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
2020-07-14魏文欣
魏文欣
作文是个体独特感受以及創意表达的载体,良好的作文能力培养将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强力支撑。新课标及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构建高效作文课堂,切实改变学生作文写作无话可说,写作信心不足,甚至对作文厌学的窘境。在此种情况下,对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展开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科学引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谈作文色变等同于谈虎色变,出现这样的情形与学生写作兴趣不足存在一定关系。针对此种情况,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引导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写作,激发其写作兴趣,促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写作过程中。从本质上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通过文字阐述内心想法的过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出科学引导,通过优秀作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写作魅力,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写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开展《钱塘湖春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游玩钱塘湖的喜悦之情,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在写作之前互相分享自己的阅历与感受,教师把握好时机科学指导,促使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先说后写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确保学生写作条理清晰,中心明确,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情操的陶冶,为写作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2.落实积累,培养写作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于生活中的美观察不到位,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导致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为促进写作教学的高质高效开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写作素材积累,训练写作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感知到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并科学引导,通过量的积累促进质的变化。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文字记录生活,一点一滴积累写作经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侧重引导学生阅读尽可能多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写作视野,培养写作思维。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阅读素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增强学生写作信心,促使学生勇于将内心的想法结合阅读材料融入作文中。例如,在描写“雨”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自然界中的雨所具有的多个层面作用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雨的产生、作用、赞美雨等角度出发写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还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题材,可鼓励学生通过叙事文、议论文、散文等方式来展开写作,这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写作教学成效也能够得到明显显示。
3.重视批改,提高作文指导效率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写出来的文章大多不能一次成型。因此,教师要重视批改,科学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作文,这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作文批改方式,优化写作教学方式,以改善写作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阅读作文原稿,互相学习,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作文积极开展沟通,互相点评作文,明确其他同学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尝试着给出修改意见,这就有助于强化学生逻辑思维,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在同学之间互相给出作文修改意见之后,鼓励学生尝试着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以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鉴赏与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保证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初中作文指导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写作基础情况出发科学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在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写作思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有效的批改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巧借微作文助力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编号:JYKT—1907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