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经济发展及社会治理研究

2020-07-16徐宛笑柯孟康张璐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社会治理区域经济

徐宛笑 柯孟康 张璐

摘要:基于熵权法以及耦合度分析方法,对2006-2016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从综合指数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综合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大部分城市处于城镇化超前状态;城市之间差距明显,武汉的城镇化、经济发展及社会治理综合指数远远优于其他8个城市。(2)从城市圈的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的耦合协调关系方面来看,城市圈总体协调水平不高,城市间协调水平差距较为明显,大部分城市处.于勉强协调和趋于濒临失调的状态。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区域经济;社会治理;耦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FO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6-0057-62

收稿日期:2020-03-11

1引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实现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任何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都伴随着其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各国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标志,能够推动各国经济实现现代化发展。2012年12月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在此背景下,积极推进和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點。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通过迁移和集聚而转变成城镇人口的一个复杂过程;经济发展指的是地区基于人均实际福利的标准而实现增长的过程,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创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治理指的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其自身经济结构和经济资源为城镇化以及社会治理提供了资源基础;城镇化是动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会使得人口集聚在城市之中产生规模效应,促进生产成本降低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另一方面,城镇化不仅缩短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的空间距离,还能够缩小城乡以及地区发展差异,有助于公平的发展,客观上能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治理是手段,目前,我国城镇化虽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劳动力素质偏低、城镇化发展质量较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促进城市建设创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现有文献,当前学者围绕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三个系统分别进行单一研究以及进行两两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如郑欣(2016)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市场和资本的竞争、社会认识多元化趋势,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时代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应科学处理,促进不同社会治理路径的形成;王诗宗(2017)认为地方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遭遇诸多社会治理挑战,通过合理应对才能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周亮(2019)基于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耦合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张颖(2019)认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在于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李建伟(2019)认为经济增长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充分物质基础;谢明柱(2020)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效应出发,认为新型城镇化处于耦合效应的主导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这些研究虽然对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的单一方面或者两两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但是,鲜少有学者进行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三方面的综合研究,对三者之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则更少。本文立足于熵权法以及耦合度分析方法,对武汉城市圈城市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三方面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不仅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它城市群进行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2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2.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基于科学的评估方法,本文综合学者们对于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共选取21个指标构建三者协调水平指标体系。

本文选取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所用数据取自2006-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

2.2指标权重计算

本文主要采用熵值法来计算指标权重:

1.数据标准化:

2.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Et:

2.3耦合关系模型

1.计算综合指数。其中U,表示为s系统的综合指数,X;表示指标值,W;表示权重。模型如公式6所示。

3.计算耦合协调度模型。模型如公式8所示。其中T表示综合协调指数,反映各系统对耦合度协调水平的贡献。考虑到三系统具有同等重要性,取a,b,c=1/3;DE[0.1],C越大,耦合协调度水平则越高。

3结果与分析

3.1综合指数分析

根据。上文公式1,计算武汉城市圈共9个城市2006-2016年城镇化、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综合指数,分别为U,UzUs,并根据U,Uz.U;值确定其协调发展类型。当MAX{U,U,U;}=U,时,为城镇化超前型;当MAX{Uj,U,U;}=U,时,为经济超前型;当MAX{U,U,U;}=U,时,为社会治理超前型。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列举了2010年以及2016年9个城市的综合指数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得,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城镇化综合指数呈现出以下趋势:1.大部分城市呈现出上升趋势,如武汉、鄂州、黄冈、咸宁以及天门,其中咸宁市和天门市上升幅度较大。2.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较好,至2016年,已有2/3的城市城镇化综合指数大于0.5。3.区域城镇化逐渐缩小,城镇化综合指数极值差距由2006年的0.3缩小至2016年的0.25。

由表2可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如下趋势:1.大部分城市呈现出平稳或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的有黄冈、鄂州以及天门市,武汉、潜江市经济发展处于稳定状态,而黄石、孝感、咸宁以及仙桃市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2.区域经济综合指数普遍不高,综合指数城市间差距较大,指数超过0.6的只有武汉市,其他城市普遍低于0.2,这与武汉市集湖北省资源于一体的情况有所相关,呈现出武汉市经济超群,辐射周围的重要格局。

由表2可得,武汉城市圈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数呈现出以下趋势:1.多数城市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黄石市、黄冈市上升趋势较快。2.社会治理综合指数总体偏低,城市综合指数差距较大,指数超过0.6的只有武汉市,其它8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数处于0.4以下。

由表2可得,武汉城市圈城市的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三系统之间并未实现同步发展。根据所划分的城市协调类型可以看出,2010年以及2016年城市协调类型并没改变,城市发展呈现稳定状态;武汉城市圈9市之中,属于城镇化超前型的城市有8个,经济超前型有1个,社会治理超前型0个,绝大部分城市属于城镇化超前型,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并未跟随城市城镇化同步发展。原因主要是:1.武汉城市圈城市长期发展粗放型经济。武汉城市圈城市内钢铁、汽车、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规模较大,近年来,随着“两型”社会建设,武汉城市圈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但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以及盲目追求城镇化快速发展,使得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被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拋在身后。2.社会治理起步较慢以及改革推进的力度不够。武汉城市圈城市虽然拥有先行试验的权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事关利益问题的政策措施实施程度相对保守,如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險等社会治理问题上难以突破。

3.2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1.绝大多数城市的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城市有黄冈市、咸宁市、天门市;上升幅度较小的有武汉市、黄石市、孝感市、仙桃市;也有部分城市如鄂州以及潜江市三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有所下降。2.耦合协调度整体质量不高,城市间差异较大,以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例,超过0.8的城市只有武汉市,其余城市耦合协调度均低于0.6。3.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逐渐递减的扩散分布趋势。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其自身具有相对较高的行政等级和丰富的政策、资源优势,耦合协调度远远高于其它城市;其次是武汉相邻城市,如黄冈、孝感、黄石、仙桃、鄂州,再次是咸宁、潜江、天门等距离武汉市较远的城市。根据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以及表3均值数进行分析:武汉市属于三系统良好协调类型,其城市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水平都实现了良好的协调性;黄冈市、孝感市、黄石市、仙桃市属于三系统勉强协调类型,相对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相对较好,使其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中等;鄂州、咸宁、潜江、天门属于濒临失调类型,因其自身城市城镇化水平不高、社会治理水平不高、经济实力低于以上城市,因此耦合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4.耦合协调度类型向更高等级靠近,耦合协调度水平稳定提高。优质协调类型、良好协调类型、勉强协调类型、濒临失衡类型以及轻度失调类型数量由2006年的0个、1个、2个、5个、1个转变成2016年的1个、0个、4个、4个、0个。可见,大多数城市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向更高等级逼近,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

4结论及对策

4.1结论

本文通过使用构建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区域经济以及社会治理的耦合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武汉城市圈内部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2016年,武汉市经济发展系统综合指数为1,黄石、孝感等其余城市经济增长系统综合指数均低于0.2,远不及武汉市。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以及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其自身具有相对优越的区位、经济以及人力资源,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质量较好,且远优于其它城市。

(2)武汉城市圈城市三系统水平发展相对不均衡。其中,大部分城市普遍出现城镇化超前化发展的趋势,城市经济实力以及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滞后于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

(3)武汉城市圈城市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城市间差距较大。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4.2对策

(1)发挥武汉市的中心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联接。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武汉市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接,通过不断向周边城市传播信息、交流技术、输送人才、实现产业关联,促进周边城市技术和产业创新,带动周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经济高水平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水平。

(2)避免盲目加快城镇化进程,转向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一方面,应避免盲目追求土地城镇化以及空间城镇化的举措,而应转为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坚持“两型”社会建设,通过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来转变原有的粗放型经济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3)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方面,在原有的社会保障和共建共享机制下,进一步提高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区域一体化程度,推动科技、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公共资源共享,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4)因地制宜,提高耦合协调水平。如耦合协调水平较高的武汉市,不仅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还可以通过建立市与市之间相应的衔接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治理等方面,和其他城市圈城市加强交流,促进不协调问题的解决,缩小协调水平差距。其它协调水平较低的城市,如黄石市孝感市等,可以根据当地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配套措施,提高耦合协调水平。如黄石市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及发展新兴产业,缓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约束障碍;孝感市可以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引导和法规完善,解决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仇兵奎张建军.武汉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中国房地产.2016.03

2.史静静谈镇.协调发展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多维互动.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2)

3.徐顽强王文彬李敏.城镇化实践扫描:误区、病症与优化路径.中国房地产.2018.18

4.韩晶高铭孙雅雯.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城市与环境研究.2019.03

5.袁帅马明孙媛.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中国房地产.2017.03

6.毛雁冰原云轲.绿色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6)

7.苏爱萍.从传统城市基层治理到现代城镇化社区发展:70年的变迁与启示.山东社会科学.2019.11

8.董直庆王辉.城镇化、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异质性——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证据.学术月刊.2019.51(10)

9.郑欣.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经济研究参考.2016.56

10.王诗宗吴妍.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杭州市余杭区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04

11.周亮车磊孙东琪.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19.39

12.张颖黄俊宇.金融创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2)

13.李建伟王伟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创新.经济纵横.2019.12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社会治理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江苏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的时空演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