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7-16李树文
李树文
(大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连 116052)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积极出台政策号召全社会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高校积极响应,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1],2020年2月国家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对高校在线教学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布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保障,并提供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课程平台支持高校在线教育服务方案信息汇总表。各省市教育部门指导属地高校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号召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网络教学建课工作,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高等教育教学既带来了危机也带来机遇,危机主要体现在高校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线下教学模式,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合理安排网络教学组织和实施,学生也要开始适应在线教学学习方式。机遇主要体现在各高校和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投身网络在线教育教学改革,积累资料和实践经验,会收获更多新的教学改革成果。
1 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在线教学情况
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一样,社会工作虽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积极地参与在线教育,但并不是完全排斥在线技术对传统课堂的革新[2]。目前国内各高校在线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在各高校自建或授权的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结合国家教育部开放的慕课资源及省级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引用专业协会或专注教育资源研发公司平台,或采取联系国外网课资源和自建自录专业课程等为主。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也基本采取以上所罗列的在线教学模式。
1.1 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提供的网络平台资源
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自疫情发生以来,积极组织和指导国内高校社会工作在线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免费限时通过“智社”社会工作互联网教育平台提供六门专业课程,发布全国社会工作在线课程资源索引(第一版),筛选有关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联合高校和社会力量制作社会工作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在线课程,提供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资源库,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社会工作在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除了梳理协会已发布的信息,还积极征集各高校可共享的教学资源。
1.2 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的网络平台资源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文件指示精神,致力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除上述提供的“智社”教育平台、陆由云平台社会工作案例课程之外,美亚联创公司也发布免费使用社会工作在线资源库平台的通知,组织各校教学名师通过录制网课形式,向高校师生免费提供社会工作“心课”联盟行动。除此之外,一些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中心也参与其中,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国际社会工作学院提供在线社会工作课程资源。
1.3 高校提供和自建网络课程资源
作为此次网络教学主体的高校也在通过自身力量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南京大学社会学院MSW中心推出国际名校社会工作公开课集锦。除此之外,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也投身自建在线课程资源中。
2 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在线教学问题
2.1 现有平台提供社会工作相关课程数量不足
通过对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网、学银在线、优课联盟和辽宁省在线开放平台等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有关社会工作课程数量进行不完全统计,按照课程筛选检索学科大类法进行搜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在线教学平台提供有关社会工作课程情况
备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除专业课之外,还涉及社会统计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
通过表1可以得出,目前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数量较少,有些课程还存在同质性。除了美亚联创专做社会工作教育在线平台,能够开齐数量较全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之外,其他教学平台提供的课程数量屈指可数,其中很多都是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科学类课程,社会工作方法和实务课程数量存在明显不足。
2.2 现有平台提供社会工作相关课程质量欠佳
在线课程是在线教学的核心元素和载体,其质量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在线教学的实施成效。通过对上述课程质量进行评估,以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为依据,2017年共有与社会工作相关课程7门,其中心理学课程5门、管理学课程1门、心理学课程1门,占总课程数量的1.43%,2018年共有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课程7门,其中社会研究方法课程3门、心理学课程2门、管理学课程2门,占总课程数量的0.874%。可以看出目前评选为国家级精品社会工作课程数量少,课程建设质量欠佳。
2.3 现有平台提供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利用率低
通过上述对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与社会工作相关课程的梳理,平台提供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课、研究方法课、社会工作实务课、社会科学类课程方面。相对而言,专业核心课和工作方法课程数量较少。这对承担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因为能利用的在线教育课程数量十分有限。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为例,在疫情发生之前,智慧树平台提供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只有2所高校选择使用,但是临近开学之前,选择使用的高校数量增加到17所,足以证明此前平台提供的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利用率不足。
2.4 教师自建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准备不足
一门好的在线课程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可能在短期迅速实现线下课程向在线课堂的转换。疫情的发生确实给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带来冲击,专业教师需要在自己授权的教学平台建课。此前由于教育部明确表达特别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制作直播课,加之教师因缺乏相关的业务培训和线上教学经验,使得如何使用操作软件、如何建课、如何联动线上和线下教学等都成为现实问题。另外可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课程数目不足,很难平衡线上教学资源和直播课程内容,即使有现成的在线教育课程,也存在与本校课程名称不一致,与教学课表安排不一致等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3 完善高校社会工作网络教学的相应措施
3.1 高校及专业协会提供相应在线教学培训
面对疫情,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学习。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联合在线教学平台,通过播放视频、建群答疑、网络咨询等方式提供相应的在线教学培训。同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也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文件,指导会员单位组织和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在线教学意见。这些必要的文件和措施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及时学会和利用网上教学平台技术,方便教师将面授课堂搬到网络课堂中,另一方面指导了专业教师在线教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在线教育教学经验。
图1 在线协作学习教学组织
图2 在线协作学习学生学习
3.2 探索社会工作专业网络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在线教学模式,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教学任务和考验。不同于被各界推崇的慕课在线教育方式,社会工作专业可能更适用于在线协作学习模式,在线协作学习是在线教育质量的保证。将在线教育课程与线下学生学习相结合,突出学生在线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具体做法将书本知识按照主题进行划分,将书本知识点转化为具体案例引导性问题,学生分组去讨论和构建知识,教师在线组织讨论和协助指导,共同寻找讨论和探寻最佳答案[3]。具体做法如图1、图2所示。
3.3 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在线课程质量
短期内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在线课程质量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可改变和提升的空间,评估是保障在线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优化目前已有的社会工作专业在线课程,按照高教司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从课程团队、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师指导、应用效果与影响和课程平台支持服务等内容标准进行对照完善;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或组织可以利用此次在线教学建课契机,新建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社会工作专业在线课程,如美亚联创社会工作研究院联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开设“心课”联盟,得到国内社会工作业界同仁和师生广泛的好评[4]。
3.4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网络教学研究
目前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在线教育、慕课、在线课程或者远程教学等与网络教学的关键词,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国外文献、在线教育技术、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运营、在线教育使用者满意度等领域,真正对在线教育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疫情的暴发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社会工作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研究领域,例如梳理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在线教育的文献综述,积累国内以往社会工作在线教育教学的经验,探索疫情间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融合教学模式等。
4 小 结
借鉴国外社会工作在线经验,创新在线教育方式,吸引学生投身社会工作学习[5]。社会工作在线教学在国内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从教育概念到真正落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短暂疫情期间,社会工作在线教育很难取得质的飞跃。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新媒体使用技术问题、各高校同时段上课教学平台崩溃问题、线上教学工作量核算问题、线上教学课程难易度把控问题等。因目前已有的可借鉴的相关资料有限,本文的研究内容还不够成熟,只是对疫情期社会工作在线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更好地推动国内社会工作在线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