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在习作教学中的建构与践行
2020-07-16梅娇
梅 娇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1.缘起:“儿童立场”的缺失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笔者邀请了中年段40名学生完成了一份问卷调查,请他们选出习作学习中最看重的三项内容,结果为:
这份调查显示,当下不少习作教学中忽视“体验”、远离生活,使原本来自鲜活体验的习作兴趣依然“沉睡”,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儿童立场”的缺失。
进入中年级,习作在具体内容、字数篇幅、文体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虽然设计者已尽其能地贴近学生、想学生所想,但一件“衣服”怎能适合不同学生的要求呢。
2.探索:“儿童立场”的建构
2.1 贴近生活的现场。任何语文教学都无法取代学生的真实体验,因而不可忽视生活体验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孩子天性喜欢玩,我就告诉学生,其实有个“简单易行、好玩有趣”的办法,要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将生活中的情境搬入日记,让读者见其形、睹其色、闻其声、观其动、感其情,不知不觉地走进去。
事实证明,一旦习作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2.2 换一双眼睛看世界。换一双眼睛看世界,就要换一种言语方式。写作,应是心灵的倾诉,就是拿笔来说话,相应的,写作也应该像说话一样自然真实。每个孩子都有语言表达的潜能,孩子对词汇的吸收和灵活表达能力是令人吃惊的,他们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2.3 开拓创意想象的空间。想象创新本应是儿童的生命表征,但在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国孩子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到了高年级后,学生学了更多知识后,则想象思维受阻,失去了灵性。
习作教学要“守正出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雷夫所言:“不要想办法去控制你的孩子,关键是教会他们怎么样自我控制。”有了新意,作品就有了时代感,充溢时代气息的文章,才能与时俱进,才真正具有魅力。
3.操作:“儿童立场”的践行
3.1 入情:贴近学生习作的切入点。坚守“儿童立场”的起点,以“好玩”引趣。情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传染”,情感在传染中会变得越发浓厚、深长。进入新学期,我们都会开启“快乐的传传日记旅行”,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列举“传传日记”的种种好处:同学之间相互传递,可以将日记收集整理成册,成为纪念成长的“一本书”;能为习作做好的素材经验储备,成为“资料库”,积累一些珍贵的见闻或资料……
坚守“儿童立场”的本质,以“自主”激趣。不但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习作”之外的表达空间,更要尊重儿童天性,让其回归自由;尊重儿童的想法,让其童心洋溢。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日记本,鼓励他们自己设计个性化封面,在日记本的第一页,我们特别邀请家长和学生各写几句话,祝愿并提醒学生贵在坚持。
3.2 动情:找准学生习作的着力点。坚守“儿童立场”的有效,以“实用”延趣。学生心里装着作文题,就逐渐养成了随时观察、随时发现、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有些本以为难写或无话可写的作文题,会因为平时日记里丰富的素材积累得以有效解决,从而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有了很大纾解,逐渐产生了习作的热情,最终成就习作的精彩。
3.3 激情:提供学生被认可的创生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多东西愿意表达,只要有内容写,有表达愿望,就是很可贵的状态。该怎样挖掘其写作才能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怎样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并且良性运转起来。要诀就是:给学生一个认可和展示的机会。
成功激励孕育作文高手。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因人而异,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们、看待他们的习作,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激励,促使“后进生进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发展”,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多多“发表”造就作文高手。我们认为,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习作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作为教师,应当研究如何“发表”这些习作。我们认为,“发表”是广义的,哪怕只是当众念一念、评一评,也是发表的一种。一次公开“发表”,可能就会从此改变孩子对作文的态度。
“发表”是最强劲的推动力,作文的持续热情和灵感,很大部分是靠“发表”运转起来的。因此,我们坚持都会找时间进行日记短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朗读、评议,定期在班级黑板报中展示,充分利用“互联网+”,把写得好的习作“发表”在班级博客、QQ群、家长微信群里,让学生、家长互学,互评,自我提高完善,并积极创造机会,推荐优秀佳作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结语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坚守“儿童立场”是教育之本,习作教学中更应关注生命个体在成长中的各种精神诉求以及随之所表现出的儿童立场。唯如此,教师才能把脚踮得更高,去瞭望儿童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