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7-16赵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

赵莉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5月—2019年7月,采用时间先后顺序分组的方式将该院收治的57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28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常规的管理,针对观察组29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结果 两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后的PICU住院時间、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管理质量评分、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及家属管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的管理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过渡期管理;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5(a)-0050-03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amily-centered Transition Management Program in Child Intensive Care Units

ZHAO L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42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a family-centered transition management program in a child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A total of 57 childre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n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hronological grouping method from May 2018 to July 2019. 28 childre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n routine group were routinely managed, and 29 childre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outinely managed. The children in the department implemented a family-centered transition management plan.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length of PICU stay in the childre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uncertainty score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hildren,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scores, the incidence of management safety events, the incidence of returning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family-centered transition management program for children in the child intensive care uni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Family-centered; Transition management; Child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management

儿童重症监护室属于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治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病情变化快及较为危重的患儿,为患儿实施一系列的抢救、治疗、管理及观察等方案,旨在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预后[1]。在针对儿童重症监护室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患儿家属的医疗负担,提高患儿在重症监护室的安全性,缩短患儿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针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转变以往常规的管理模式,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计划,利于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2]。当前,如何科学有效地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成为当前儿童重症监护室的管理重点问题,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程度、护理需求等制定针对性的过渡期管理方案。为了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该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针对收治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57例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时间先后顺序分组的方式将该院收治的57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分成两组,常规组28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0例;最大年龄为1~12岁,均值为(6.39±2.54)岁;接受观察的28名患儿家属中男性19名,女性9名;年龄在22~46岁之间,均值为(35.52±3.62)岁。观察组29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2例;最大年龄为1~11岁,均值为(6.33±2.59)岁;接受观察的29名患儿家属中男性22名,女性7名;年龄在21~49岁之间,均值为(35.55±3.67)岁。

对两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及监护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常规组28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常规的管理,为患儿实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向患儿家属介绍重症监护室的环境、患儿的治疗计划及方案、为患儿实施日常的治疗、观察及管理工作等基础性管理措施。

针对观察组29例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具体如下:①構建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团队:在重症监护室内构建以专科管理人员为主的多人才过渡期管理团队,团队内成员包括危重症处理医生、伤口处理医生、PICC处理人员、主治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及心理咨询师等人员。其中管理人员在开展过渡期的管理过程中应承担整个儿童重症监护室的联系协调工作,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过渡期管理计划。管理人员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及沟通协调工作,并针对过渡期管理计划的执行过程、执行作用等进行客观评价。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对PICU的出室标准进行明确,采用PCIS量表对患儿进行评分,分数在80分以上则可以允许转科。②对转科流程进行优化,明确交接方案: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儿童重症监护室的特殊护理连续性被中断的现象,应将转科患儿分成两组,制定两套不同的过渡期管理方案(计划1:针对PCIS评分在90分以内的患儿结合其实际情况、病情观察要点、排痰技巧、体位管理、胃肠营养供给、导管维护、心理疏导、气切换药、康复锻炼等,并明确过渡期管理人员,强化病区之间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及交接,强化对患儿实施管理及观察,避免并发症现象的出现。计划2:针对PCIS分数在90分以上的患儿实施SBAR交接计划,24 h回访,主动与病区护理人员取得联系,针对患儿实施连续性护理。),结合医生的转科通知医嘱对待转入科室进行提前通知,并表明自己交接者的身份,结合PCIS评分告知该科室交接者患儿的交接类型,接收的科室结合患儿的分组情况积极调整接待人员的资质,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有效性。③以家庭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患儿家属陪伴患儿入院接受治疗后成立成立微信平台,指导患儿家属对科室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程序化沟通内容,模块化地介绍科室具体情况,个性化地与患儿家属沟通患儿的疾病、性格、治疗、预后及交接班主要内容等。结合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探视限制采用手术视频、书信传达、照片等多元化的探视方式传达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情感及语言,起到安抚患儿、缓解患儿家属不良情绪的目的。每天由儿童重症监护室的责任护士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在患儿家属完全了解患儿疾病及治疗的基础上强化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家属的护理技能学习水平,鼓励患儿家属为患儿转出重症监护室做好准备。并在患儿转出接收科室后向患儿家属实施电话、微信及上门随访的管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后的PICU住院时间、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管理质量评分、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及家属管理满意度等差异。①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3]:采用PPUS量表对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不确定感程度越高。②管理质量评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管理质量等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管理水平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ICU住院时间、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管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后的PICU住院时间、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及家属管理满意度

两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后的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及管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护理对象,以往的儿童重症监护室实施的常规管理过程中由于未能充分评估患儿转出监护室前的病情、与转入科室之间的交接信息不完善、护理人员缺乏相应地护理知识及管理意识等均会导致患儿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生管理服务中断及安全事件的发生,加上管理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患儿的管理观察上,未能关注过渡期的管理方案及计划[4]。

该次观察通过过渡期管理团队成员中的专科管理人员承担过渡期护士的角色对患儿专科的过渡期、出院后的延续管理工作进行负责。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在联系协调其他学科专家制定针对性的过渡期管理计划中能开展好相应的疾病健康宣教及家属的沟通协调工作[5],促进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减少过渡期管理过程中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预后,降低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缩短患儿的PICU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管理的满意度,减少重返重症监护室的现象出现,促进患儿预后及早日康复[6]。该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的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后的PICU住院时间较实施常规管理的常规组重症监护室患儿更短,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后的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较常规组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更低;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后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重症监护室患儿一组;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后的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重症监护室患儿一组;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后的家属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重症监护室患儿一组。说明针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利于患儿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郭建新,宋晓彤,郭璇.护士群体对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提供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60,266.

[2]  韦艳姬.以家庭为中心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33(6下旬刊):99-101.

[3]  黄美霞,林云云.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计划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3):25-27.

[4]  木冬妹,陶浙燕,王飞飞,等.以家庭为中心的陪护制度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6):505-509.

[5]  何悦,陈京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29-32.

[6]  方秀春,丁燕婷,丁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非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7,15(12):1489-1491.

(收稿日期:2020-02-04)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
护士长巡视工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新木桶原理在临床科室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