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G60科创走廊推动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2020-07-17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民科创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王建卿 卓 倬 熊承玮

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进一步扩大开放,协同打造科技创新新动能,不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即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到2018年底,G60科创走廊已形成上海市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苏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等九城市联合共建的局面,覆盖区域面积约7.62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如图1所示。2019年,G60科创走廊被正式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国防与军队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可以依托G60科创走廊优势,加快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图1 G60科创走廊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图

一、发展基础

(一)政府高度重视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政府高度重视走廊建设,积极主动对接合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政府或单独、或联合出台政策,分别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项目管理、产业联盟建设、资源共享、工业互联网发展等方面支持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见表1。

表1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政府已出台的政策文件清单

(二)技术创新活跃

G60科创走廊的技术创新活跃,使得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链的优化布局也带动了产业链的拓展完善,产业集群式发展特征明显。2019年,九城市的GDP合计为6.367万亿元,占当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的26.8%,各城市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授权量、主要高科技产业情况见表2。目前,九城市通过不断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已经形成涵盖183家平台机构、1796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第一批开放共享科学仪器名录[1]。当然,与我国内陆其他区域相比,G60科创走廊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拥有较强的全球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仅上海市拥有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就占全国总量的1/4,并已设立了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技术转移中心[2]。优越的对外开放条件为G60科创走廊探索开放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表2 2019年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情况

(三)科教资源丰富

美国波士顿郊区一条长约90km的环城公路(128公路),因临近麻省理工学院等研究型大学,在产学研协同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带。长三角地区的军地科教资源丰富(见表3),为G60科创走廊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保障。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充分利用其科教资源优势,注重军产学研用协作创新,加强军民双向技术转移,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表3 长三角地区主要军地重点高校分布情况

二、发展重点

G60科创走廊建设正处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大机遇期,因此需要加快建立跨区域的军民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子,推动形成先进适用民口技术动态“参军”的有效机制。

(一)以国防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探索建设跨区域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从美国128公路地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快速崛起也得益于国家对军事技术的大力投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军事技术研发和国防采办的投入支持力度,使得128公路地区的晶体管、半导体芯片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创新活跃,催生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撑该地区一跃成为全美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中心。借鉴美国128公路地区建设经验,G60科创走廊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高度关注和积极主动对接我国的国防科技创新需求,为自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当前,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均属于我国东部战区所辖区域,建设过程中应打破行政壁垒,联合对接东部战区的国防科技创新需求,提升科技保障力量。此外,还应以G60科创走廊为合作平台,加快探索建设跨区域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加强科技政策的互动对接、科技市场的互通开放、科技资源的互联共享、科技企业的互培孵化、科技成果的互转应用、创新文化的互生共育,形成“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

(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探索建立开放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党小组会议上指出,要“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也要积极推进国际创新合作,多种手段布局建设全球创新网络,提升G60科创走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夯实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能力。对此,一些地区和企事业单位已经作出了有益探索,G60科创走廊要充分利用上海市、浙江省等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探索建立跨境开放式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提升自身的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例如,可采取柔性引进与跨境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从载体共建、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等方面推进平台建设;也可鼓励有条件的军工企业单独或与民口民营企业联合建立海外研发基地,以扎根当地的方式引入海外研发资源。又如,国家已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方面探索了“揭榜挂帅”机制,通过政府发布创新需求“榜单”,创新主体平等自愿申请,政府再择优选择任务承担单位的方式,有效促进了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未来G60科创走廊可进一步在领域、范围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探索“军口出题、民口揭榜”“G60出题、全国揭榜”“中国出题、全球揭榜”等模式,定期发布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求目录,淡化揭榜单位的军民身份、所有制形式、地域界限等差别,动员全社会的科技力量集中开展科研攻关,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潜力和活力,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图2 G60科创走廊“六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的目标和任务

(三)根植市场化基础,探索建立民用消费迭代反哺国防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列装部队,传统的“一代材料、一代工艺、一代装备”的装备代际更新范式将发生嬗变,智能系统的版本快速迭代演进,软硬件的匹配更新加速,使得智能装备比传统平台式装备具有更模糊的代际划分和更短的更新周期。而在和平时期要实现这一迭代创新机制,除了需要国防科研机构通过收集来自用装单位和军队实战化演训的反馈信息进行迭代优化以外,更需要探索先进有效的“民参军”反哺机制。G60科创走廊具有直面庞大消费市场进行科技创新的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民口民营科研基础中汲取国防创新的动能。2018年10月,中央召开相关会议强调指出“要扩大国产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更多立足国产产品开展研制,在使用中不断迭代优化,进而带动国家整体创新实力提升”。基于G60科创走廊自身禀赋情况,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迭代优化”的重点是完善科技消费市场,注重军转民技术和先进适用民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探索新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和拓展,确保创新性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实践检验和及时的反馈改进,促进科技创新持续进行和“迭代优化”。通过庞大民用市场的循环消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又通过“民参军”机制及时高效地运用到国防军事领域,实现富国、强军、利民的多重目标。

三、有关建议

21世纪以来,美国波士顿地区高技术产业不再局限于128公路两侧,而是逐渐向剑桥市和环495公路一带扩展,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可以预期,G60科创走廊从1.0版到3.0版的建设也仅仅是个起步,未来应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以更宽视野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整体对接国防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为构建九城市协同开放新格局,G60科创走廊已建立了跨区合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题会商机制。建议以此为工作基础,在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制度中增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工作内容,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专题会商机制,发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协调职能,并在办公室的牵头组织下整体对接东部战区等国防科技创新需求。

(二)依托长三角城市群,创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类国家级示范区

创建国家级示范区一定要瞄准中央明确的主攻方向,真正通过“破解”障碍、矛盾和问题,为其他地区作出卓有成效的经验示范。当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独特的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等优势,各地方需要改变固守“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惯式和利益格局,打破区域行政界限和管理机制条块分割,集结力量创建示范区。建议依托长三角城市群,以G60科创走廊为核心载体平台,创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类的示范区,着力构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之路。

(三)创建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建立先进商用技术向国防领域快响快转快用机制

2018年3月,我国首个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在深圳市启动运行,旨在依托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快速响应国防科技创新需求,为推动形成灵活高效的国防科技创新价值链积累经验[3]。与深圳特区、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三角地区拥有独特和丰富的军工、院校及民口民营企业等创新资源,有必要积极推动快响小组建设,探索建立先进商用技术为军服务的有效机制。因此,建议以G60科创走廊为协调平台,打破拥有特定地理界限的“特区”惯例,创建以创新功能为界限的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一方面,畅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军民用市场的渠道,促进先进商用技术在迭代模式中升级开发,快速响应军民用需求端的变化,形成军转民用、民转军用和军民双向转移转化的快速有效模式。另一方面,按照“唯才是举,唯能是用”原则探索建设“有限而无界”的特区创新体系,系统性地组织开展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加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战略前沿领域的独创性设计,在前瞻性、战略性、先导性领域塑造独特优势,推动形成非对称制衡能力。同时,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带动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优势民口民营企业发展,率先推动发展模式由科技支撑向科技引领转变。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民科创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