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I理论视角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场域的构建
2020-07-16谢昌醒张强
谢昌醒 张强
摘 要 2005年SECI理论被引入教育界,对教学过程中知识创新研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意义深远。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合作性学习意识缺乏、知識整合能力不强、知识创造性输出不够的问题。对此,SECI理论通过教学过程中构建的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练习场等“四大场域”来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病,为实现知识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南。
关键词 SECI理论 场域 知识创新
野中郁次郎构建的SECI理论模型为知识创新理论和知识螺旋理论搭建了理论框架,成为知识管理的奠基之作。随着学者们对SECI理论模型研究的深入,使原本根源于企业发展的知识创新理论逐渐走向教育领域,成为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新的教学场域的重要理论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社会的深刻变革要求当代的教育者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1]。而SECI理论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SECI理论的内在演化机制及其指导作用
SECI理论源于企业知识管理需要而形成,但其知识管理和知识螺旋理论的基本原理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适用。知识管理的组织由知识型企业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主体由知识主管转化为传授知识主体的教师,企业知识管理和学校知识传授的目的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动态交互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转移。SECI理论认为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知识转移过程中有四个“场(Ba)”——“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练习场”(见图1)。
图1 SECI理论下的知识转化
SECI理论认为知识转移是其实现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移,最终促成知识的创新。第一个阶段,人们通过分享的方式将隐性知识进行面对面的传递,使参与其中的个人和群体能够通过交互表露出感觉、情绪、经验与心态等隐藏在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第二个阶段,人们通过讨论的形式,将不可表达的隐性知识进行概念化和抽象化,在问答、辩论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具体化。第三个阶段,成员对刚刚创造出的新知识或者是概念进行价值认证,确定该知识生成的合理性或者正确与否,是否能够指导或者说明现实的社会现象。第四个阶段,新产生的知识被讨论概念化,并且获得成员的认证,就会将知识转换为原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视为知识整合的阶段,将繁杂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知识的完整呈现。第五个阶段,组织内的成员将知识进行扩展,在内部传播的同时与外部环境进行知识转移、传递,在开放的知识传播运营体系中得到发展,内化为每个人的认识,再经历上述的知识创造过程,使知识实现螺旋式的上升。
二、传统教学过程的效果及预期偏差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知识的机械性记忆与输出的能力,学习模式和方法固定化。而SECI理论形成的知识创造理论重在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知识的创造和整合的过程,使知识由“死”到“活”的一个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再生。
1.注重独立学习,缺乏合作性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教师往往成为教学的单一主体,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虽然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社会信息,但由于课业压力较大,学校和家庭全方位的“围追堵截”,学生自由使用信息化工具的机会不多,自由支配时间较少。在课堂教学和课下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往往强调单独完成作业和独立思考,因此学生无形之间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当今的教育过程中这种独立应试能力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却阻隔了学生开放性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需要。学生之间过分重视个人知识的学习,缺乏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无法将各自掌握的内隐知识,如新知识、新想法、新理念进行分享与交换,学生之间了解的知识只是在一定的限定范围之内,无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导致学生缺乏进行合作性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2.注重知识的机械性输入,缺乏知识整合的能力
在传统的知识学习体系中,教师虽然会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但由于教学过程的长期性,教师常常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固定的教学内容,知识更新的周期较长,学生往往只要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按部就班的全部接受,对知识的概念化和具体化过程基本上没有做到,这一过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举一反三”。这里的一并不是数量一,而是对复杂、多样的知识进行整合,进行抽象思维,进行概念化,使其形成便于理解,有一定规律的东西。在概念化的同时,要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即用抽象化的概念指导相关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变多”的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的缺失主要是因为机械性记忆导致的学生注重对既有知识的“无条件服从”,不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导致知识整合能力的缺失,无法推进对杂多知识内在特性和规律的把握。
3.注重固定模式养成,缺乏知识创造性输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是绝对的主导力量,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自我发展路径是一条固定教学模式、教学习惯和教学特点的养成道路,每位教师在刚开始还会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参考教学效果,一旦教师确定好一种教学方式,往往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特点,这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教学的稳定性。但教师也会形成思维惰性,缺乏对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接受意愿,认为自身的教学模式已经具有很好的效果,缺失了自我革新的精神。教师的意识和思想直接的表现就是培养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按照自己的那套教学体系进行学生的培养,往往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思维的火花开拓更加广阔的平台。因为学校和课堂创造的练习场范围有限,人的思想层次,思维见解具有相同层级的局域性,所以势必会导致思维定式与僵化,缺乏创造性知识的生成。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场域的构建路径
知识创造需要多层次“场域”的有机联系,联结成更大的“场域”。组织就是“场域”的有机组合,而每个“场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协同家庭以及社会组织共同构建知识创造的四大场域来激发学生的知识创造活力。
1.构建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创始场
SECI理论强调个人之间交流、共享和交互影响,认为创造力也可以通过人际交流和互动得到激发,那么加强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将成为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3]。教师不应仅在课堂作为教授者,在课下更应该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教师在与学生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需求。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缩小与学生的代际距离,以此来消解教师与学生之间身份认同所带来的心理障碍,通过交互表露其感觉、情绪、经验与心态,在构建的原始场域实现双方隐性知识的交互,以此来展现教师角色的关怀、爱心、信任与承诺。
教师所营造的情感交流场域是知识创造过程中的起点,也是属于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螺旋生成的社会化阶段。创始场的形成在初始的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师与学生的隐性知识真实、客观的表达起着关键的作用,以此来达到隐性知识转移的目的。学校和家庭的多方支持和配合是实现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外力助推器,因此,开放式组织设计是必然的选择,学校应该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场所,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此外,学校应该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家庭的桥梁,通过举办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的亲子活动或者户外拓展活动,使家长了解学校;通过制度性、常规化的家访或者座谈会等形式,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在全方位了解的情况下,能使教师与学生隐性知识传递更加顺畅,更好地激发双方传递与接收的热情。
2.构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对话场
通过对原始场域的构建,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和拥有的不同隐性知识进行归类,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命题或者发问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在小组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在交换想法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思考被认同的自信,同时反思自己思考中可能存在欠缺、不完善或者错误的地方,但是最终会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成为本组成员总的看法和认识。最后,让每个小组轮流派代表进行发言,在激辩和探讨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经历、角度不同,认识可能不一样,但是在辩论和说理的过程中,大家对新知识的认识会愈加的深刻。
学生讨论的课堂成为隐性知识外化的对话场,学生在对话场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身的认识表达出来,大家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此进行探讨。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全方位的看待和认识一个新的知识,实现自身认知的重塑和强化,实现知识的创造。
3.构建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化场
知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课堂内的讨论,也需要与课堂外的虚拟空间进行对比和整合。在课堂内部,学生可以将讨论过后的新的显性知识与现有的资讯和知识进行整合,这也是学生回归课本的过程。因为课本相当于教学过程中的大纲,它是现有知识的一个高度凝练和概括,学生在将课本与课外获得的显性知识进行对照、整合时,找到存在的问题。在整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或者不太符合社会现实发展需要的成分,需要同学们由表及里,进行知识的更新,通过教学过程的再造,使新的显性知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网络是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社会知识公平享有的助推器。小范围的讨论所获得的知识毕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认可度。因此,学生们可以利用“线上网络”、文件与资料库对生成的显性知识进行内容观照,看其是否符合社会科学的认知,是否还有欠缺和需要补充、深化的部分,进行再次的完善与发展。这些工具和资料也能强化新的显性知识转化的程序,使知识更加清晰明了、更加系统化。
4.构建显性知识向隐形知识内化的练习场
显性知识内化的过程需要实践的练习场。显性的知识生成是教师与同学们双向交互产生的结果,但是掌握新的知识还需要实践的历练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认知。因此,教师要对新的显性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所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舞台。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模拟的情景来考验学生运用新知識的能力和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放映相关的教学视频和进行相关教学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感官对教学的体悟和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机会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协同利用家庭和社会课堂的教育作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对显性知识的接受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后应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将显性知识的传递做到真实有效,形成多元管控的协同局面。社会的动态性、内容的庞杂性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认知深度。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社会动态性对显性知识开发的积极面,由于社会变化的迅速,会使学生在内化所学显性知识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隐性知识,这样的螺旋式循环,催生着新的显性知识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0L].(2014-04-08)[2019-05-25]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tml.
[2] 竹内宏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生螺旋——知识管理论与案例研究[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 刘岗,辛玉蕊.基于隐性知识的企业内部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4).
[作者:谢昌醒(1992-),男,湖北咸宁人,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张强(1975-),男,河南固始人,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