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大数据构建绿色校园信息化格局

2020-07-14付本卓赵蕊

今日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绿色校园智慧

付本卓?赵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路径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从“离身”到“具身”转变学习方式,借力大数据提升学习者数据素养,养成教师数据思维,创设绿色数据环境,加快构建智慧校园。

一、提升大学生数据素养的路径

(一)在线教育课程

MOOC学习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趋势,具有平等、开放、共享等特点,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基于互联网及多种媒体资源的交互应用技术,使网络课堂更加灵活、自由。很多数据素养课程的网络在线课堂可以根据高校的课程设计,结合课程目标与学科特点进行优化,分模块开展网络教学。因此,这种在线教育方式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合的约束,随时开展线上课堂教育。

(二)嵌入式教育

尝试将数据素养内容嵌入专业课内容之中,将数据素养教育嵌入各专业学科课程目标的构建体系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将技术能力与专业知识、文学修养相融合,实现数据素养的渗透,多学科协同发展。

(三)学术讲座

围绕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相关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内容邀请业内专家及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传播数据素养知识,指导数据平台及数据库的应用,提高大学生数据采集、处理能力,达到提升数据素养的目的。

二、养成教师数据思维的途径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用学生的数据进行教学决策,指导教学过程,安排课程设置,而且要引導学生能够正确利用、分析和处理数据,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数据思维的养成迫在眉睫,也是高校创设绿色数据环境,构建绿色校园的必要条件。

(一)重视教师的职前培养

教师的数据思维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渐进的培养过程,慢慢积累。最好在职前培养中渗透,在职中培养中强化,在职后培养中巩固,实现系统联动培养。数据素养是未来公民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应适当加入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非结构性数据。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应在大学阶段加入适当课程,培养师范类学生的数据思维素养,提高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以期为今后的教师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大数据开展教学革新

教学数据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直接支持教师得出教学决策和进行教学改革,也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能力,培养数据思维素养。教师数据思维素养的发展本质上是教师的自主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教师应将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结合数据管理信息,进行教学革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使学生从“离身”向“具身”转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教师的数据思维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三)将职后培训作为教师数据思维养成的保障环节

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培训,教师数据思维养成同样需要职后教师培训的支持和保障。应以专业发展为契机,以数据驱动教学,为教师提供适合教师需要和有助于提升教师数据思维素养的培训。在国培、省培、校本培训及网络培训的基础上,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分析教师个人信息和工作档案等数据,深入挖掘教师培训需求,确定适合教师实际的培训目标,开发、选择个性化的培训策略,植入更切合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增设数据思维养成内容,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的“参训者”角色转化成为主动的探究者角色。此外,在职后环节还可组织开展以“数据分析统计”、“教师如何提高数据使用及处理能力”等为主题内容的学术会议或专题培训,以强化职后教师数据思维的养成。

三、创设绿色数据环境,构建智慧校园

(一)树立绿色大数据观念

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传统数字校园建设往往存在重复建设、进程缓慢、难以满足学校教育管理实际需求等问题。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创设绿色数据环境,构建智慧校园显得尤为重要,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因此,树立绿色大数据观念对于各个参与主体来讲至关重要。无论是从学院领导层面,还是从普通教师和学生层面,都应将绿色大数据观念贯彻始终,保障智慧校园建设顺利进行。学校应加强宣传力度,综合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对绿色大数据智慧校园建设加以普及和宣传,让全校师生感受到绿色大数据智慧校园建设的氛围和理念,培养大数据思维。

(二)完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要求,学校必须建立首席信息官机制,以便有效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升校园智慧建设水平。高校要确保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落实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制,亲自把关大数据智慧校园建设。通过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及全面的领导机制保障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在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时刻考虑建设内容及工作环节,根据实际建设需求和建设情况不断完善组织机构,调整制度体系。

(三)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高校教师对于数据信息的使用和分析处理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发挥作用的效果。学校创设绿色数据环境,建设智慧校园,需要一大批具有数据素养的优秀人才的支撑,学校要高度重视数据人才培养,加大培训力度,还可通过专家讲座、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数据使用技能。确保在培训后提升教师利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重开发轻使用”的问题,使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构建多层次信息安全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召开的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作为高校来讲,在创设绿色数据环境和建设智慧校园的道路上,如何确保信息网络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学校应建立大数据智慧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及紧急情况应急预案,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智慧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机制。其次,运用双路由的设置模式,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恢复功能,确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恢复启动。并选配国产网络设备配件,设置较复杂的安全密码,建立后备信息网络,及时处理关键节点的问题。再次,做好核心数据的加密与备份工作。总之,学校在创设绿色数据环境,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应从数据安全、使用安全、终端安全、传输安全和通信安全等软硬件各方面层层设防,增强大数据智慧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有效防止校园数据信息被非法窃取及外露。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学校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科学地分析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能够让学校及时对教育、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变。学校要借力大数据,提升大学生数据素养,优化大数据时代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养成教师数据思维,创建智慧校园,构建绿色校园信息化格局。(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从离身到具身”创新学习方式研究—基于河北省10所高等院校实证分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Q192017。

猜你喜欢

绿色校园智慧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追踪绿色的秘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