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020-07-15曹艳
曹 艳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400)
目前常用化疗干预乳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反复穿刺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再加上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可加重血管损伤。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治疗,能够保证化疗工作顺利进展,受到医患欢迎。但长时间使用可增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移位、血栓等并发症,需配合护理指导工作,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1]。本研究在面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时,运用不同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选标准:(1)置管前5天内无发热症状、急性感染性疾病;(2)置管选择的手臂无放疗史;(3)均符合PICC置管指征,需要定时输入大量刺激性液体;(4)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5)能够正确表达自我意愿,神志清醒;(6)均为已婚女性)。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加本研究患者;(2)合并其他脏器的重大损伤患者;(3)对化疗药物不耐受患者;(4)穿刺部位皮肤感染或损伤、凝血功能异常患者;(5)存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 0.3 9±5.5 4)岁,平均病程(14.76±3.03)个月;病变位置:左侧20例,右侧17例,双侧3例;病理分期:6例Ⅱb期,19例Ⅱa期,15例Ⅰ期。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0.48±5.62)岁,平均病程(14.23±3.15)个月;病变位置:左侧21例,右侧18例,双侧1例;病理分期:8例Ⅱb期,18例Ⅱa期,14例Ⅰ期。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PICC管道由美国BD公司提供的三向瓣膜,选择相应型号,在消毒时需以穿刺点为中心,扩大范围,在置管成功后,采用3M固定敷贴,修剪导管并连接专用接头,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选择BD肝素帽封管。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每日检查PICC管道固定情况,检查有无血管损伤、管道脱出等现象。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并培训,在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临床。(1)全面支持护理:①社会支持:多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告知其家属、朋友,陪伴的重要性,促使患者感受到爱与归属感,促进病情康复。②心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可出现社会认同感下降、疼痛感加剧等现象,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症,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问,树立尽早康复的自信心。(2)PICC管道相关护理:①操作者需根据患者经济条件、血管条件,合理选择管道材质,尽可能选择小型号、质地柔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长度。②注意正确采用封管方式,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操作人员熟悉、掌握置管技术,首选右侧贵要静脉,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注意避免血栓形成。③置管后通过患肢抬高,减少对肢体的长时间压迫,以免减慢血流。嘱咐患者一旦出现肢体疼痛、酸胀感时,需立即通报,及时处理。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等症状,高度注重患者主观感受,比如肩部酸胀疼痛、腋窝疼痛、侧肢体疼痛。④在置管前询问患者血液系统疾病史、脑血管病史、心脏病史、肿瘤史等,在确保符合适应证后,再进行置管,并在置管后嘱咐患者不可大幅度甩动手臂,树立血栓预防意识[2];(3)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①感染: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及时更换敷贴,彻底消毒,做好维护系列健康宣教,对于发现疑似感染患者,还需使用胶原水胶体敷料覆盖或局部涂抹百多邦,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倦怠、全身乏力、高热等症状,还需考虑导管内细菌繁殖至全身感染,且根据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②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为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还需在穿刺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手套,选择好的血管,注意避免滑石粉进入血管。在导管置入后,引导患者做抓握拳运动,采用喜辽妥涂抹,并进行局部热敷护理。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表现为局部肿胀感,可损伤血管壁,为了预防血栓,还需鼓励患者多饮水,且在置管后,轻微活动肢体,对于已发生血栓患者,还需静脉输注3~6万单位的尿激酶+500 mL生理盐水,必要时,需保持患肢制动,皮下注射5000 IU低分子肝素钠;④导管堵塞:主要原因为没有定时冲管、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且注意不可暴力,助于预防血凝块形成,每隔4小时冲管一次,保证导管通畅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发生感染、堵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3]:包括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等评估项目,包含29个条例,若患者分数越高,代表当前自我效能感越好。(3)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评分[4]进行评价:最高分均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当前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当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感染、堵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 7.5 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比较
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对比
表2 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正性态度 自我决策 自我减压 总分观察组 40 54.86±4.16 8.76±1.53 35.27±5.41 98.59±8.49对照组 40 41.13±3.22 6.32±1.42 20.51±4.39 67.48±6.45 t 18.956 8.541 24.640 21.140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53.98±5.48 14.36±1.22 51.74±5.62 16.43±1.79对照组 40 53.24±5.53 27.86±2.54 51.53±5.78 28.69±2.65 t 0.632 21.596 0.316 18.964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PICC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成功率高、穿刺便捷、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过PICC置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易引起渗血、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5]。为了提高置管质量,改善预后,置管过程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集束化护理是由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的护理措施结合而来,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改善预后。本研究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更为全面的集束化护理方案,以期改善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显示,经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常规护理措施,表明PICC置管集束化护理能够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有效预防血栓等并发症发生;而且能够减轻患者当前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改善患者当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社会认同感和治疗自信心[6]。
集束化护理能够帮助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树立康复自信心,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