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
2020-07-16王华
王华
摘要:随着社会整体性发展趋势进程的加快和质量的优化,针对于县域经济评价的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评价,制定相关的理论体系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要针对此问题开展系列研究,应用有效的理论体系来完成评价目标,并根据合理的评价来制定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针对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我国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很多行政区域,县是我国基本的一个行政区域,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体性经济发展来说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成为介于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必须要有相关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情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被列为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选择合理的理论体系支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概述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人们对于县域经济的研究也存在很多种方式,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一般来说县域经济的内涵应该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最贴近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国综合国情的一种。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分析,县域经济是以县为研究对象的,在一定地域内开展的经济类活动,比如说生产、流通、分配、输出等方面的再生产问题,一般来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是要将农、林、牧、渔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此来推动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对于县级商业方面的研究也要不断地重视和关注。
二、县域经济评价的特点
针对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最为关键的前提是要弄清楚县域经济评价的特点,围绕相关的特点为核心来展开理论体系的研究。县域经济评价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复杂性,由于县域经济评价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评价不能从单一的方面进行,而是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以此来为县域经济提供更加全方面的评价;二是导向性,县域经济一般以农村为主体,要能够起到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评价质量的进步和提升;三是诊断性,县域经济是一种处于中层阶段的经济,具有一定的枢纽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因此要能够对城乡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推动接下来的发展;四是针对性,县域经济评价顾名思义要以县为单位,主要针对县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评价,针对各个县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评价意见;五是操作性,也就是说县域经济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中提出的各種方案必须要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能够实际操作,具有借鉴价值.六是前瞻性,县域经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未知的,而且是随时可变化的,以此对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要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制定多种解决方案,为解决突发问题提前预备好,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三、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目标与定位
在县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前提就是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要能够对某一个县的县域经济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才能围绕其制定评价模式,用理论体系来作为重要依托。县域经济评价的目标和定位需要通过国家、省市的综合性研究,要能符合当前实际国情以及宏观调控战略的要求,要能与国家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同,对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中的目标和定位也要有所不同。
(二)原则和方法
1.县域经济评价的原则。在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其中核心内容就是要具备县域经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在围绕原则制定方法,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切联系,是理论体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县域经济评价的原则要具备系统性、动态性、操作性、可比性、权威性等原则,在县域经济评价中要从宏观上出发,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操作性和权威性的评价方法,以此来为县域经济评价提供良好的理论体系作为参考。
2.县域经济评价的方法。一般来说,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研究中针对方法的阐述有以下几种:一是层次分析法,指的是将定性分析与量性处理有效结合,将县域经济评价中需要解决的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能够有效提升县域经济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二是KLEE法,指的是在县域经济评价中通过一定的对比来选择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这一方法最大的优势是操作便捷,准确度高;三是主成分分析法,在县域经济评价中将主要的部分先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了信息混淆等现象,可以有效解决评价指标中出现信息重叠等问题,以此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四是拉开档次法,就是要在评价中将各个层级的档次拉开,放大评价对象的差距;五是序关系分析法,就是在县域经济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评价的重点依次排好,这样在评价时可以按照顺序来完成,该方法操作起来十分简单,而且能够给评价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要避免评价指标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素。
(三)操作环节
针对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针对县域经济评价的操作环节来说一般包括指标数据、信息采集、数据系统化、数据整理、权重确定、结果分析、反馈优化等环节。在县域经济评价中这几个操作环节应该是按顺序进行的关系,并且针对于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科学依据的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而错过某一个环节,这会影响县域经济评价的整体性效果,出于对整体操作环节的考虑,来为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四)理论依据
针对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其中理论依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县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依据包括:一是区域经济学理论、比较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这是在借鉴很多外国优秀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的一种理论依据,是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有效挖掘县域经济评价的深层潜力。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对于产业结构分工理论的应用也在逐渐地扩大影响范围,越发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越发的能够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各地区经济之间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县域经济要想实现有效评价和长远发展,一定要针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之后再不断地进行优化,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县作为我国行政区域中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必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并将县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去研究。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保证县域经济评价的有效运行,相关人员必须要针对县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开展全面的研究,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为县域经济接下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推动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此为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提供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