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教学法”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14焦太安

时代汽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焦太安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学情的变化,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革新势在必行,本文以“积极教学法”在机械类课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教学改革;积极教学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1 研究背景

2019年国务院、甘肃省相继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两个实施方案中对职业院校扶优扶强的导向日益凸显,甘肃省现有28所高职院校,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所学校只有注重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培育质量,才能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甘肃省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差等情况。面对新学情,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各个高职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理实一体化教学、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世行贷款项目甘肃职教发展子项目为甘肃4所职业类院校引入了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教学法。

2 “积极教学法”的特点

国外较早开展了“积极教学法”的研究,并已广泛应用欧美等国的课堂教学中,该方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采用适合学情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技能体系。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用“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道出了“积极教学法”的精髓,近年来由于职业教学改革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积极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多,借助世行贷款项目,采用集中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课堂观察与评价、针对问题再培训、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评价等完整环节,培养教师备课、授课、学习评价、教学资源库开发的能力。

3 “积极教学法”的应用及成效

经过系统的培训,参训教师将“积极教学法”融入所教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为例,从课程教学设计、教师教案编写、学习效果评价与考核等方面进行该方法应用的分析。

3.1 课堂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基本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独角戏、满堂灌”的方式,教师感觉讲的酣畅淋漓,但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却很有限,学生能记住多少课程内容,和其学习活动的形式息息相关,通过问卷调查,其关系如图1所示。从中发现,听讲、阅读、视听、看演示等方式为被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不足30%,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主动学习方式平均留存率则高达50%以上。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积极教学法”中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一堂课教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强调本节课重难点,其余时间运用各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设计以课前布置预习,开始新课前提问2名同学,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带领全班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课中明确学习目标,并及时提醒学生记笔记;采用导向性的提问,例如“互换性”章节内容可从日常生活中的灯泡、电池等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自己逐渐总结出标准件、互换性的概念,教师不给出标准答案;充分的小组讨论,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完讨论内容后,由小组长总结本组结果,并进行观点分享,如“形状和位置公差”章节可布置学生讨论形位公差的类型等。

3.2 教师教案编写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教学法”教案编写倡导“四栏教案”书写法,必须写明:时间,每个教学活动的用时;教师活动,引导学习的内容;学生活动,主动学习的内容;所需资源,学习活动所需要准备的教具、视频、电子课件等。如表1所示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尺寸、形位、表面精度”概述课的教案。

3.3 学习效果評价与考核

对于职业类院校而言,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展所学学科的能力。因此,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职教体系中的三种重要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使用评价量表(见表2),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完成学习效果评价,改变考核方法,将预习、提问(随机抽查)、讨论、作业、复习等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考核成绩,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日常学习活动中来。

4 结语

世行贷款项目甘肃职教子项目开展了“积极教学法”的培训,参训教师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中使用该方法后,将课程的班级平均及格率从75%提升到了98%,学生技能掌握也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积极教学法”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晓娟,朱云东.积极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 9 所项目院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7(1):57-59.

[2]徐磊,张晓晓,孙晓莉.基于积极教学法的“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亚太教,2016(32):178-180.

[3]张晖,石静苑,翟艳男.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和理实一体化的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研究[J].电子测试,2018(1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