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实践课程构建研究
2020-07-14张宓
张宓
【摘要】随着英语重要性的日渐突出,大学课堂除了强调大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是对其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开设英语实践课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大学生应用英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式。“翻转课堂”本质在于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实践课更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翻转课堂其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的特点,符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实践课与线下专项课程协同展开,并与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呈现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集体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就大学英语改革中的实践课如何构建展开思考,从课程设计,内容选取,实践形式,体系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想要通过这样一种课程模式与其他课程协同展开,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帮助提升强化英语技能。
【关键词】实践課程 翻转课堂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4-0053-02
1.开设英语实践课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社会对英语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大学对于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也立足于打好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等方面,强调了实用性与应用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外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认为输出是语言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输入是完成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文秋芳,2014),就是因为在这种认知下,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先输入,再输出,会更加侧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初高中的英语教学大同小异。那么实践课程的开展,既能弥补综合英语听说课程上因时间紧所导致的只重知识传授而缺少实际操练的不足,又有助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其相关技能和英语课程进行强化。开设英语实践课程,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掌握英语的有效途径。因此,英语实践课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应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2.实践课程的构建及实践活动的开展
2.1大学英语实践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
2.1.1 “学习者中心”理论
为了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想要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那么课堂上的主体必然也将转变为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 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起源,其早在相关文章中就多次提到并强调了学生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对于原有经验和新经验的构建,提倡学习者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和老师进行协作,沟通交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学习者天生就拥有学习的潜力,如果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相关,而且学习者又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就有效。同时也强调了学习者的自我意识也非常重要(Carl. R. Rogers, 1902-1987)。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也将发生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2.1.2 “翻转课堂”理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称为“Inverted Classroom”就是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将需要学习消化的知识点转移到了课下,课堂上更多是实现交流互动,讨论与发现问题,帮助减少差异化,在课后更多是自主规划学习任务。语言习得的核心是交流,过程分为了信息传递阶段和吸收内化阶段。在信息传递阶段中,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实现的。在吸收内化阶段,是课后学习者自主学习,消化并构建完成。翻转课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构成进行重构,补充,完善语言习得中的交流(任雨霞,2020),为学习者提供了近似母语习得的模式来学习英语,还原了语言习得的本质。传统课堂达到的教学目标往往只停留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底层:记忆,理解和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英语实践课程的开展都有助于实现布鲁姆高阶教育目标——分析,评鉴和创造,有助于学生吸收内化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
2.2课程设计
本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将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模式进行结合。(如下图)
在课前阶段,线下专项课程(听说,读写)传统学习与线上网络化学习有机结合,使得实践课更好地进行翻转。一方面,因为是与读写,听说课程联合展开,所以此时的翻转,是课程与课程的翻转。正如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教授论述的PI(Peer Instruction)教学法:学习分两步,先是知识的传递,后是知识的内化。在知识传递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指导。翻转课堂的独特之处正是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另一方面利用网上资源,让学生提前学习,利用课堂来组织各种活动,促进知识内化(Crouch & Mazur, 2001)。课前内容,不仅可为特定语言知识的讲解,也可以是学习资源的补充,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是学生理解及记忆的初级阶段。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不是无序的,孤立的学习,是一种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所以我们设置的课程不再过多关注语言点和知识点的传授,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学习任务的发布都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听说,读写专项课程中展开的。实践课程不过多关注语言点的传授,这些已在专项课程中开展进行。课中,更多关注强化学生语言技巧以及如何在课后将所学到的内容进行积极内化,让学生进行大量交互,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薄弱的环节上进行强化。引导学生思考,发起讨论,给予他们更多时间去汇报学习成果。此时,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构建知识,从而实现分析以及应用阶段目标。
课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任务型学习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实现创造,评价的高阶阶段。也是为进一步巩固相应学习能力,强化实际运用能力。
2.3实践课程内容的选取
此次所开设的实践课并不是在专业课程后安排相应课时,而是独立出来,占有一定课时与学分。与读写,听说两门课程协同教学,保持单元的关联性,则有利于情景教学的推进。利用相同主题及板块的分布结构,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度来进行探讨,每个主题之间互相指涉,触类旁通,体现新颖性,还能引出学生的兴趣和更深层次的关注。
2.4实践课程的活动形式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实践课可以根据语言难度与所学知识深度分为以下几种活动形式。
专项技能实践活动旨在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协作英语听说课,读写课上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相关技巧。
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更多作为语言输出,可分为一级:语音训练,角色扮演,英文书法大赛,美文朗诵大赛等; 二级:演讲比赛,经典台词翻译,写作比赛等;三级:视频配音,短剧表演等;四级:模拟求职,英语辩论,项目调查。以上活动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协作学习来展开,将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实现知行合一。
竞赛类活动可以选取以上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各类活动的初赛就以实践课的形式在各班级里展开举行。
此时的课程,已经远离了教师“满堂灌”的教法,设计真实的任务,结合专项课程,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展示各自才华,让每一个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3.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
实践教学模块与评价体系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模块中的能力要求建立评价标准,以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将考核过程化,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教学模态,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这样的测评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度,与传统课堂相比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解放了教师的课堂主角的角色,使得教师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实现共赢课堂的构建。
4.可能存在的問题
翻转课堂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坚持在课下学习,如何愿意积极参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任务。内容设计趣味性,与另外两门课的结合程度,是否能完全做到相辅相成,互补互助,是否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在教学过程讨论与改进。同时实施过程中,会分为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但由于每个班级项目组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积极性与效果性,内容的选择及调整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需要深究的。
5.总结
大学英语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我们后续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在摸索中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该套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培养出符合外语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 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
[2]曾德琪.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任丽霞,吕桂凤.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 吉林医学学院学报,2020.
[4]Crouch C.H. & E. Mazur. Peer instructio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results[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2001(9):970;977.
[5]胡杰辉,伍忠杰.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11):40-45.
[6]杨鑫.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7]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2):10-12.
[8]赵静,赵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