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问题研究

2020-07-14黄雪英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实践教学

黄雪英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新尝试。虚拟现实教学能促进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均具有可行性。开发虚拟现实教学课件、建设虚拟现实教学网络平台、注重引导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61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the 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s a far-reaching new attempt. Virtual reality teaching can promote the visualization of abstract theoretical knowledge, deep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reate a personal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Virtual reality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feasible 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Developing virtual reality teaching courseware, constructing virtual reality teaching network platform, paying attention to guid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ing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re the fundamental way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虛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生成虚拟环境并通过传感设备作用于体验者的感官,让体验者及时、没有限制地沉浸到虚拟环境中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且与其交互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代表,虚拟现实技术被认为具有高沉浸性、互动性和想象性的一般特征。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逼真模拟现实,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以及思维方式带来深刻影响。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对增强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学理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人价值观生成的问题。人的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不是抽象、想象出来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就是在世的生存者,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存在方式。现实的人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劳动谋生的个体,因为在社会关系中实践,“现实的人”获得了历史性、生成性的存在,从而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的生物属性在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生深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人独特的生物属性。人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发展自我意识,使人成为理性的存在物,即“具有自觉能动意识的存在物”。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使人形成独特的社会性,上升为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物。在特定历史阶段,生产技术和社会分工把个人限制在特定社会关系结构中。个人在特定社会关系结构中生存发展,其行为方式体现出独特性,并事实上由个人所占有的社会关系总和来决定。在特定的社会中,个人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就是基于个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性所产生的。人的本质发展和获得自由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处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关系。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的本质发展还具有能动性和超越性的一方面。人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人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变化,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被一定社会关系决定的人又在社会中进行能动的实践,推动社会不断发生发展,最终推动人的发展不断演化。“现实的人”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是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实践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它是通过把受教育者投放到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培养受教育者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自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虚拟化已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技术形态,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数字虚拟化浪潮推动社会进入网络信息社会,人类开始迈进虚拟生存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教育方式方法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仿真性再现特定的历史场景,将特定复杂的社会关系虚拟生成一种数字化“现实存在”。从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视野去看,现实的人价值观要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当中生成与发展。人的发展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但在教育者进行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引导下又能超越特定的社会关系。现实的人对特定社会关系的体验面临着时空的限制。基于数字化虚拟技术形成沉浸式虚拟现实课堂,再现意义上真实或超越性的特定社会关系,使受教育者置身于其中摆脱时空限制,身临其境体验、认同、内化当中特定的社会关系,促进现实的人价值观生成与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可感官体验的沉浸式虚拟现实课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超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某些场景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判断、选择、仿真、创新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教育过程。虚拟现实课堂既能再现历史场景,也能对现实进行仿真,还能对未来进行想象。受教育者在仿真教学情境中沉浸体验特定社会关系,通过客体规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促进自身人的本质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生成数字化的社会关系,创建虚拟现实课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一场交互方式的新革命。

2 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价值意蕴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浪潮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是活跃在5G时代网络社会的主力军,热衷于从论坛BBS、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喜欢在网络世界里交友、购物、娱乐和学习。移动互联网使大学生生存模式由现实生存迈向虚拟生存。大学生生存模式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挑战。虚拟现实技术帮助教师再现特定的社会场景或者构建虚拟仿真课堂进行教学,消解时空限制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虚拟教学情境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课堂顺应人的虚拟生存和学习碎片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开拓实践教学的空间。中宣部、教育部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受制于实践教学基地数量有限、经费不足、教学管理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采取有限学生参观考察或学生自主调查写报告两种形式。传统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容量和深度有限。通过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教师设计实践仿真社会场景进行教学, “临场感”给学生感官体验到真实的情感和认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突破了传统实践教学的时空限制,有利于打造全员覆盖的实践教学格局。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形式,虚拟现实实践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如虚拟现实纪念场馆,虚拟现实漫游—重走长征路,虚拟现实角色扮演——雷锋、孔繁森、法官、律师等等形式深挖实践教学的深度,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课堂的应用有助于实践教学法摆脱教学基地、教育经费、教学深度及组织难度等因素的困扰,实现全员覆盖、深度体验和时空不限的实践教育。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促进教学实效性提升。虚拟现实教学可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依赖文字、图片、声音传播理论知识。学生运用理性思维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导致理论知识传达的效果产生巨大差别。教学内容通过语言和文字传达,学生畏惧抽象难于理解的理论容易产生畏难的学习心理,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虚拟现实技术把理论知识立体形象化展示,直观而生动,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作用,促进学生快速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建构,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虚拟现实教学可以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学习环境。“因材施教”表达的就是“个性化教学”。受人口、资源、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标准化的形式进行,难于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教学内容融入互动媒体,设计个性化教学场景,满足学生差异性学习需求。通过虚拟现实课堂的交互反应,学习者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创建适合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多元化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虚拟现实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与传统的受教育者不同,他们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具有渴望同辈群体的人际交往关系以及彰显个性等心理需求,因此不习惯于被动聆听教诲,偏好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虚拟现实是一种具有沉浸感、临场感和多维感的高级人机界面。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渠道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通过“主体—客体”或“主体—客体—主体” “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传播”的模式进行学习,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彰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沉浸式虛拟现实课堂的基本技术线路是:一是前期设定——包括整个应用开发的流程、各软硬件之间对接点的设置;二是三维搭建:从角色和模型角度分为两部分模型;三是动作捕捉:这部分有肢体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两个部分;四是VR/AR:赋予角色动画和表情;五是安卓APK:将场景和角色都导入unity3d工程,用安卓SDK包输出APK软件包;六是效果测试。虚拟现实课堂主要由两部分核心组件构成,一是创建虚拟现实课堂场景。maya是现在国内外三维视觉艺术创作领域应用的主流三维动画软件。选用maya软件用来实现基本场景的建模、材质、灯光和摄像机,构造出三维物体模型,创建一个沉浸式的教学环境。maya软件功能全面,界面简洁容易操作。运用maya软件组合工具把教学需要的三维模型构建出来。maya软件以标准基本体为建模基础,转换为编辑多边形的二维平面图后,通过加线、车削、调点、扭曲、挤出、倒角等方式构造复杂造型。二是与虚拟现实课堂环境之间的交互。Unity 3D主要用来实现虚拟现实课堂的交互功能。Unity 3D是专业游戏开发引擎,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可视化,创建地形,添加天空背景,建立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等等。在Unity 3D中以FBX格式导入maya软件搭建好的三维模型,利用JavaScript语言为虚拟物体编写程序,实现对虚拟对象的交互设置。或者直接应用VRP三维美工虚拟现实软件,可以全面实现虚拟交互场景的构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成熟,可为思想政治课沉浸式虚拟现实课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沉浸式虚拟现实课堂通过将抽象理论知识直观形象化,将危险性体验转移到计算机界面,把昂贵的体验器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有效地填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同时,沉浸式虚拟现课堂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空,有利于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构建虚拟现实课堂主要运用maya和Unity 3D软件。maya和Unity 3D软件技术发展成熟,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过培训便可运用软件创建虚拟仿真教学,降低教学经费支出。同时虚拟现实课堂具有共享性,可以实现远程教学。通过虚拟现实课堂的广泛应用,可使教学经费、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4 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有效途径

(1)开发虚拟现实教学课件,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融合。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形式要全面发挥功能,离不开恰到好处的内容。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载体或“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借助现代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教学内容的主题设计仿真交互情境,制作可供学生按照一定程序、规则进行操作的“教学游戏”以实现教学目标。在形式上改进虚拟仿真技术,克服使用头盔体验产生晕眩感的缺点,逐步拓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保障虚拟仿真系统的更新升级。在内容上,通过集体备课、调研或者咨询专家的方式筛选教学内容或者教学主题,选择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案例依照“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相互补充”的原则制作虚拟现实课堂,把理论知识有效融入仿真实践教学活动中。基于中国精神教学主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设置仿真纪念馆、博物馆、名胜风景等教学情境。基于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设置虚拟道德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基于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经典法律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设计虚拟仿真法庭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结合“三农”问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设计虚拟农村精准扶贫活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设置仿真国家公祭馆,供学生网上缅怀革命先烈。制作红军长征的虚拟教学游戏,仿真长征时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可供学生扮演红军角体验战争、围截、生离死别,帮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建立虚拟仿真社区方便师生就国际热点、社会焦点等问题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2)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平台,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实践进入虚拟实践时代。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促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重要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类似MOOC的网络平台,发布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虚拟现实教学课件、练习题等供学生自主学习。设置BBS论坛供学生交友交流。开辟聚焦社会热点的讨论区,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事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微信作为主流社交软件,具有聊天、朋友圈、游戏、生活服务、支付、公众号推送消息等功能,深受学生欢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公众号作为开展虚拟现实教学的新平台。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公众号推送国际时事、社会焦点等新闻,发布虚拟仿真教学课件,设计问卷调查活动,设置讨论板块增强互动性。

(3)注重教师引导,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融合。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有促进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才能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开辟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和建构知识的广阔空间。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在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合适的虚拟教学内容,开展自我教育的学习。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商讨学习目标,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现实教学中,设计师生互动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复述体验过程,畅谈教学感受和收获。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关键话语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虚拟现实教学的实效性。

(4)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融合。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现代虚拟现实信息技术的整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挑战。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须途径。高校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的地位,实施信息素养培训项目,开展关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讲座和研讨会,为教师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的信息素养能力夯实基础。此外,高校应广泛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活动,比如定期开展信息技术竞赛,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兴趣。组织开展虚拟现实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的公开课的评课活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张占龙,罗辞勇,何为.虚拟现实技术概述[J].计算机仿真,2005(3).

[4] 王東方,肖永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及其建设[J].教育探索,2010(8).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实践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
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