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地球物理”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

2020-07-16郭振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国际化

[摘 要] 全英文课程建设是我国近年来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学术国际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论文走出国门,发表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面向全球的外企应聘,或者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然而,相比于传统的课程建设,国内一些高校往往把全英文课程理解为英语专业课,忽视了专业学术的课程发展。该文以海洋地球物理课程为例,探讨关于这一全英文课程的体系建设。

[关键词] 海洋地球物理;国际化;课程建设;全英文课程

[基金项目] 中南大学本科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资助“海洋地球物理”

[作者简介] 郭振威(1985—),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350-02    [收稿日期] 2019-10-11

一、前言

海洋地球物理是重要的海洋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海洋资源与能源勘探的技术方法。然而,随着我国海洋勘探事业的发展,“海洋地球物理”的相关课程也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关于海洋地球物理的研究,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相关的课程国外的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细化了很多分支。例如,海洋声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海洋地震成像技术,海洋地震解释,海洋电磁法,海洋重力,海洋磁法,等等。

近年来,在非留学生课堂上的全英文课程,我们国家开展的少之又少。根据翟良凯和胡晓夏[1]的关于中国高校全英文教学的研究综述中的统计结果,截止2018年6月,仅有30篇学术论文,其中理工科一共11篇。根据本人在中国知网的查询,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全英文课程的论文还没有发表过,当然,这不能说明我国高校的地球物理学相关课程就不存在全英文的教学模式。

其他的专业已经走在了全英文授课的前列,例如,马静等[2]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自动控制理论”的全英文课程的建设与研究工作,对比了国内外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并给出了全英文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建设全英文课程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总结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授课过程中的互动存在障碍,受到语言和专业的限制;其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相互融合问题;最重要的,与留学生同时上课的中国学生注重的是语言问题,而留学生更加关注专业本身。

江苏某高校采用了全英文授课的模式,开展了材料科学的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改革[3]。陈洪美等以“现代工程材料”课程为例,全面介紹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评价方式等改革成果[3]。纪娜等[4]分析了国际化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环境催化与功能材料表征分析方法”的全英文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了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思路。

截止目前,还没有地球物理相关课程的全英文授课案例,为了更好的打造“中南金课”,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我们准备推出全英文课程“海洋地球物理”。全英文课程不仅仅是把授课语言换成英语,更重要的课程改变在于课程的设计思路、课堂模式、系统的教材规划、实战式的人才培养。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编写属于自己的全英文教材,并向国外推广。力求课程内容与科技前言保持一致,与最新的科技论文文献保持更新,使学生能够理解英文的专业术语,提高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国际化视野以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设计

与其他现有的全英文课程建设有所不同,本课程将会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而英语仅仅是作为交流的手段。作为课程的主体,学生将会承担更多的工作。本课程将会按照挪威的EIT(Experts In Teamwork)的方式进行授课,每4~6名同学分为一组,每组承担独立的研究课题。根据每组的课堂表现、研究课题的进展以及报告的英语表达能力,对小组整体打分。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知行合一。在小组内部学生们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小组做自己特有的贡献。

课程的内容受到课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海洋地球物理的知识。内容将会以海洋地震勘探和海洋电磁勘探为主,详细介绍海洋地震勘探和海洋电磁勘探的数据采集方式,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海洋地球物理的魅力所在。

海洋地震成像与海洋电磁反演是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地震和电磁的图像结果,给出合理的地质解释,是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另一个重要能力。

三、教材体系

国外的授课教材形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书本,很多是老师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学术专著、科技论文、报告、笔记、手稿等等。本课程将会以本人的英文学术著作为主要的教材,结合海洋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海洋地震成像、海洋地震解释以及海洋电磁法等相关的科技论文、上课笔记等作为辅助手段。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编写适用于本课程的专用全英文教材。

四、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本课程将会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口试内容主要是小组的课题研究结果,以小组汇报的模式,成绩占比40%;笔试将会以问答、计算、绘图等题型进行考察,成绩占比60%。

全英文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除了课程内容本身,课程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课程将会以2分钟小视频的方式,在课前讲解课程的要点,使同学们提前预习好课堂内容。

五、结语

全英文课程在中国高校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随着国际化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得到具有国际化视野级别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关于“海洋地球物理”的全英文课程建设的探索,尚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完善。

(1)精簡课程的内容,全英文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做加法,而在于做减法,如果可以用笔记的方式把课程讲清楚,把知识说明白,学生的收获将会远远大于书的厚度。

(2)提高学生参与度,全英文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可以深度参与,除了课程本身的难度,还有英语表达的需求。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全英文课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需要有不同分工的教师组同时参与,最大限度地完成知识的传承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翟良锴,胡晓夏.中国高校全英文教学的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53-54.

[2]马静,缑林峰,韩小宝.“自动控制理论”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2):120-123.

[3]陈洪美,金云学,张静,等.“现代工程材料”研究生课程全英文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48-149.

[4]纪娜,贾志超,宋春风,等.国际化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环境催化与功能材料表征分析方法”全英文教学思考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14):197-198.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All-English Course in Marine Geophysics

GUO Zhen-wei

(School of Geosciences and Information Physic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ll-English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train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epening of acade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ur country,more and more papers are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influential academic journals.At the same time,more and more students apply to foreign enterprises all over the world after graduation,or participate in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in the industry to publish their own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often take the all-English course as an English specialized course,negl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cademic courses.Taking the course in Marine Geophysic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ll-English courses.

Key words:Marine Geophysics;internationalization;course construction;all-English course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