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探索
2020-07-17张强蔡湘粤郑忠辉
张强 蔡湘粤 郑忠辉
摘 要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我国许多高等教育单位已经着手家校联合的工作,在高校开展家校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呼声不断增强,高校开展家校合作有其必要性以及必然性。在目前就业形势下研究此问题,能有效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建立健康、良性的就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家校联合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19年大学毕业生达到834万人,2020年预计还将增加40万人。在经济全球化及东西方文化双重影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就业行为、就业目标出现功利化、现实化等新的特点。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也日益增加。家庭和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两者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家校联合,整合利用多方资源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调整就业心态,做好就业准备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的情况下,研究家校联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对于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有效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建立健康、良性的就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阻力分析
(1)学生方面。在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大时代,社会因素深刻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研究表明,大学生首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发展的需求,如发展机会、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而对于社会贡献与需求上考虑的较少,对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生计与享受物质生活考虑较多。大学生就业功利化思想较为严重,导致在校大学生二次、三次报考研究生情况突出,完全放弃招聘会,报考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比例逐年提升。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偏差,对自己的专业和行业没有明确认识,因此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心态依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找工作依然相信依托社会关系,且在经受各种面试挫折后,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心理颓废。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业预期落差大,根据麦可思的报告,虽然每年毕业生就业人数一直在上涨,但是市场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储备也在增加。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在人才的选择上也有所体现。但是大学生择业时对于专业对口的考虑是往后靠的,优先的都是自我发展、薪酬待遇与工作环境,优先考虑的都是国企、大企业。以上都是就业工作中的巨大阻力。
(2)家庭方面。一方面,许多家长持有学生教育完全依赖学校的心理,对教育的规律和系统性问题没有认识,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一切教育均是由学校完成,学生系统性教育参与少。另一方面,就业出现各种问题的大学生其家庭教养方式往往以强权式教育和溺爱式教育为主。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业观受家庭影响更加严重,也导致这类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就业信息了解不到位,就业观念陈旧落后。
2高校大学生就业家校联合工作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可以让家长们获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在现阶段家校联合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配合下学习成长,另一方面,由于地理距离的原因,学校与家庭之间就学生教育问题进行相关意见沟通会比较便利。但是,近年来,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我国许多高等教育单位已经着手家校联合的工作,在高校开展家校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呼声不断增强,高校开展家校合作有其必要性以及必然性。
大学生是家长和高校之间连接的纽带,家长和高校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都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首要目标。家庭是学生心理状况、认知水平最真实的反馈者,家庭是学生就业过程中负面情绪最有效的缓冲带,家庭是学生就业方向、选择行业最有力的参与者,家庭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者和辅助者。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与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学籍管理、档案管理、教学管理、专业知识管理、发展规划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颁发与授予、奖助贷惩、财产管理、住宿管理、饮食服务、校园人生安全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多种关系,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手资料。家庭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将大大提高大学毕业的就业质量,高校对学生个体情况的把握将更准确;同时,高校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向家长宣传最新的就业形式,介绍全新的就业理念,矫正以往错误的就业价值取向,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情况反馈给家长。一方面便于学校和家长及时发现大学生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在毕业生产生畏难妥协的情绪时能够有效的进行指导。
3家校联合解决就业问题的路径探索
(1)强化全员育人指导理念。学生要健康成长成才,综合发展,首先家庭和学校都要构建正确的家校联合教育理念;其次明确权责,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正确来看待功利主义和家国情怀、享乐主义和艰苦奋斗、盲目选择和有的放矢、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等几对矛盾,把握好教育方式。应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专业教育方式,让学生家长也产生强烈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引导和促进家长对子女教育观念和就业价值的转变。家校联合分工协作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问题导向,确保全过程育人指导理念。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育人合力。对于学生(下转第64页)(上接第56页)存在的挂科多、就业受挫、考研失利等问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对于学业压力大的学生,可以动员各方力量做好学业辅导,落实各种措施进行学业帮扶,联系专业老师做好学业指导,家庭关注学业进展,定期反馈有关信息,以此共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拓展家校联合教育渠道,注重全方位育人指导理念,建立联动长效机制,帮助学生转变角色,提高学生“四自能力”。新生入学后,通过测评,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和家庭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教育档案,定期和针对性的和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并邀请知名校友、生涯专家进行讲座及定期指导,提高家长和学校协同育人的能力,并根据家长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由专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另外针对新时达大学生群体还需要创新思维、占领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和自媒体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志鹏,王艳,李兰兰,etal.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4):112-116.
[2] 贾金玲.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32):26-28.
[3] 刘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引导机制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363(24):95-96.
[4] 杨丽.广西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17):34-35.
[5] 司成勇.家庭教育的新思维——《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评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4):95-96.
[6] 苗行生.高校家校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4).
[7] 邱欣红,侯庆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合的现状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 2019,367(0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