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

2020-07-14赵志远姜囡郭强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可操作性双语教学必要性

赵志远 姜囡 郭强

摘 要 本文结合自身承担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阐述了高校双语学位课教学的意义及可操作性。为适应高校教学与国际紧密接轨的需要,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及教材的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教学实践探索表明双语教学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语言机会,更加适合区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为教师知识更新及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学位课 必要性 可操作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and operability of bilingual degre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international teaching, the necessity,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of bilingual teaching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depth.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bilingual teaching not only creates more languag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more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regional future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teachers to up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degree course; necessity; operability

1 双语教学的意义及必要性

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是培养外向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传统的外语教育偏重于语法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双语教学正是突破了原有的外语教育模式和专业课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有效掌握学科专业术语和英语表达特点。通过双语教学,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投身于双语教学的实践,深入地探讨双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因此,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这种能站在全球背景上进行思考、能够流畅的进行跨文化沟通的专业人才。我们必须立足本土进行培养,应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来源的多元化,这是营造多元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步骤,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双语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要素,只有抓住关键环节,通过遴选双语教学师资、设计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发教学资源、关注教学效果以及提供政策支持等,使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才能有效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工作水平,实现双语教学的长远目标。

2 双语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在整个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應以教育创新为目标,以教材建设带动教学改革为方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 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

笔者认为对于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较易于开展双语教学;同时更新很快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课程也较易于开展双语教学。例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开课程内容应具有国际性特征,选择那些与国际研究水平接近、国际商事交往应用频率高的课程,能尽快提高学生对该专业领域成果的认知,在高起点上开展学术研究;有些课程非常深奥,理论性、逻辑性都很强,用汉语学习都显得很吃力,用英语教学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另外,以文字表达为主的课程也不适合双语教学,尤其是那些需要很强的语言表达才能讲解清楚的课程。

双语课程设置要遵循“科学性、连续性、专业至上”的原则。双语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由少到多、由易到难、量力而行”的开设规律,循序渐进,保证前后衔接。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是其学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从而保证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有利于双语教学自身的不断发展。

2.2 教学方法初探

2.2.1 教学手段

目前,绝大多数双语教学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而且通过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消化理解有利于学生复习和自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模式。但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应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及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因为双语教学由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基础等因素,课程教学效果不一定能很好的达到。同时对于较难理解的课程内容,可以在多媒体中用中英文对照帮助理解。针对难点或难以用英语解释清楚的内容,则用汉语讲解,或在用英语讲解之后用汉语重述。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循序渐进,逐渐使学生能够从不适应到适应,能够学得很好。双语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英语水平并不完全成正比,還需掌握一些双语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授课,尽量不用晦涩难懂的单词和较长的句子。此外,双语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反馈,重视师生交流互动。

2.2.2 教学特色

首先着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设置课堂讨论环节,结合科研实际,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和独创之处。同时加强课程的互听互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研室教师的互相听课评课,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敦促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注重授课内容与时俱进,适当增加目前较为先进的课程相关的新内容,不断更新补充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让课程与科研相结合,对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学生,引导其用课程理论思路重新思考问题,鼓励其创作学术论文。实践证明,课程与科研结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课后开展网络互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校教师主页网站设立课程组教师的个人主页,开设了(Interactive Zone)教学互动栏目。缓解大课教学互动的困难,可随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意见和建议。

3 双语教学的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媒介。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原版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将统编教材翻译成外语,再用直译的外语授课,是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否则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地道的英语,仅仅靠几个专业词汇来凸现双语教学的优点, 显然是微不足道的。配套的中文教材如果有,自然会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但如果一开始就发给同学,学生大多不会再去看原版教材,因为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教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已具备的教学条件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材料。例如,在引进相关学科的英文原版教材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改编和选编,以使之更符合我们本国学生的认知。同时,对于原版教材中一些内容进行切割并重新整合也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知识。如果我们能再配以教学辅助媒体的使用,如图片、录像、多媒体等视听教材,相信我们的双语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同时,很多学生反映教师上课时大多按照课件讲授,基本不会提及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把原版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章节(甚至是章节中的某些部分)清楚地给同学指出来,要有最基本的必读内容和扩充内容,但必读内容不宜过多,并且将必读内容体现在考试中。至于中文教材可以在期末的时候作为同学们借阅的复习资料。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原版教材而不是同学们最终捧着一摞原版新书回家。同时英文试卷与双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样能增强同学对于英文专有名词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会提高原版教材的利用率。

4 双语教学的效果

双语教学是语言学习所要达到的最高层次,即能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并能随心所欲地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进行切换,这是我们期望的效果。然而教育的成果不是能立竿见影的,在一两年内就能见到成效。这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的投入。而我们作为站在双语教学最前线的教师们也在双语教学中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因此更要义不容辞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短期内双语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是检验其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的高校主要就是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方法比较单一,而通常的考试试卷也不是特别具有指征性。针对双语教学涉及第二语言技能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英语技能的增长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分阶段地进行考核,并且将平时的随堂表现与期末书面考试还有课外布置的翻译作业等结合起来考查,这样会更有说服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持久学习。

5 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学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目前虽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但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科学的双语教学体系。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双语教学,我们才能快速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人才。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坚持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法,同时我们也相信双语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 2010.10: 91-94.

[2] 潘长江,金良.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41-142.

[3] 李瑞芳.高校双语教学过渡阶段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6.28(4):70-73.

[4] 柏树令.双语教学问题的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78-79.

[5] 孙超平,李巧林.高校双语教学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3):100-102.

[6] 宋海涛.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32(3):113-115.

猜你喜欢

可操作性双语教学必要性
数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浅谈思维导图学习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光电信息技术在特种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