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刍议
2020-07-16王凯
摘 要: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统一战线秉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借鉴“天下归仁”的政道、“天下归心”的治道和“仁者爱人”的工作方法等智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系列论述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中的价值,开启了新时代中华文化教育新篇章。
关键词:中华文化;统一战线;教育培训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2.006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2-0034-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之一。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肩负着以文化讲政治、以文化促凝聚、以文化谋和谐的教育培训职责,是新时代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工作平台。
201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既集中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加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指示要求,又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论述精神,明确了中华文化在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中的基础性作用。《条例》把中华文化的文化价值明确扩展和转换至政治功能,深化了统一战线的文化属性,把以中华文化促进政治共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上升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应有作用”的层面,彰显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中的价值。
一、 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息、与时俱进,始终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支撑。
(一)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R·S·克莱因(RayS.Cline)从政治学角度系统分析了国家实力的概念,提出了著名的国力评估公式“克莱因方程”即PP=(C+E +M)×(S+W)。此方程对综合国力进行系统的定量比较和分析,认为综合国力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乘积①。其中S代表战略,W代表意志,实则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丛林中表现出的精神文化力量。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 Nye)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软实力指一国的凝聚力、其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文化塑造力等。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光明前景,但民族复兴不仅仅意味着物质层面的指标要进入世界前列,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
(二)中华文化为中国道路提供滋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华文化的结合。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则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国情的特殊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诸多的“社會主义”因子,包括“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大一统”的政治理念,追求集体安全与福利、以民为本、众生平等的价值取向等。中国共产党秉承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始终把国家的富强、独立、统一作为核心政治价值,形成了以“和合”为目标的社会治理制度。“和”是中华文化对待矛盾的基本观念,即矛盾双方不是你死我活、单向同化关系,而是互生互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合”是从“和”派生的政治价值,纳入现代政治学语境中,“和”代表开放、民主、协商,“合”则是统一、秩序、稳定、安全。
(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根基
中华文化强调“和平”“包容”“自省”“与时俱进”,主张“和而不同”“和谐万邦”。历史上的中华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文化漩涡”,吸引周边族群不断效仿、融入。如在大乘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印度佛教理论积极吸收儒家入世立身的思想,形成独特的“人间佛教”——禅宗。自明朝开始的“伊儒会通”“以儒诠经”运动不断推动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近代的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都以一种蓬勃态势彰显着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平性、适应性,而不是排斥、自闭、僵化。
(四)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精神产品。当今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由于当今世界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塑造下的主权国家体系,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制约,表现为国家利益至上和国家主权的不可超越,因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权能极为有限。这些因素与新一轮民粹主义及逆全球化思潮结合导致全球治理发生严重“赤字”,加剧了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性。
中华文化独特的“天下观”和“天下大同”思想,对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基本原则具有哲学上的超越性。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3]。老子提出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4],蕴含着解决人类普遍发展问题的公共思维。今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关照性和对人类发展与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
二、统一战线彰显中华文化核心价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5]。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近代政治发展逻辑的有机融合,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路。
(一) “天下归仁”的政道
“仁”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其核心价值是“忠恕”。“恕”是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忠”则为爱国奉献的人生定位。《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等都指向个体所应具备的对小至家、大至国、再至天下的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即“以天下为己任”。在近代民族觉醒与思想文化流变中,这种价值与西方先进政治思想融通,内化为温和而积极的民族主义与共和精神下的国家认同,成为中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
统一战线工作是最大的政治,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发展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始终把激发全民族爱国热情、形成政治认同放在工作首位。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更加注重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功能,追求“天下归仁”。
(二) “天下归心”的治道
《尚书·泰誓》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心是政治的本质,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统战工作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把我国古代政治中的民本思想实现为以协商为特色的“民主”,真正跳出了朝代兴替的“历史周期律”,体现了“天下归心”的民主思维。习近平强调,要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作用,鼓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诤友”“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7]。
(三)“仁者爱人”的方法
统战工作相对于党委其他部门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统战工作面对的对象多元复杂,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多变性等特点,因此统战工作要在掌握规律、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讲究方法。如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时,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关注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生活,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注重发挥好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的作用;又如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统战工作时,要尊重对方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把握其思想特点,通过联谊交友和耐心细致的服务开展工作。联谊交友的效果取决于统战干部自身修养与人格感召,中华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己欲立而立人”等是统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优秀养分。
三、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教育培训的思考
201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实中华文化学院,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推进中西文明比较研究,重点提升中华文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推动形成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新格局,开拓中华文化学院培训新生源。在新时代,加强中华文化统战教育培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社院教育培训中“文化贯通”特点。一方面,各级社院要按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要求,落实好以“五史合一”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从古、今、中、外这“四维”,多点共振,注重现实、理论、历史、文化相互之間的支撑、印证。另一方面,用中华文化粘合和连接“五史”内容。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经史合参”,“经”就是四书五经等经典中蕴含的哲学理念、文化价值等,即可以将“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民主党派史”“中共党史”“中国政党制度史”等教学素材与中华文化及其价值理念如“大一统”“天下为公”“和合”等系统地联系、融合在一起,明确专题课程的价值定位、政治导向。
二是构建社院教育培训“文化覆盖”格局。落实好“十个讲清楚”的培训目标,给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港澳台侨青年代表等十大群体讲清楚中华文化。教务部门要重视文化共识课程,授课教师要创新文化讲授方法和形式。课程既要有深度,又要能深入浅出,具有精神上的启发性和实践中的操作性。比如,可以从《论语》提出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层面(思想、道德、实践)来谋划课程设计。
三是创新和丰富中华文化课程体系。首先,要紧扣文化共识教育这个总目标,重点打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华文化与领导力”等专题课程。注重对中华文化优秀价值的正面教育,避免纯粹的“文化批判”,提倡深入浅出而避免“泛学术化”。其次,要针对培训对象设计教学重点。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应突出儒家文化的进取性精神以激发其参政的使命感与积极性;针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应突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与形成;针对宗教界代表人士,应突出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学理与历史分析,用文化做好政策解读;针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应突出“大一统”“中华文化世界价值”内容,强调文化同根性;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可突出儒商精神、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等内容。再次,要利用“碎片时间”,创新中华文化注入教学的形式,如课前国学经典诵读,课后诗词朗诵会、国学知识竞赛等,也可把中华文化与“破冰”教学结合起来。
四是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各地社院应紧密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把实地考察、现场教学和文化论坛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交流、服务、宣传、培训四位一体的文化交流新格局,把自身定位为海外统战新平台,切实利用好、建设好、宣传好中华文化学院这个“金字招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9-12-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
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EB/OL].(2013-12-04)[2019-12-23].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12/04/nw.D110000gmrb_
20131204_6-01.htm.
[3][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283—284.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1:273.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6]史为磊.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N].兵团日报(汉),2017-08-23(02).
[7]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2-08(01).
责任编辑:任淮南
收稿日期:2019-12-31
基金项目:甘肃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科研项目(GSSYZB201903)。
作者简介:王凯,男,甘肃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华文化、统一战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