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红鲫和黄尾鲴冬片鱼种混养试验
2020-07-15范鸿朝崔璀
范鸿朝 崔璀
摘要:在面积4×667 m2池塘开展萍乡红鲫和黄尾鲴冬片鱼种混养试验。收获萍乡红鲫642.5 kg,平均667 m2产量160.6 kg;黄尾鲴728 kg,平均667 m2产量182 kg,饵料系数1.73,总成活率91%,每667 m2利润超过4000元。
关键词:萍乡红鲫;黄尾鲴;池塘混养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4×667 m2,水深1.8 m,池底平坦、不渗漏,池底淤泥10 cm左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3 kw叶轮式增氧机1台。
1.2 前期准备
1.2.1 池塘修整
平整池底,加固堤坝,清除池中杂草,疏通注排水管道等。
1.2.2 清塘工作
放养前池塘经过暴晒至底泥龟裂,每667 m2用150 kg生石灰带水清塘,清除病源、敌害和野杂鱼等。
1.3 苗种放养
1.3.1 放养量
清塘10 d后,选体质好、规格齐的苗种入塘,每667 m2放养萍乡红鲫夏花6000尾、黄尾鲴乌仔4000尾,鲢乌仔2000尾、鳙乌仔1000尾。
1.3.2 放养时间
放苗时间5月16日,放入池塘时用4%的食盐水进行鱼体浸泡消毒10 min左右。
1.4 饲养管理
1.4.1 饲料投喂
投喂鲫鱼专用颗粒饲料,蛋白质不低于30%。开始时多点投喂破碎料,随着集中摄食增强,慢慢缩减投饵点直至一点投喂,然后手抛饵料进行驯化,使鱼上浮水面摄食,需要5~7天;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时换成2.0 mm的浮料投喂。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一般在上午9时和下午3时投饵各1次;做好“四定”、“四看”,投喂做到适量、均匀,吃多少投多少,养殖期间日投饵量在2%~4%之间。
1.4.2 巡塘
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的肥瘦和鱼的情况,清晨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情况如何,及时采取措施;日间检查鱼的活动及吃食情况;酷暑季节必须在夜晚11.00时前后巡塘1次,防止泛池发生。
1.4.3 水质管理
池塘适时补充新水,更换老水来调节水质,每次加水10~15 cm,,透明度保持在35 cm左右,适时泼洒石灰水调节pH值,水质既要较肥,又要清新。
1.4.4 鱼病防治
每半月交替使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化水全池泼洒一次,来调节水质和预防鱼病,根据具体情况对食场进行消毒。在7月中旬黄尾鲴发生细菌性烂鳃病1次,用聚维酮碘,经3次全池泼洒治愈,由于重视水质调节和鱼病预防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准确诊治,在发病较轻时得到控制。
2 养殖结果
2.1 产量
12月19日出池,收获萍乡红鲫642.5 kg,平均667 m2产量160.6 kg,规格为34尾/kg;黄尾鲴728 kg,平均667 m2产量182 kg,规格为20尾/kg,饵料系数1.73,总成活率91%。
2.2 效益分析
起捕后,以萍乡红鲫冬片20元/kg、黄尾鲴冬片24元/kg的价格出售,计30322元,另加上鲢、鳙冬片的收入3120元,合计总收入33422元。
全年投喂饲料2080 kg,饲料成本11230元,鱼苗成本为950元,加上人工、水电、池塘、维修、渔药等成本4500元,合计成本16680元;每667 m2利润超过4000元。
3 讨论
(1)萍乡红鲫和黄尾鲴一起养殖,可以充分利用饲料,两条鱼混养的生长速度与各自单养比较,明显快一些,饲料系数也比各自单養略低。
(2)鱼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生态预与药物预防相结合,注重水质调节,使池水肥、活、嫩、爽。黄尾鲴与单养比较,病害程度有所降低;萍乡红鲫抗病力较强,单养也很少发病,此次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