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文科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20-07-14陈锦晓
陈锦晓
摘 要:研究生研究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学术型文科类研究生往往因其学历构成层次多、专业背景多样、要求弹性大而导致培养难度大。通过思政课改革,以专题研讨为主要授课方式,以模拟课题申报为最终考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
一、引言
研究生研究能力是衡量高校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整体研究能力不强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二本类院校学术型研究生,其研究能力弱已经影响到学位论文的撰写。本文拟从思政课改革角度探讨如何提升文科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二、学术型文科类研究生研究能力现状分析——以Z高校为例
早在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就联合发布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义》,指出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其创新能力①。培养和提高研究能力成为研究生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和改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已成为改革的重要任务。
文科类研究生和理工科类有显著差异。从知识结构上看,理工科的知识偏线性,没有前期的积累就无法完成后面的学习;而文科知识偏横向,弹性大。所以,理工科研究生的学历背景几乎都是本科毕业,而文科研究生的学历背景就比较复杂。第一学历最低有幼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专、大专、自学本科考上来的。学科背景多样,甚至还有技工、护理这些跨度很大的专业。从研究对象看,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研究类型化和物化,能用严谨的实验来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见解,比较具象。文科类硕士研究生面对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思想和社会现象,有着更为复雜的心理和文化背景,其研究的评价标准也更为多变和不确定。因此,文科类硕士研究生面对浩繁的文献要么心生敬畏,无从下手,要么博览群书却不得要领,学术水平难有提高。从培养标准看,理工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对明确,实验过程、实验数据都是刚性的,没有就无法写论文;而文科的则比较有弹性,一般过了复制比检测,差不多就可以通过。
Z高校是中部省份一所二本类高校,学校文法艺经理工各学科齐全,理工科相对较强。和一本院校相比,二本类高校研究生来源复杂,往往是三本或专科考过来的,程度参差不齐;再者,导师科研经费有限,科研任务不重,对学生的要求也偏低。所以选择二本院校做调研,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从生源上看,本届研究生大多来自三本院校或本校文科学院,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经济专业背景的学生因为数学差而选择考思政或社工法学类专业。
从学习水平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满,特别是对自己的写作能力(100%)、学术资料阅读能力(80%)、发现问题能力(80%)不满,至于表达能力、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创新能力也都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满。八成学生对自己科研能力提升有要求,但对于如何提升,情况并不乐观。调查发现,只有26%的受访者表示导师对自己有科研训练计划,回答“没有”和“不清楚”的几乎对等。在回答最需要获得哪方面指导时,答案比较分散,但需要读什么书、如何写作比例最高。对于已经入学半年的研究生来说,这样的答案是令人吃惊的。②
结合文献查阅,了解到国内文科类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该培养什么样的研究能力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培养方案表达笼统,针对性不强。这导致培养方案大而无当,培养标准弹性太大,各校培养的研究生能力差异也很大。
二是缺乏成体系的能力培养课程。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取得应该来自整个课程体系,如有专门应对文献检索能力的课程,有针对写作能力的课程等,涉及研究能力课程应该广泛覆盖,使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都能在研究能力课程中获得提升。调研发现,一些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阶段还不得不抽出大量精力为学生改病句,指导写作,搞得导师身心俱惫。因此,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必须有专门的课程体系完成。
三、思政课对提升究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所有文科类研究生都要修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这门课内容广博,涉及领域众多,几乎所有文科类研究生都能从中汲取到适合本专业的元素。因此,以此切入点进行尝试,不但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还有助于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思政类课程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途径主要有如下3种。
(1)课堂途径。由于思政类课程还是上大课的方式,课堂授课是主要教育途径,如何有效利用好课堂时间,依然很重要。
(2)内容设计。研究生思政课与本科思政课范围上基本是重叠的,因此,研究生思政课不能泛泛而谈,在内容设计方面一定要有深度,有高度,使之更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探讨性。
(3)课外实践。社会实践可以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调查社会,为提升科研能力提供素材和启迪;科研实践可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平台和动力。
基于这些考虑,首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行专题研讨式学习。所谓专题,就是将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根据情况凝练教学内容,设置教学专题,实现课堂教学收益最大化;学习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外而里,直达核心;组织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各组的答案最终从多个维度汇成对整个问题的理解。
能否通过课堂学习提升研究能力,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内容取舍,即专题的设置是否具有挑战性、创新性,这关系着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为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意味着任何改革,形式为辅,内容为王。在知识能力提升方面,研究生已经没多少盲点,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侧重能力目标的培养,专题设置是关键。二是具有可操作。也就是要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有兴趣参与,学习成果具有可观性,使学生有成就感、获得感。采用的“教学内容问题导向式,组织形式小组化,学习方式研讨式,教师学生、课上与课下协同式”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动力弱的问题。首次尝试,便有六成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③。回应课程思政的大趋势,对考试环节也进行了改革,要求学生以专业为依托,结合思政课,用模拟科研课题申报方式,完成考核。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通过模拟申报,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问题的能力。课题申报通过后,学生要按照预期成果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查资料,研究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又锻炼了文献检索能力、资料处理能力及写作能力;最终以什么形式呈现作品,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红色网站制作、艺术作品呈现,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种授课方式具有如下4个特点。一是问题性。学习过程和考核都强调了问题性,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研究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的有效途径。二是具有可操作性。文科类知识往往抽象宏观,具体为问题后,学生学习具有明确目的性,也比较切合学生一贯的学习习惯,实效性较好。三是作品性。学生的研讨成果或结课成果都可以物化呈现,无论展示出来的是研究报告还是艺术设计类作品,都给人以切实的收获感,学生体验感获得感较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四是合作性。文科专业一般习惯于单打独斗,而研讨式学习则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相长。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文科类研究生一般跨专业多、学历层次复杂、学业要求弹性大,学校、学院、导师更要因生施策,制訂更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并督促落实。
其次,思政课与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有效对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思政课教育和专业培养方案有效对接,将专业培养目标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都进行更为科学地设计,共同助力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
最后,发挥好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思想政治导向、人文素养、知识涵养等直接关系着思政教育效果。思政类教师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编外导师,有机会也有能力发挥指导学生的作用,建议思政类教师都应安排研究生指导工作。
注释:
①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号)。
②数据来自笔者调查。
③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网,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