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

2020-07-16穆伯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

[摘 要] 传统法文化的法治教育资源可从生产生活习惯、传统习俗、民间谚语、民族文学、哲理故事等中开发。大学生法治教育可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大学生法治实践等方面有机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法文化。该文就此予以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教育;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法文化

[基金项目] 凯里学院一流大学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KCYL1801);凯里学院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项目“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KCFS20);凯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以黔东南州为例”(16SZK04)

[作者简介] 穆伯祥(1972—),男,凯里学院黔东南法律应用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法律文化、经济刑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076-02    [收稿日期] 2019-11-04

一、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的法治教育资源开发

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根植于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之中,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天然、优良教育资源。那么,在法治教育中,如何开发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法文化资源呢?笔者认为,神话传说、宗教戒律、祖宗遗训、民间谚语、哲理故事、民族禁忌、村规民约等之中不乏可资开发的习惯法资源,我们可以从包括以下途径在内的多路径开发裨益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

(一)从古代优良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中开发

在经验积累与不断探索之中,少数民族人民对生产、生活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习惯,这些古老的习惯或规则或许在现代化的今天已不合时宜,但其合理成分、蕴含的理念以及某些制度化因素等,在如今仍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譬如,黔东南的一些苗寨在历史上曾就农业生产的组织、生产工具、劳动日期、生产互助等达成“共识”。这些“共识”、规矩中蕴含的尊重自然生长规律、爱护生产资料、懂得感恩等思想,就可以作为对大学生开展经济法、环境法教育的资源。贵州从江县加勉地区的有些寨子就曾规定:“每年播种、插秧均须由活路头先做;任何人不能先于活路头,违者必须当众承认错误,并罚1只鸭、30搿禾的粑粑、1搿禾的酒给活路头及反映情况者共同享用。”[1]

(二)从传统习俗中开发

一些传统习俗中也蕴含丰富的法律思想。苗族“姊妹节”是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等地传统的民间婚恋风俗,自古传承至今。古时,节日期间,各村寨的未婚青年男女欢聚,举行对歌、踩鼓、斗牛、斗鸟、赛马等活动。活动后,姑娘可以将姊妹饭等送给中意的后生,以示好感。姊妹节体现了苗族先民对男女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与现代婚姻家庭法中的恋爱自由原则相吻合,是开展婚姻家庭法教育的鲜活资源。

(三)从民间谚语中开发

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纠纷解决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创作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其中,即不乏一些总结规矩性的谚语。譬如,流传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一带的苗族间就有“只要三两理,不要千斤力”“嚼饭靠舌头搅拌,纠纷听别人劝解”“夫死妻替夫,儿大儿作父”等谚语。这些谚语或强调规矩、公理在解决纠纷中的准绳作用,或指明调解的价值,甚至有的谚语还直接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对谚语中体现出的、为现代法治社会所用的一些合理性因素,我们应该予以积极开发,通过一定形式加以合理利用。

(四)从哲理故事中开发

民间流传的经典故事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富有教育性,从涉法律纠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一探古人解决纠纷的法律智慧,从而启迪后人。譬如,肖甘牛、覃桂清两位先生就整理过由莫清总、梁老巖、贾老绍等所唱、名为“埋岩”的民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2]:

在能阿芒鸭的地方,发生了一件偷盗的事情,有九个坏蛋苗人,勾结奸商罗富罗华,把别人的大批木牌偷放走了。苗家的弟兄很气愤,大家把苗家的坏人抓起来了,又把奸商罗富罗华抓了来。

三十三个埋岩的头人,召集所有的苗人,到贵州平桐寨的屋背岭上,开全体埋岩大会。各埋岩的头人,带领各个埋岩的苗人来了。大家吹奏芦笙,拿着牛角,扛着光闪闪的粉枪。侗、瑶、僮族也有人来参加,两三万人聚拢在山坡上。

坡上吹响了牛角,粉枪响起来像雷公叫一样。大家喝酒共一碗,大家吃菜共一张叶子。每人分得二两牛肉,牛头给埋岩大头人吃。

大头人站在岩石上,讲出罗富罗华的罪过,问大家怎么处理他们。有个头人替罗富罗华讲情,要大家饶恕他们。大家都气愤地讲:如果你这个头人不公正,我们先杀你,再杀他们两个人。

最后还是依照众人意见,将欺负苗人的罗富罗华杀了,勾结坏人的坏蛋也受了处罚。古排头人勾丢讲:“我们这个埋岩会开得很好,以后再有人作恶,就照样受到处罚。”

埋岩会开完了,大家杀牛吃。埋岩头人吃牛头,众人吃牛肉。

该民歌所述故事的正义、和谐、民主等理念很具有教育价值,值得现代社会批判性传承、吸收。

二、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法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与改革创新提供了不竭资源,高校可以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大学生法治实践等方面有机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法文化。

(一)在法治校园建设中应用

民族地区高校的法治校园建设中,师生是法治建设的主体力量,可以自觉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法文化中的民主意识、合法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与责任意识,在个人行为与公务活动中做法治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法治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充分应用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中的民歌、曲艺、传说、故事等,编排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节目,举行法治演讲、法治辩论、法治故事会等多样化的法治宣讲、宣传活动,古为今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在法治課堂教学中应用

课堂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选修课、法律辅修课、法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等课程中,有选择性地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法文化引入其中,在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传统自豪感的同时,还能对现代法治理念以及某些具体的法规则产生共鸣共识,加深对现代法律制度的理解。譬如,教师可以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时,引入本土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演进,避免讲授法律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内容的枯燥、乏味;在讲授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可以引入少数民族的经典民事、刑事案例、故事,剖析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增进对古今权利义务共性与差异的理解。在讲授“合同法”课程时,可以引入清水江文书中的山、林、田买卖契约原文,让学生利用现代合同法原理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思考今古合同缔约、履行的差异与进步所在。在讲授“环境法”“经济法”等课程时,更可以积极引入少数民族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一些传统习惯法。

(三)在法治实践教学中应用

在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村寨如今仍保持良好的民风和法文化传统,多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或治安案件;一些基层政法机关、法律服务组织、公益组织利用民族传统法文化调解民间纠纷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高校在与这些单位、部门共建实践教学点时,就可以让大学生身临其中,亲身参与利用地方民族法文化的合理因素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过程,感受其应用效果,并组织学生总结该做法、经验,使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感知优秀传统法文化在现代法治运行中的独特作用。

(四)在大学生的法治实践中应用

离开了真实生活的锤炼,任何能力都难以真正养成,法治素养、法治能力的提升需要大学生在法治参与、法治实践中实现。大学生在社会这一大舞台学习、生活、工作时,应遵法、学法、用法、守法,妥善处理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及纠纷,做法治的信仰者、遵守者、捍卫者。在民族地区,有些村民委员会、村寨吸收传统民族文化,制定有乡规民约等行为规范,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法律援助者等依法参与地方法治工作时,对之应该了解其制定背景,分析其积极价值,在维护村寨安定、协调各方关系、调解有关纠纷时,帮助有关单位、村寨释理明法,合理运用村规民约,恰当处理有关纠纷。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28-29.

[2]肖甘牛,覃桂清整理.哈迈:大苗山苗族民歌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189-194.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U Bo-xiang

(Qiandongnan Legal 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Kaili University,Kaili,Guizhou 556011,China)

Abstract:The resources of legal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habits,traditional customs,folk proverbs,national literature,and philosophical stories.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make use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legal culture,classroom teaching,practical teaching,and the leg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leg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