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多元化育人的探讨

2020-07-17秦双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多元化育人

秦双立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是民族进步的不竭源泉和永恒动力,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育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多元化 创新实践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创新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人类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一切成就,总会在对成就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扬弃,创造出一个个新的思想、理论及实践,体现并确证自我的意识性、能动性与超越性。

1创新的内容

作为推陈出新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思想、理论、制度、科技等各方面;领域也十分广阔,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小到百姓衣食住行等一切领域。

2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要点

2.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培养大学生敢于挑战的创新能力,就要让他们解放思想,让他们打破惯性思维和偏见,能够面对不同的挑战和不同的困难,提出新的思想,还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学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需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敢于面对失败,不怕挑战,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权威,有勇于质疑自己的勇气。高校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偏见的能力。

2.2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实践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根基和来源,而拥有创新精神又是这些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我们一定要让他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用实践去获得知识,同时也用自己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实践。用专业的知识来指导实践,让科学成为自己的力量。科学精神是非常纯粹的一种精神,对于科学的研究是需要用全身心去投入的,不能带有私心。

2.3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同样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大学生在本专业的知识上牢牢掌握,这是一切立足的根基,当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以后,他们可以用学到的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把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他们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用于解决现实所面临的问题,让创新精神能够真正的落地生根,结出果实。

3创新多元化育人的途径

创新的主体在于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人的对象世界,都是人的实践对象。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要注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创新实践首先是创新思维,是与时俱进、知难而进、突破上限、不断前进的科学思维,创新多元化育人包括以下途径。

道德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做到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课程渗透相结合、与各项活动相结合,不断强化德育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广泛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专家辅导、典型示范、主题征文、专题讨论、英模报告、道德讲堂等形式,不断深化德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组织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组织好国庆、建党、建军等重大节日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办法仪式等活动,充分发挥其在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时代特征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功能,激勵学生形成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

教学育人。将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更要育人,既要抓好智育,又必须重视德育。一是用良好师德感化学生,要求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三是教书与育人并重,要求教师将教书和育人放在同等位置,将育人工作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思想教育的潜透性,三者自然融合,教师以高尚的品德,娴熟的业务知识,热情的教态,教育感染学生,使课堂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舞台。

实践育人。实践育人是指学生通过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集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并促进他们拥有高尚品格、爱国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实践育人,建立学生校内外实践平台、志愿服务平台、能力训练平台,逐步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育人体系。一是确立以提升学习能力、拥有专业技能、强化职业及心理素质、挖掘创业与创新性思维为主体的目标体系。二是完善以教学及顶岗实习、综合实训及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军事训练、创业就业、德育实践为主线的内容体系。三是构建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每一项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并通过对实践育人过程的监控及(下转第47页)(上接第44页)效果的考核评价,做到及时发现、迅速弥补,最终达到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的目的。在构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制定过程监控指标体系,突出行为性、动态性的实践育人的管理规范,保证实践育人模式的深入开展。

服务育人。服务育人是高校全方位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后勤服务人员的素养,使后勤服务人员在精神上、思想上和道德上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不上讲堂的教师,为学生树立完美的职业道德形象。后勤服务人员通过长期在平凡的岗位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充分把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学生中间,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心理。色香味美、营养适中、价格合适的饭菜,保证水电暖的供应,为学生以幸福感,使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教育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激励他们发奋向上、努力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报效祖国和人民。

管理育人。重视管理育人工作。一是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严格遵守管理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岗位职责,努力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相关的管理知识、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坚持管理育人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办事不推诿、不扯皮,不无故拖延,提高工作质量,认真办理每一项具体事务。努力创新,探索科学的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实行首问责任制,为学生服务。三是注重管理方式。讲究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艺术,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去。管理工作学会辩证、发展、全面、客观地看待学生的问题,设身处地、与人为善、循循善诱、和风细雨,严格避免主观片面,简单粗暴。

4结语

对国家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引领者,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在各领域进行创新,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打破思想禁锢、突破原有行为模式,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路径解决问题、打开局面。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多元化育人,相信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1] 刘宏伟,尹胜君,李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20(05):33-36.

[2] 李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J].才智,2020(02):151.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多元化育人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