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语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研究

2020-07-14方婷婷周志越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习生双语师范生

方婷婷 周志越

摘 要 在双语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思想观念出现偏差、教育实习基地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创新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全面推广“专业导师制”,加强双语师范实习生与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高等院校和实习基地应保持适当的联系与沟通这四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关键词 双语师范生 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9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ilingual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serve, deviation of idea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base still exis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innovate the teaching practice mode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popularize the professional tutor system in an all-round way,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bilingual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ractice guidance teachers, and maintain proper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practice bases.

Keywords bilingual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 practice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每年都会有一大批专业师范生走向教育事业,而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学习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师范生在教学岗位上的专业化水平。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但研究问题处于浅层阶段,缺乏有力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开始增多,此时国内才将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1]

1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了解当前师范生的实习情况,本研究从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模式和师范生实习的感受等多方面编制问卷,访谈提纲是根据实习生培养、实习生考核等方面编制的。分别对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重庆、大连等不同城市的学校实习的双语师范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为使调查更有效,还分别对少数几名实习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总共发放相关电子问卷130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26份,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

1.2 研究工具

在参考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师范生教育实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问题类型包括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共提出20个问题。问卷主要用来了解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情况的了解。为使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在问卷正式发放前,进行了小范围的预测,并对正式问卷进行了恰当的修改。

1.3 研究程序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按比例抽样的方法,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在问卷调查完成之后,我们针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研究,以便进一步收集和补充研究的资料。在对调查数据的处理上,我们采用Excel软件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对访谈结果进行了质性的研究分析,最终形成研究的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 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教育实习方式。经过对《关于双语师范生教育实习情况调查问卷》整理发现,在“您的实习模式是?”这一问题上,有57人选择集体实习,占比45.24%;42人选择自主实习,占比33.33%;9人属于顶岗实习,占比7.14%;18人参与其他形式的实习,占比14.29%。

从个别访谈记录中发现,部分师范生在实习之前面对即将开始的教育实践没有想法更没有计划,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缺乏方向感和目的性,以应付完成学分的态度对待实习工作,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度不够,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2)教育实习的时间。在调查当中的126名师范生中,关于“您的教育实习实际时间为多长时间(与实际要求的实习时长相比)”,有84人选择教育实习时长与实际要求参与实习的时长是一致的,占比66.67%;32人选择的实习时长比实际要求短,占比26.19%;10人的时长相对实际要求时长是较长的,占比9.14%。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学期,教育实习当中的各个部分和环节等应有连贯性,同时与其他教育环节的衔接性较强。[2]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当中,往往由于师范生的个人因素,实习单位对高校师范生的接纳程度与培养计划及人力资源等原因,导致师范生的实际教育实习时间不足一学期,而短期的教育实习将使师范生获得的实践经验不足,从而影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工作中的各项进度。

(3)教育实习地点。通过对问卷“您实习的学校级别是”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63名师范生在城市普通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占比50%;57名师范生的实习地点在城市重点学校,占比45.24%,其余师范生则在区县学校或是农村学校实习。

即使师范生所在高校有着充足的、稳定的实习基地资源,各大高校大多会针对自身情况及利益,制定其相对应的培养方案,更是指望实习基地能给予师范生最大的帮助,给予高校最大的配合,实则对其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及人力物力资源考虑较少,学生在实习地点的选择上也多以城市为主,区县或农村比例较少。

2.2 实习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情况

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规定每名实习生有2~3名指导教师,分别为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基地专业指导教师、实习基地班主任指导老师。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现阶段大部分教育实习基地能基本保证每位实习生配备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一名及实习基地教师一名。

教育實习期间师范生的主要工作分为听课、讲课、班级管理、实习调研等几个方面。但是,根据教育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和实习生培训制度,实习生的工作内容会进行个别调整。通过问卷“实习期间您上课的节数为?”的调查发现,教育实习期间实习生听课次数较多,但讲课机会相对比较难得,其中75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有1-3次的讲课机会,占比59.52%;24人能有3-6次的讲课机会,占比19.05%;能有6次以上讲课机会的师范生仅仅只有3人,占比2.38% ;还有24人没有机会讲课,占比19.05%。通过对个别师范生的访谈当中了解到,也会有物理专业实习生分配给数学学科进行实习的情况。

由问卷“您认为目前最应该加强的是师范实习生的能力是”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8.1%的师范生认为自己缺乏教学上的经验,更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教学上的指导。那师范生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缺乏教学能力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之前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这里的“彼”指的就是师范生所针对的实习群体、实习学科的教材各个方面。从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上看,高校会要求师范生学习专业课的高等知识,类似于“高等数学”“大学物化”等教材,同时还有与教育行业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以及教师基本技能培训,但对“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学物理新课程大纲”等部分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使师范生到中小学任职后,对课程结构不清楚,知识链不完整,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大纲不熟悉。以上种种都会导致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出现教学失调的问题。

3讨论与建议

3.1 实施“4+4+18”教育实习创新模式

对于教育实习,高校可实施“4+4+18”教育实习创新模式。高校师范生可分别于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二学期实行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教育见习,为期四周,主要采用集中见习的方式进行,第一阶段见习期间重点以学习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相关教学经验,第二阶段见习期间重点学习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德育管理经验,不同阶段制定其不同的要求,明确规定,逐步发展。在师范生有基本的实践体验过后,会更明确其大四第一学期即师范生第三阶段教育实习的学习目标,使其充分的得到训练及指导,进而坚定教育信念,促进专业知识进步,提升专业化水平。

3.2 全面推广“专业导师制”

在师范生的大学培养期间,除基本的专业高等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以外,可为各个专业的师范生分配一名专业导师(最好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担任),专门指导师范生的专业教师技能及专业教学方法,同时辅导其解读中小学课程标准,使师范生能在大学前三年学习时间基本掌握中小学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教师基本技能、解读中小学课程标准等能力,提高师范生整体专业化水平。

3.3 加强双语师范实习生与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针对调查问卷当中所反映出来的师范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问题,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范生缺乏与指导教师的交流而产生的。首先,在教育实习之前,师范生没有与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前的交流,使实习生知晓在实习之前需要做哪些相应的准备,实习阶段需要做什么或是怎么做;其次,师范生在实习阶段更需要与指导教师保持适当的交流,在听完课后询问指导老师在课堂当中的处理方法,如何处理学生问题等,这样才能让指导老师明确师范生的不足之处,使其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另外,实习生在每节课后需先进行课后反思,然后主动向指导老师询问其专业的指导意见。

3.4 高等院校和实习基地应保持适当的联系与沟通

首先,高等院校要与实习基地建立联系,明确双方的要求,达成共识;其次,高校应在教育实习前关注实习生的教育和培训,即实习动员大会。大会需向实习生强调纪律,明确任务,让即将开始实习的师范生能够心中有数。然后在教育实习中高等院校仍然要与实习基地保持适当的联系,从而了解师范生的实习生活状态,如有需要,应做出相对的应对方法。

本文系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经验型英汉双语教师教学特质研究”

注释

[1] 孙艳彬,李岚,宋汉中,刘秀娟.高师数学实习教师与经验教师提问技能的比较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0):77-78.

[2] 龙诚.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贵州某高校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75-78.

猜你喜欢

实习生双语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最牛实习生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