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7-15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库巴射血缬沙坦

宋 波

(天津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天津 300121)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在老年中发病率高、预后差[1],以往的治疗主要是抑制RAAS系统激活和预防心室重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但总体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既往研究表明,ACEI/ARB类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而缬沙坦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类ARB药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醛固酮分泌,从而起到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逆转心室重构等作用[2]。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是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它可同时抑制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具有利尿、扩血管、降血压、逆转心肌重构等作用[3-4]。本研究旨在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缬沙坦在老年HFrEF的治疗效果差异,为精准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住院的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其诊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标准,且左室射血分数<40%;②年龄>70岁;③患者治疗依从性高,能够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心源性休克;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③既往使用机械辅助循环治疗者;④既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或重组人脑利钠肽者;⑤治疗依从性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左室射血分数、血清NT-ProBNP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治疗基础疾病、休息、硝酸酯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药物治疗,除此之外,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80 mg/d。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初始为50 mg/次,2次/d,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加至200 mg/d,但不超过400 mg/d,连续服用3月。

1.3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等指标。治疗效果判断标准:临床症状好转,NYHA分级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3013(43.33)16(53.33)1(3.33)29(96.67)①对照组309(30.00)12(40.00)9(30.00)21(7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1 750.4±260.5479.0±157.2①②对照组301 680.8±280.6825.3±126.8①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②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径(mm)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36.0±5.145.8±5.8①②62.2±7.852.6±6.1①对照组3035.8±5.439.1±6.0①60.3±8.154.3±5.8①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②P<0.05

3 讨论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是常见疾病,病理改变为心脏长期泵血能力下降导致组织持续低灌注、肺循环淤血,进而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是很多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死率高。既往的治疗主要是抑制RAAS系统激活和预防心室重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但总体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6]。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ARNI,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药物,作用机制如下:①沙库巴曲进入体内后代谢成有活性的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抑制利钠肽降解,从而产生扩血管、排钠利尿作用[7]。②缬沙坦通过选择性阻断AT1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作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室壁张力,还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醛固酮释放,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减少心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厚,抑制心肌细胞凋亡[8-9]。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和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SA)联合发布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均对ARNI的使用作出了推荐[10-11]。

临床症状、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等是评价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心力衰竭好转时症状改善,NT-ProBNP减少,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舒张末径降低[12]。在本研究中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指标均有所好转,但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临床症状、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加显著,这与相关的研究结论相同。但左心室舒张末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研究周期短有关。因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比缬沙坦更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病例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未对患者长期的疗效进行评价,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库巴射血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射血分数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