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工匠精神”推动“中药炮制技术”实训教学改革

2020-07-14周敏邹毅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周敏 邹毅

摘 要 在“双高计划”下,高技能人才的培育越来越需要“工匠精神”的植入。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同时,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责任。本文结合地方炮制帮派的特点,对“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在实训教学项目、考核评价方式、大赛融入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学生 “工匠精神”的养成,进而传承传统炮制技艺,创新现代炮制工艺。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药炮制 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52

Abstract Under "the Plan of High-level Moderniz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s Constructi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skilled talents needs more and mor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raftsman spirit while strength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study combin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processing, this paper innovates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sp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item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ompetition into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aftsman spirit", in order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novative modern processing technology.

Keywords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0引言

李克强总理于2016 年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尤其是在江西省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对此,封瑶等人提出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药人才。卢建平在对江西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思考中提出要实施培育工匠精神融入课程计划。陈笑笑提出倡导基于工匠精神,实现“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双高计划”下,高职教育要显特色、重创新,前提要充分践行匠人、匠心,尤其是在需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方面,更突显工匠精神的意義。“中药炮制技术”实训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目标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技术对其研究、整理,逐步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

1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实训课主要采取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师示范的模式,给定以炒、炙为主的实训项目,实践时学生按规定的步骤操作,结合实践过程的规范性和《中国药典》规定的成品特征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稍有创新改革的学校,会选择课程之外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时令膏方的制作等,由老师提前将步骤公布在云班课等教学软件上,学生将操作过程拍成小视屏提交给老师评分。学生缺乏思考与分析的过程,部分学生缺乏认真严谨的实干精神,职业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且实训内容单一,不能很好的传承传统炮制精华,极大地阻碍了中药匠人的培养。

(1)实训内容不能突显地方特色。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办学思路,缺乏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教材的选用未体现地方需求及特色。中药炮制不仅要掌握现代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及标准操作流程,同时也需传承传统技艺,将传统精华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才能使饮片达到最好的疗效。全国主流的中药炮制流派主要有樟帮、建昌帮、京帮及川帮,前两个来源于江西,而目前高职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内容主要为炒、炙等,锅铲的使用过于频繁,学生存在倦怠现象,涉及的药材广泛,没有以道地药材为主炮深炮精,现代加工几乎以老师讲授为主,如此培养出的中药炮制人才只有皮毛不及精髓,无法服务地方经济。

(2)学生自主性不足。实训项目由任课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现场演示或将操作视频提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动作或视频完成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学生会产生依赖性,没有操作步骤,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实训前不预习,实训中缺乏思考,实训后缺乏分析讨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增强。炮制实训是三四人分组训练,学生的独立操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做实训敷衍了事,实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评价方式过于传统。高职中药炮制技术实训课程主要评价方式为单项考核和期末考核。单项考核是指学生按照实训指导,模仿老师的操作完成实训任务,老师对实训报告评分;期末考核是指当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老师监督下单独操作,按照训项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该评价方式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不能真实反映实训教学内容及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考核成绩不具有公正性、客观性,不利于各学习环节的质量;教学上没有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同时受老师技能水平的影响,不能对学生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做出较合理的评价。

2 工匠精神的养成

2.1 设计融入工匠精神的实训教学项目

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可通过改良创新,传承传统技艺,炮制出精益求精的优质饮片。因此,选择赣粤闽区域的道地药材或其他常用药材,结合江西两大炮制流派的特点,可设计从采收、切制到炮炙的全过程项目,内容结构及评价方法上以工匠培养途径开展教学。如实训项目补气药黄芪的炮制,包括润药、切药、炒药三个环节,“七分润工,三分切工”,要求非常细致准确地判断润药的程度,不可太软不可过硬;切药从坐姿、握刀姿势,器具使用正确,切制的流畅,饮片的厚薄均匀、片形规则等方面来呈现,让学生实现重复多次训练。另外,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一些如中药丸剂的合成等开放式的教学项目,在技术上加大难度。通过两种类型的教学项目设计,注重细节、重复训练以实现工匠精神的养成。

2.2 设计工匠精神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江西省人社厅于2019年11月在南昌举办了首届“振兴杯”赣鄱工匠大赛,中药炮制项目有来自多名企业、学校的人员参赛。比赛中企业职工积极性很高,且操作熟练、细致,很好的诠释了匠人匠心。学校在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可将工匠大赛中比赛项目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学习成果就是比赛产品,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可定期举办中药炮制等级考试,并给学生颁发等级证书。

2.3 设计融入工匠精神的全过程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中,以炒王不留行项目为例,由于参加考核人数多,教师基本只用爆花率来评定学生技能水平的掌握情况。事实上,中药炮制的好坏,涉及诸多因素,包括器具选用、辅料选择、操作手法等。炮制考核评价应做到全过程覆盖,从制定评价标准来评价炮制过程,更应从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通过全过程评价模式,在反复实践、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实现优质产品的创造。因此,我们在教学项目中设计炮制等级要求,用最高品质评定学生掌握技能水平的程度。

3 讨论

在中药炮制技术实训中,通过各项目分解出的多个评价标准进行全过程考核,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相融合,建立一體化教学项目及难度较大的开放性项目,从润药、切药、炒药到质检、贮藏,根据岗位能力制定多个评价标准,解决了考核过于传统的问题,提高了高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操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每个实训项目都实行“边训练边评价”,评价标准明确,学生积极性高。通过与往届学生能力进行对照研究,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关注度及参与度。实训项目与大赛内容的融合明显促进了教学,帮助培养出一批技能高手,实现了用“工匠精神”引领实训教学的效果。

*通讯作者:邹毅

参考文献

[1] 赵德球,黄勤芳,谢俊杰.高职机械类实践课程“工匠精神”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8(8):151-152.

[2] 陈笑笑.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实践教学[J].文教资料,2018(9):185-186.

[3] 张雪,孙婷.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药房,2018.29(13):1734-1737.

[4] 卢建平,杨燕萍.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思考——以江西为例[J].职教论坛,2018(2):157-159.

[5] 封瑶,刘振,王小丁.“工匠精神”融入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8(3):208-209.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