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专业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研究
2020-07-15唐庆云王嘉文YAOJiaoTANGQingyunWANGJiawenWANGYin
姚 佼,唐庆云,王嘉文,王 银 YAO Jiao, TANG Qingyun, WANG Jiawen, WANG Yin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Management Schoo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0 引 言
课程思政是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要求,利用专业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和各方面,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同向同行,构建育人新格局[1];交通工程专业以培养交通工程领域规划、设计、施工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为目标[2],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的交通强国建设,支撑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作为交通工程的专业课程,兼具了工程科学的严谨性和管理科学的艺术性,既要遵循工程活动和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律,又要处理好“经与权”、“道与术”、“谋与断”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提高项目管理的成熟度[4],在其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相关要求[5],结合《超级工程—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港、中国桥》等实际案例的“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开展相关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探索,实现在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中的价值引领,以及价值传播中的知识底蕴凝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与整体规划
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强调交通工程类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的角色定位,突出岗位责任意识,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通过融合运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转换等四轮驱动的教学方式,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关案例知识和科研中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及研究设计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尽可能全面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我国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以培养技术型、经济型、管理型和法律型的复合型交通工程创新人才;并在其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交通强国、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相关教学素材的设计,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传递给学生,做到“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配合,做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理念构建,最终达成“教学形成特色、课程形成品牌、教师形成风格”的思政课程建设目标。
针对上述目标,整个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规划主要围绕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度安排和考核等方面展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整体规划思维导图如图1 所示。
图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规划思维导图
2 面向交通工程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既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又涉及项目建设实施的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宽,内容繁杂,旨在使学生熟悉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合同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既懂技术又懂工程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针对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课程教学的“项目管理的组织论”、“成本控制的赢得值法”、“进度控制的网络计划图”、“质量控制的项目质量控制和验收”、“合同管理中不同合同方式的特点及实施过程中的索赔”等重难点,并结合课程思政的相关育人目标,同时融合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各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如表1 所示。
表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内容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在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的知识点中,结合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地铁网络建设等超级工程,以及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重一新”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信息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6],融入中国特色特大型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的优势,强调交通强国的理念,以及突出的社会主义制度道路自信。
在项目成本控制的知识点中,以案例教学的形式,通过介绍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构成及控制主要方法,明确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给出相应的改进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融入各国不同文化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凸显文化自信。
在项目进度控制的网络计划图动态调整知识点中,结合高铁建设以及面向5G 的智慧公路等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案例[7-8],分析网络计划图和动态前锋线等主要方法的重难点,使学生明确我国现行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高效。
在项目质量控制的知识点中,通过参观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上海桥梁病害陈列馆”[9],结合2020 年5 月虎门大桥竖向弯曲振动等实际案例,明确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过程中和验收的质量控制要点,和交通工程类项目质量验收的主要流程。
在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知识点中,结合实例,介绍交通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处置流程等,强调我国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对于人民生命财产高度重视的理念,突出政治意识。
在合同管理的招投标知识点中,突出强调举国体制对于突发抢险应急新项目管理中的优势,突出制度自信的思政理念。
3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组织与教学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组织主要包括集中授课和课外自主学习,其中授课环节包括理论授课和案例教学。具体而言:
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讨论,并走访相关企业,采集案例,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教研团队的交流,商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改革的方案,形成指导性意见。
参加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学科建设的教学研讨会议,学习国内外相关兄弟院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课程各部分内容,并通过与学生座谈交流,对现有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PPT 等教案材料进行优化,拟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体系、考核体系,对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等进行调整,在正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完成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
针对上述的教学过程组织,主要的教学方法体现在:
(1) 坚持目标教学为导向,结合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 角色深入,换位思考的教学讨论方式
课题的讨论以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为对象展开,将学生分为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设备原料采购方等角色,从自身的角色探讨项目各个参与方的管理任务和分工,以及在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做到身临其境,从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
(3) 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针对95 后、00 后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个性化、多维度、易变化的特点,创作“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微课堂、微视频,逐步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案例资源库。
(4) 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自主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聘请本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相关工程实践机会,加深了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 考试方法改革
在考核机制上,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了系统的、动态的评价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主要考核相关重难点掌握的熟练程度。主要采取笔试方式,但考试内容突出能力测试,增加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的考题。
创新能力的考核,采用测评的方式,与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案例分析时的表现结合起来。
4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集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将其与交通工程类项目的实际结合,寻找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通强国、工匠精神等相关思政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课程目标与整体规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的设计运用,将本课程专业知识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塑造其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达成课程的思政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