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金融审计研究(1983-2018)》评介

2020-07-16蒋南平

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审计学金融风险特色

金融审计是金融监督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世银的新作《当代中国金融审计研究(1983-2018)》主要研究的是当代(从审计署成立到2018年)中国金融审计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推进完善国家治理视域下的金融审计注重把握其发展规律,以维护金融安全为中心,以促进深化改革为主线,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目的。它在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下的审计,标志着金融审计逐步走向成熟。金融审计已成为监督金融活动、防范金融风险、全面治理金融的重要手段。每个阶段的金融审计各有侧重点,各有特色,构成了当代中国金融审计的重要内容。

该书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第一,丰富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普遍认为,审计理论特别是金融审计理论是远远落后于审计特别是金融审计实践的。金融审计是促进金融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的需要。如何将金融审计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并以资借鉴是审计学理论发展的需要。金融审计所形成的金融监督理论、金融治理理论和金融利益理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第二,提供了大量的金融学和审计学史料。中国的金融审计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而不断变化。从1985年审计署组织对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决算审计开始,金融审计随着审计机关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目前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2003年审计署发布审计结果到目前为止,已有近一百个金融审计结果公告。通过当代中国金融审計的研究,从金融审计方面提供了有利于金融治理的大量史料。第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审计。金融审计根据中国的实际开展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审计。书中所揭示的中国特色金融审计既审机构又审市场,既审被监管者又审监管者,既审金融活动又审人,既进行常规审计又进行跟踪审计,既进行事后审计又进行事中事前审计。这样的金融审计在西方国家受利益集团的影响而难以做到。金融审计的面广、参与人员多、延伸时间长,涉及全部相关利益方。全方位、多角度、无数次的金融审计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审计。第四,为反腐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如果说一部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史就是一部当代中国金融违规违纪违法史或造假史,那么一部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史,就是一部揭露中国金融活动中造假的历史。有很多腐败就是从金融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造假触目惊心。包括常规审计、跟踪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在内的金融审计发现了大量违规违纪违法线索,为反腐败提供了丰富资料。尽管金融审计不是为了反腐败而进行的,但通过金融审计却有利于提供反腐败的资料。所以,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又称金融反腐。它为金融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

综观全书,此书在中国金融审计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在以史为鉴对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展开全面研究方面具有严谨性,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创新性。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对金融审计实践总结的突出创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刘艳)

收稿日期:2020-02-02

作者简介:蒋南平(1956-),男,四川中江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理论比较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E-mail:hmilyccily@aliyun.com

猜你喜欢

审计学金融风险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审计学》课程教改研究
中医的特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的编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完美的特色党建
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