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探究

2020-07-15

甘肃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神经元

王 都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多呈慢性进展,并具有间歇发病、预后差等特点。该疾病患者通常存在焦虑抑郁、意志减退、行为退缩、思维障碍等精神症状,且社会功能明显减弱,可给其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在临床上,通过服用抗精神病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精神症状,但疗效有限[1]。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这一操作简便且对人体无侵袭性的神经电生理技术被愈来愈多地应用于精神科疾病治疗中。有研究认为[2],rTMS通过利用磁信号对大脑特定部位施加有效刺激,可调节大脑皮层神经活动,从而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本研究将阿立哌唑联合rTMS应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医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诊治的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2)均为女性,年龄为18~55岁;(3)入院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超过60分;(4)患者家属了解调研内容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脑器质性精神病;(2)合并重大躯体疾病;(3)近4周内服用过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5)对所用药物过敏;(6)存在自杀行为或倾向;(7)智能障碍。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23~54岁,平均(38.61±6.02)岁;患病时间 2~10 年,平均(6.04±2.39)年。 治疗组年龄 23~53 岁,平均(38.24±5.85)岁;患病时间 2~9 年,平均(5.86±2.18)年。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阿立哌唑(生产厂商: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1011)治疗,初始剂量为5mg/次,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加量至10~20mg/次,用药频次不变。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rTMS治疗,选用经颅磁刺激仪,配置Butterny“8”字形刺激线圈。以10Hz频率进行刺激,刺激部位为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刺激强度为90%运动阈值,20个治疗序列,每个序列3s,刺激间隔35s,总刺激时间15~20min/次。每周治疗5d,休息2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PANSS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进行测评。PANSS由阳性症状(P1~P7)、阴性症状(N1~N7)与一般精神病理(G1~G16)等三部分组成,共有3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1~7分进行评分[4];BPRS共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亦按1~7分进行评分[5]。PANSS、BPRS总分值愈高,患者精神症状愈重。(2)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5mL,分离出血清后保存于-20℃冰箱内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试剂盒由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8周后,根据PANSS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判定。痊愈:PANSS较治疗前减低在75%及以上;显著进步:PANSS较治疗前减低在50%以上但不足75%;进步:PANSS较治疗前减低在25%以上但不足50%;无效:PANSS较治疗前减低在25%以下。将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计入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05%,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比较PANSS及BPRS评分

两组治疗前PANSS及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 8周后两组 PANSS及BPRS评分均降低 (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PANSS及BPR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PANSS及BPR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

组别 例数 PANSS评分 BPRS评分治疗前 治疗8周后 治疗前 治疗8周后对照组 43 83.15±16.59 56.34±13.71① 51.75±11.26 46.53±8.91①治疗组 43 82.82±17.30 46.03±12.94① 53.67±12.45 38.26±6.07①t-0.090 3.586 0.750 5.030 P-0.928 0.001 0.455 0.000

2.3 比较血清NGF、BDNF水平

两组治疗前血清NGF、BDN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 8 周后两组血清 NGF、BDNF 水平均增高 (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血清NGF、BDNF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血清NGF、BDNF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

组别 例数 NGF(μg/L) BDNF(ng/L)治疗前 治疗8周后 治疗前 治疗8周后对照组 43 28.13±6.37 35.21±7.50① 3216.51±101.47 4116.03±103.44①治疗组 43 29.02±6.90 41.35±8.78① 3215.39±104.75 5015.75±106.81①t-0.621 3.487 0.050 39.679 P-0.536 0.001 0.960 0.00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科常见病,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与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特征。该疾病如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有发展为精神残疾的极大可能性,从而可加重家庭的负担。一直以来,临床多通过应用以阿立哌唑为代表的抗精神病药对此病进行治疗。阿立哌唑为喹啉酮衍生物,可有效调控脑内多巴胺(DA)水平,当脑内DA偏低时,其可上调DA神经元的兴奋性,使DA分泌量增多,从而改善患者阴性症状;当脑内DA偏高时,其可下调DA神经元亢进,使DA分泌减少,从而改善阳性症状[6]。但研究发现[7],单用此药进行治疗后,患者仍会存在部分阴性症状。因此,有关学者主张在应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联合其他方法对本病进行治疗,以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预后。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8],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DLPFC区域DA功能减弱有关。而采用高频(>1Hz)rTMS对DLPFC区进行磁信号刺激,可促进该区域血液循环,增加神经元代谢,并能提高黑质-纹状体DA的更新率,重建谷氨酸(Glu)能系统的稳态,增强大脑皮层兴奋性,从而可促使患者阴性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另外,李强等研究认为[9],rTMS亦可通过减低突触后5-羟色胺受体的敏感度,以及改善相应脑区的皮质功能而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本研究观察了阿立哌唑联合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与对照组的67.44%相比较高,PANSS及BPRS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较优。提示应用上述联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使患者病症明显减轻。

NGF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起到营养神经元、调控神经突起生长等作用。BDNF则可维持神经元存活,且在神经元损伤后修复中起着关键作用。有研究发现[10],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初期,人体血中NGF、BDNF水平即明显不足,且其水平会随着病程进展而不断减低。说明NGF、BDNF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进展有一定关系。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NGF、BDN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提示阿立哌唑联合rTMS还可能通过上调NGF、BDNF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确切机制仍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联合rTMS应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疗效较为显著,可使患者病症有效减轻,并使其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上调。但本研究选取样本例数有限,可能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故后续将适当扩充样本例数来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神经元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