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改革试验区对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

2020-07-16顾盛中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双重差分清远市经济发展

顾盛中

摘要:扶贫改革试验区是新时代背景下扶贫工作的重要创新,体现了我国缓解和消除贫困的坚定决心。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对于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以广东清远市2013年设立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将清远市设定为实验组,广东省其他地级市设定为参照组,基于广东省2005-2017年市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评估了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效应。结果表明,从理论上来看,扶贫改革试验区将通过开发政策支持、专项资金注入、产业发展引导等的共同作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从双重差分估计结果来看,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期内,实验组经济发展状况比参照组高0.385个百分点,且估计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和安慰剂检验。

关键词:扶贫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清远市;双重差分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6-0063-68

收稿日期:2020-05-10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与价值追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都将消除贫困作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1986年,中国成立专门性减贫工作机构,开始对农村贫困现象进行针对性消除。1994年,中国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从此开始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2000年后,中国将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等融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根据陈守东等的研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从1978年的2.5亿,人降低至2018年的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则由30.7%降低至1.7%。

在新的发展时代和背景下,中国扶贫工作也.进人了脱贫攻坚的新阶段,中国政府探索、创新了些新的扶贫方式与组织形式,推进扶贫工作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转变。2013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意见》,确定在辽宁阜新、浙江丽水和广东清远设立第一批扶贫改革试验区,试图通过试验区的建设,突破传统扶贫开发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设计出新的扶贫模式与路径。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又接连在山东淄博、江苏宿迁和福建三明三地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作为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创新,扶贫改革试验区在缓解和消除贫困的同时,是否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呢?左停等对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精准扶贫措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李卓等以东部扶贫改革试验区Z市为典型案例,深人分析了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机理与实践困境。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系统揭示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效应。本文将以扶贫工作基础较好、开发任务重的广东省为例,借助经典的政策评估方法——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模型和广东省2005-2018年市域面板数据,将2013年广东省清远市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效应,不仅可以检视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也可以为扶贫政策的完善提供部分参考。

1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来看,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往往伴随着专项扶贫资金、优惠扶贫政策等的配套支持,给区域农业生产经营、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民收入水平等提供了新的契机,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政策安排(见图1)。

(1)政策支持。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表明了我国缓解、消除貧困的坚定信心,既是我国扶贫攻坚政策创新的孵化器,也是国家扶贫战略的政策试验场所,大量有关扶贫攻坚的新思路、新政策将会在试验区试点推行,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政策发展环境,有效破解区域扶贫工作的障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2)资金支持。国家会给予扶贫改革试验区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用于发展区域扶贫改革专项项目,而且在国家战略的导向下,大量社会资金也会投向区域扶贫重点项目,形成相对较为充足的资金池,为区域整体发展提供更多可调配的资金。

(3)产业支持。扶贫改革试验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开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有效带动区域扶贫工作,不仅能够培育符合区域发展特征的产业格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除此之外,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优惠等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模型、指标和数据

2.1模型设计

本文将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分离出扶贫改革试验区对经济发展的净效应。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受扶贫改革试验区影响的清远市设定为“实验组”,将广东省其他未受扶贫改革试验区影响地级市设定为“参照组”,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在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前后经济发展指标的差异,求得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效应。基本模型设定如下:

式中,i和t分别时间和地区。Y,表示i地区在第t年的经济发展状况。du.dt分别为地区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odu=1时表明该区域受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影响,即实验组,du=0时则说明为不受扶贫改革试验区影响的区域。dt=0表示扶贫改革试验区建立之前,dt=1则表示试验区建立之后odu-dt(did)为衡量扶贫改革试验区经济效应的双重差分估计量。8为随机误差项。

由此可以得到,对于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之前(du=1,dt=0)的实验组而言:

对于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之后(du=1,dt=1)的实验组而言:

同样地,对于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之前(du=0,dt=0)的参照组而言:

对于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之后(du=1,dt=1)的参,照组而言:

由式(4)减去式(7)得到扶贫改革试验区对经济发展的净影响VVY,,=8。由此可见,系数8的估计值是本问的关键所在。如果8显著为正,则说明扶贫改革试验区能够有效提升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若显著为负,则说明对经济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双重差分清远市经济发展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第十一届清远市三名笔会线上举行
寂寞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论营改增的企业成长效应
西部大开发是否导致了“污染避难所”?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