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教育的价值缺失与重塑之路研究
2020-07-16陈洁
摘 要 教育观念边缘化、教育目的功利化、教育途径去身体化、教育环境去生活化等都是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体全面、深度、社会化发展等方面内在价值日益缺失的现实表征,我们可以从技术渗透的教育理念、学科融入的教育方式、立足生活本源的教育途径、乡土文化的课程资源以及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机制等途径入手重塑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内在价值 价值缺失 重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如何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正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劳动教育作为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以及社会发展的功利导向等原因,劳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备受冷落,轻视劳动教育、有“劳”无“教”等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劳动教育在实践中重现生机与魅力。
一、劳动教育内在价值的深度解读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升级、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的意识、機会、场地等因素均已有所变化,尽管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及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等方面的积极效应并未衰减,但是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淡化、异化、边缘化等现象。理论作为行动的先导,认识层面的偏差可能会带来现实行为的错误,因此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实有必要。
1.赋予“人的属性”,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能够赋予个体更加鲜明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使之更好地成长与生活。个体成长主要涉及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前者主要体现为身体的生长和养护,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个体在劳动过程中增强体魄,获得一个更加强健的身体;后者主要体现为内部品质、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成长,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个体开启精神发展的巨大空间,激活个体的内在活力,提升其自然生命。
2.形塑“自我意识”,实现个体深度发展
劳动教育是个体感知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媒介之一。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等两个方面的认识。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个体不断地尝试着去感受、体悟自身的价值以及发现、调整发展的方向,逐步开启自我存在的诸多可能;另一方面,他人的存在也在提示、启发着个体对于自身的认识与定位,激励个体不断地去实现更好的自我。换言之,个体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1],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形塑与发展,进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3.培养“群体技能”,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
劳动教育是个体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最终必然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劳动教育中涉及诸多个体交往,他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吃苦、自立、合作、坚持等优良品质,掌握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产生对自我概念的深化与精神层次的提升,获得对社会的基本认知与生活态度,进而实现个体的社会性发展[2]。
二、我国劳动教育价值缺失的外在表征
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教育实施形同虚设;教育目的功利化,劳动教育内在价值被弱化;教育途径去身体化,劳动教育身心分离现象突出;教育环境去生活化,劳动教育被隔离于现实生活等均是当前我国劳动教育价值缺失的外在表征。
1.教育观念边缘化,劳动教育实施形同虚设
我国学校、教师、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普遍较为淡薄,很多学校的劳动课程形同虚设,不仅学科教学几乎没有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而且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的做法屡见不鲜。我国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念同样淡薄,有的学生被班级选举为劳动委员竟被家长训斥,不少家长不约而同地用脱离劳动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3]。
2.教育目的功利化,劳动教育内在价值被弱化
教育的价值有内外之分,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外在价值则体现为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服务工具。我国劳动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着功利化的价值危机,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已经逐步僭越了育人的根本宗旨,政治化、经济化倾向在现实生活中渐渐占据主导作用,劳动教育开始偏离促进个体的全面、深度、社会化发展等内在价值,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教化价值,有劳无教现象日益普遍。
3.教育途径去身体化,劳动教育身心分离现象突出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应围绕“人”这一主体展开关于“身”的教育,然而由于深受传统身心二元理论的影响,劳动教育实施者们往往习惯于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区分开来,进而“扬心抑身”。一方面,身体在劳动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教师注重劳动知识、劳动理论等内容的讲授,将教学效果体现为记忆等脖颈以上的部分,将身体视为是教育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身体理解存在片面性,在劳动教育中,身体的内涵依然未能突破“载体”“容器”等固有限制,劳动教育过程几乎虚化成了“去身体化”的精神训练过程,劳动教育也因而沦为规训身体的工具。
4.教育环境去生活化,劳动教育被隔离于现实生活
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诸多脱离现实生活之处:首先,脱离个人生活实际。劳动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吃苦、合作、奉献精神的综合人才,然而多数劳动教育的实施往往安排在集中的时间和封闭的空间内,学生无法从中汲取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有益的劳动技能。其次,脱离家庭生活实际。当前,由于受家庭结构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劳动教育并未获得家庭的足够重视,学校也缺乏动力去掌握学生在家庭中承担的劳动情况。最后,脱离工农业生产实际。劳动与自然、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极少有学校创设现实的劳动情境,学生很难在工农业生产实际中去体会劳动的内涵。
三、我国劳动教育价值缺失的原因探析
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教育目的功利化、教育途径去身体化、教育环境去生活化影响着个体整体素质的提升,成为个体全面、深度、社会化发展的掣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1.劳动教育观念失衡,社会消费思潮冲击明显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轻视劳动的传统,虽社会在不断进步,然而不尊重劳动成果、鄙视劳动的观念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社会劳动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体力劳动是低等岗位,不努力学习就去扫大街、搬砖等思想一直在误导学生。同时,改革开放不仅带来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思潮,错误的劳动观、成才观破坏了劳动教育的实施氛围,制约着劳动教育的开展。
2.劳动教育定位不明,城市化价值取向突出
当下的教育正不断倾向于城市化的价值理念,承载着乡土文化的体力劳动日益被排除于主流文化之外,而与乡土文化有着天然联系的劳动教育自然而然地也被边缘化。根植于农村本土文化的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等优良传统在城市化价值取向的裹挟下迷失了自我,被分割于农村教育的体系之外,劳动教育开始吸收越来越多的城市素材,乡土素材一再被压缩,教育情境的选择也日益倾向于城市生活。
3.学校劳动教育形式化,常态化组织机制欠缺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新课改要求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原有的劳动课、劳动技术课被取消之后,很多学校已不再专设劳动教育方面的课程,相关的配套课程、专职教师以及实践基地也不再列入学校的计划之中[4]。出于对安全事故的担心,以及结合制度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不保障、活动安排不系统的实际,部分学校不敢过多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公益劳动以及志愿服务等,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也因而逐渐被弱化为集中某个时间段重点抓好一两个项目的形式,常态化组织机制长期缺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效的劳动教育活动亦渐渐出现,加剧了学生身心的分离。
4.家庭劳动教育真空,“四过现象”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家庭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家长对孩子抱有过多的期望,给予过多的照顾,进行过分的爱护,予以过度的保护,严重影响孩子劳动观念的培养。此外,随着学习压力的加重和教育资源的集中,现在住校的学生也不少,他们在校期间远离家庭,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而且由于呆在家庭中的时间有限,“四过现象”更为明显。劳动教育有时甚至还会面临来自家庭的阻力,因为家长不仅包办孩子在家的劳动,而且还反对孩子在学校参与劳动。
四、我国劳动教育内在价值的重塑之路
针对劳动教育呈现出来的价值危机及其原因,我们可以从技术渗透的教育理念、学科融入的教育方式、立足生活本源的教育途径、乡土文化的课程资源以及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机制等途径入手来重塑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
1.加强理念建构,注重劳动技术观念的渗透教育
当前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与错误的劳动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我们有必要加强关于劳动理念的建构。我们要注重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个体真正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去,在自我培养和感恩教育中学会尊重,维护劳动成果。此外,结合人工智能和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实践的时代背景,依靠单纯体力劳动很难完成好具体的某一项工作,生产劳动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因此在培养劳动观念的同时,我们还须要加强劳动技术观念的渗透教育,使个体养成注意观察、学习、掌握新技能,并适时体验劳动的习惯[5]。
2.坚持学科融入,实施一体化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可较好地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其既可以是语、数、物、化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具体体现,也可以是经济、社会、法律、心理等学科内容的延伸触角,如语文课蕴含的劳动品质内容可培养劳动认知,物理课、化学课中的实验操作可锻炼劳动能力,美术等艺术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劳动的过程。因此将劳动教育的理念逐步渗透进其他学科教学中,并且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可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之功效,实施包括劳动观念、态度、习惯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劳动教育。
3.立足生活本源,通过生活实施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要贯穿于社会实践中,开展贴近生活的活动方式。一方面要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现实、需要和困惑出发,突破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鼓励个体在现实劳动教育中身体力行提升劳动素养,在熟悉的劳动场景中整合课程内容,在自我服务、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活动中培养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进行劳动教育的学习,如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种植水稻、实地采摘瓜果、亲自去市场选购食材、自己动手制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切身体会食品的生产、加工流程,以及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6]。
4.挖掘乡土文化,积极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应立足本土,积极吸收地域、民族等特色文化,创设本土化的劳动体验之旅。如学校可以借助地域文化,通过情境支撑引导学生置身于某一具体的生活场景与关系世界中,激发学生对本地资源、文化、人文等的亲近感,获得积极的劳动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体会乡土情趣的同时,以完全的自我去体验、反思,激发其内心的自我实现感。同时,独特的情境体验不仅带来劳动教育空间的扩展,而且促进了劳动教育实践的延续,有益于个体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情感的升华。
5.构建奖励机制,调动个体积极性与创造性
劳动虽然内含快乐,但也暗藏辛酸,所以部分艰苦的劳动需要勇气和智慧去克服重重困难。同时,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个人需要与喜欢,再加上既有思维的影响,此时只有设立必要的激励制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进而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劳动教育之中。当然,劳动奖励的设置要综合考量,不能偏离教育的轨道,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应合理配置,学校、教师、家长等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要学会欣赏、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 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07).
[3] 马东琴.论中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 中山网.中小学至少已有10年未开设劳动课[EB/OL].http://www.
zsnews.cn/News/2015/09/07/2799807_5.shtml,2017-05-21.
[5] 張熙,袁玉芝,李海波.劳动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1).
[6] 张燕平,朱志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和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9(03).
[作者:陈洁(1983-),女,河南新乡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