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0-07-17刘东梅杨若雅许宝莹邓艳君
刘东梅 杨若雅 许宝莹 邓艳君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 (胡忠医院),广东广州 510800
分娩,即胎儿从母体脱离为独立个体的过程,是产妇生理上的必经之路,其顺利与否会受到生理因素(产道、疼痛等)、心理因素(紧张、恐惧等)和胎儿因素的影响[1]。尤其对无生产经验的初产妇来说,首次分娩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应激反应,较强的焦虑、害怕情绪以及分娩中剧烈的疼痛均会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从而增加分娩难度和风险[2-3]。经研究发现,产科服务质量对分娩结局有着直接影响[4],优质、完善的助产护理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5]。随着多元化助产护理模式的不断涌现,责任制助产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对一护理模式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应用效果较佳[6]。本研究通过在初产妇中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以探讨其对分娩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9年1~8月收治的14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0例。对照组年龄21~32岁,平均(26.7±3.0)岁,孕周36~42周,平均(38.20±2.13)周,体质量58~85kg,平均体(68.35±7.88)kg;观察组年龄20~33岁,平均(25.8±3.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33±2.67)周,体质量 56~ 86kg,平均(67.43±8.19)kg。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初产妇,可拟行试顺产;(2)无妊娠并发症;(3)认知正常;(4)产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拒绝配合者;(2)具备剖宫产指征者;(3)新生儿畸形或先天性疾病者;(4)既往精神疾病者;(5)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各组初产妇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式助产护理:入院后,首先对产妇开展全面评估,了解其妊娠状况,对各指标施行监测和检查;其次在待产阶段持续观察宫缩和胎心节律,并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宣教;分娩时使产妇成正确体位,对其进行分娩指导;在分娩结束后检查产妇状态,督促其卧床休养,并传授哺乳规范。
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1)首先组建责任小组。立足于实际情况和护理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护理技能、职业道德等)评估,确定小组成员(组长一名、责任护士三名),明确各人员职责,同时对成员开展相关培训,告知工作内容和技巧;小组人员依据分层原则进行工作管理,组长统筹分配,组员配合执行。(2)其次实施产前护理。责任护理人员应当与产妇多次进行友好的沟通交流,提高产妇安全感和信赖感;若发现产妇存在心理压力、承受负面情绪,应当及时对其疏导缓解,构建信心;对产妇的疑问和需求要耐心解答并尽可能满足,并对分娩体位、呼吸调整、使力技巧等分娩知识进行分享。(3)接着进行产程护理。第一产程潜伏期时对产妇各指标(心率、血压、宫缩和胎心等)密切监测,同时予以其精神鼓励和支持,训练其配合宫缩节律呼吸,放松其盆底肌肉以减轻疼痛,在间歇阶段对其进行营养补充;活跃期时确认胎位后等待宫口扩张至约2cm,责任助产士与一名家属陪同产妇进入陪伴室;第二产程协助产妇成正确体位,再次传达注意事项和使力、呼吸技巧,宫缩间歇阶段放松产妇肌肉,整个过程多与产妇交流以转移其对疼痛注意力;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督促产妇注意休养,对其分娩过程予以肯定和鼓励。(4)最后予以产后护理。及时确认产妇身体状态,按摩子宫以促进恢复,另对新生儿喂养、护理和产妇自身保健各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疼痛程度(Ⅱ、Ⅲ级)、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2h)、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
1.4 评价标准
1.4.1 疼痛程度[7]0级为腰腹酸胀,略有不适;Ⅰ级为腰腹酸胀,少汗,可以忍受;Ⅱ级为腰腹酸痛,出汗,勉强忍受;Ⅲ级为腰腹酸痛剧烈,多汗,难以忍受。以Ⅱ、Ⅲ级为产妇耐受阈值评价疼痛程度。
1.4.2 新生儿窒息评价[8]Apgar评估(肤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和运动反射五个维度,10分制)低于7分。
1.4.3 胎儿窘迫评价[9]胎心率低于120次/min或者高于160次/min。
1.5 护理满意度评价
利用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百分制)开展评价。在分娩后由产妇和家属完成填表,90~100分即非常满意,80~89分满意,70~79分一般,少于70分即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应用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的顺产率为76.49%,较对照组的60.8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两组初产妇疼痛程度比较
在第二产程时两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Ⅱ、Ⅲ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和活跃期,观察组疼痛程度(Ⅱ、Ⅲ级)均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疼痛程度比较[n(%)]
表3 两组初产妇产程时长和产后出血量比较(x ± s)
表5 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初产妇产程时长和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各产程时长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为(204.55±20.41)mL,较对照组的(280.09±19.03)mL显著减少(P<0.05)。见表3。
2.4 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比较[n(%)]
2.5 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与经产妇不同,初产妇由于没有经验和精神压力而会产生很强的恐惧感,进一步会引发心率快、宫缩紊乱、痛阈下降等病理性变化,将极大增加分娩难度和风险[10]。因而予以产妇有效完善的助产护理能帮助其顺利分娩,提升分娩质量[11]。
责任制助产护理出发于患者即中心的原则,对产妇实施全程心理和生理护理,使其从分娩认知、技巧、精神各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与常规式护理相较有三方面优势:(1)对产妇阐明分娩知识和风险,降低社会因素对其影响,全程引导产妇呼吸、放松等方法窍门[12],尽可能控制能量消耗,并根据其需求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按摩、饮食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缩短产程[13];(2)一对一密切监测产妇和胎儿各项指标体征,及时应对不利情况,降低意外事故,从而实现可靠分娩,改善分娩结局;(3)持续予以产妇应援和鼓励,利于产妇与医护人员形成信赖,能大幅度舒缓其心理负担和疲惫感,提高其信心,有效消除其消极负面情感,对分娩结局带来积极作用[14]。
本研究发现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较常规式助产护理出现了顺产率、疼痛程度、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情况的明显改善(P<0.05),并且产妇对于责任制助产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式(P<0.05),与孙芳珍等[15-16]研究结果一致,这些情况的改善与责任制助产护理中连续完整的专业护理、有效的心理支撑和坚固的护患关系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较少被讨论的疼痛程度与责任制助产护理的关系在本研究得到初步说明,责任制助产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程度而在第二产程未见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第二产程中过于强烈的生理疼痛难以依赖于按摩、分散注意力和心理疏导等方式排解,并且对于痛阈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在初产妇中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能有效改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并大幅增加初产妇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