府奖学金主要成为世界各国优秀学生考虑的首选,它资助类别较广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及汉语或专业进修学生。资助内容分为全额和部分奖学金。全额奖学金包含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综合医疗保险;部分奖学金为全额奖学金中的一项或几项内容。据新华社信息2017年我国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万余名留学生在国内93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其中自费生占比88.03%,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占比11.97%。2017年的奖学金生中,硕博研究生占比69.75%,比2012年占比增加了12.57个百分点,中国政府奖学金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相比较而言,一些欧美国家对国际学生留学奖学金支持力度较小。如美国绝大部分奖学金是通过院校发放,而其中一大部分是分派给本国学生的。因此,少数针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竞争就非常激烈。同时,美国针对国际学生攻读本/硕士学位的奖学金项目较少。英国院校也有奖学金设置,但是额度小、总数少。日本文部省奖学金是1954年政府专为在日留学生设立,资助包含:国际往返的机票、学费和生活费(大概15-17万日元/月,第一年稍微多点,以后几年就少一些)。但是最近几年,不论是资助的项目和金额都有减少。因此,我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类别较广涵盖本硕博及非学位生,资助金额尽管低于欧美国家,但是基本够国际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因此,这成为了国际学生纷纷选择来华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2.2.6 来华留学生就业政策
为了提高优秀生源来华留学的吸引力,我国正逐步开放来华留学生就业政策。2015年之前,外国留学生须具有国外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才可以来华工作。2016年9月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注重制度创新,扩大人才开发,实施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政策。2017年人社部、外交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拟允许部分无工作经历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可见,针对外籍优秀留学生来华就业政策上,我们正逐步开放,开始构建“留学——工作——永久拘留”的完整生态链条,以吸引优秀高质量国际人才来华共同构筑美好蓝图。
2.2.7 留学生来华招生信息的获取途径
了解来华留学生最关心的信息之后,我们同样关注帮助留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有效途径。在本次调查中,问及“国际学生获得在中国留学的更有效信息来源”多选题时,占比最高的选项是新型社交网络如微信、脸书、推特、Ins等,108位留学生中有80位学生选择通过这种了解方式获取信息,占74.07%;传统的中国大学官方网站途径则为67.59%,留学网站为62.04%,朋友老师推荐为55.56%。这一发现也打破了传统的留学教学宣传思路。因此,吸引留学生获取来华选校的信息,不仅要注重官方网站与留学网站的信息宣传,也同样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在新型社交网络上投入宣传和展示,为留学生来华提供广泛信息渠道。
第九题“国际学生在中国学习时最希望了解的事项”中,学习计划和课程指南(57.41%)、中文翻译指南(46.3%)和与中国学生的社交网络(38.89%)成为最为重要的三个选项。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社交网络对于丰富留学生了解信息渠道、通过社交网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信息帮助的重要性。
3现状与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留学动机和信息了解渠道两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以调查问卷的统计方法处理,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奖助学金的力度和生活、就业的便利是选择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也是来华留学生渴望了解的关键信息。因此,在对海外招生宣传中,应在介绍院校排名、研究和师资力量的同时,重点介绍具有吸引力的奖助学金和实习项目。
其次,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海外招生亟待重视新型社交网络的宣传与服务功能。这与院校官方、留学网站等传统手段共同构建了信息时代全方位的宣传渠道,能够有效地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高校的院校招生信息,提升招生吸引力,招揽更为广泛和优质的来华留学生源。
4对策与建议
针对前文所述的来华留学动机,建议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双一流建设目标,做好国际学生招生的顶层设计。首先,根据留学生所关心的留学热点问题,制作相应的招生宣传手册。详尽介绍奖学金项目、申请渠道、可申請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列表、教授信息、生活成本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重点关注留学生高频使用的网络社交媒介,如脸书、微信、网站等,借助新型网络传播手段,优化招生宣传方式及信息维护;再次,根据高校国际交流的发展情况,可以选定一些重点发展的境外区域以及国家的高校及国际会议上进行点对点的招生宣传,以期招收优质的国际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