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的精彩华章
2020-07-14杨乐
杨乐
对于扬州而言,大运河决不是一条表象的河流,而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她沐浴过隋朝的风,润泽过唐代的雨,清唱过宋元的歌赋,吟诵过明清的诗句;她经历过太平盛世的繁华,也笼罩过战火连天的烽烟……如今,她又用激昂的姿态拥抱新时代的朝晖,以“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的璀璨点亮了全世界的眸子。
千年運河水,浇铸“运博”花。自2007年至今,扬州已连续举办了13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13年来,无论是扬州大运河在世界面前的“首秀”,还是大运河“申遗”获得圆满成功,无论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处”在扬启用,还是“世界运河大会”两度花落扬州,均以“运博会”为载体,将运河的文明连同扬州的文化一并呈献到世界面前。运河水解语、友好花飘香,正如外交部原副部长吕国增称赞说,“运博会”已成为“让世界了解扬州、让扬州走向世界”的独特窗口。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有幸见证了每一届“运博会”惊艳世界的历史时刻。谨撷取“运博”征程中的精彩华章,以飨读者。
首办“运博会”,发布《扬州宣言》
2007年,国家文物局提出设立“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设想,得到山东济宁和江苏扬州、无锡的积极响应,最后确定扬州为牵头城市。在外交部、文化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倡导和支持下,扬州市与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PECC)合作,从当年起,每年秋季共同举办“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
9月26日,“首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盛大开幕。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省委书记李源潮、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联合国人居署高级顾问沈建国,英国、埃及、希腊、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国运河城市的代表,以及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北京、天津、杭州等23座城市的市长及市长代表出席开幕式。
来自11个国家、38座运河城市的市长和代表们会聚一堂,共同探讨运河遗产的保护、运河名城间的交流和合作,这在世界运河城市历史上尚属首次。会上通过了《世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扬州宣言》,达成了“促进运河文化传承交流,推动运河城市和谐发展”的共识。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女士专门向此次盛会发来贺信。与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首届“运博会”的重头戏——“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揭牌仪式。“申遗办”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申遗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成立“合作组织”,打造“京杭之心”
2009年9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隆重召开,17个外国运河城市、35个中国运河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参会。本届运博会的重头戏一是由国内外运河城市市长发起、经中国政府批准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二是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京杭之心”正式奠基。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是一个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该组织在尊重不同运河城市文化个性的前提下,致力于推动世界运河城市互动交流,共享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经验,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世界运河城市互利合作,实现运河城市共同发展。26日下午5时许,“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在扬州成立。扬州代市长谢正义当选首届主席,扬州为合作组织常设机构所在地。
“京杭之心”是扬州专为世界运河城市合作交流而建造的永久性会址,会址紧邻古运河文昌大桥,总建筑高24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供1000人开会的阶梯性报告厅、1500平方米展厅、中小会议厅和休息室。建成后的“京杭之心”成为聚焦世界目光的扬州运河新地标、世界运河文明对话的新平台、世界运河名城加强交流合作的里程碑。
“世界运河大会”花落扬州,签署《联合协定》
“世界运河大会”成立于1988年。第一届会议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举办,曾经举办过大会的著名运河及城市有美国伊利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英国伯明翰、利物浦和爱尔兰都柏林等。2010年9月20日,在美国纽约州港口城市罗切斯特开幕的第23届世界运河大会上,扬州代表团发布“2012年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大会邀请”并获会议通过。
2012年9月26日,以“大运河,活态遗产”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第25届世界运河大会”隆重开幕,这是世界运河大会历史上首次在欧洲与北美以外的大洲举行。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励小捷,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明、中国太平洋经合全委会会长唐国强、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白灵杰等出席相关活动。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代表、内河航道国际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10个国际组织和23个国家的近百名国际专家出席会议。
会上,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关于保护大运河遗产的联合协定》。根据该协定,各城市将全面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城市间协调与合作,进一步规范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监测、管理和宣传等活动,实现大运河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永续发展,并推动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共贺“申遗”成功,通过《联盟章程》
2014年6月22日(北京时间),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代表国际评估机构对中国大运河内涵、价值及保护管理情况、评估意见和结论进行介绍。各成员国代表对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致赞同将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执行主席敲下象征最终决定的木槌,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2014年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
同年9月26日,“第八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在“京杭之心”开幕,这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首次运博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开幕式上,原本设在扬州的“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正式更名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为其揭牌。
来自16个国家运河城市的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代表,中国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的市长或政府代表齐聚扬州,同庆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并以“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的保护与利用”为主题,共商世界遗产保护大计,深化世界运河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会上通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联盟章程》。
促进可持续发展,“合作组织秘书处”启用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是由世界各国运河城市和相关经济文化机构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目前拥有会员共70个。合作组织旨在“以运河为纽带,促进运河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共享发展经验,推动互利合作,促进运河城市共同发展和繁荣”。
2016年4月19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2016年年会暨世界遗产运河论坛”在“京杭之心”举行,来自海内外运河城市代表、相关国际组织嘉宾以及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运河文化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共享保护经验,推动合作发展。会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处”正式揭牌;同年8月12日,该秘书处举行启用仪式。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席、时任扬州市市长的朱民阳,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特邀顾问前驻爱尔兰、新加坡大使,中国亚欧会议高官张小康,PECC中国常务副会长邹明榕,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许镜湖等嘉宾共同推杆启动,并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合作组织秘书处”的正式启用,标志着这一由扬州牵头设立的国际性组织在专业化、国际化运作方面更加规范,必将有力促进世界运河城市之间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往,实现相互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世界运河大会”梅开二度,出版《中国运河志》
2019年金秋,继2012年“世界运河大会”首次在扬举办,时隔7年,“世界运河大会”再次青睐扬州。9月27日,以“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为主题的“2019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在扬隆重举行。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巴拿马前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爱德华兹·梅、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首席顾问周文重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外20多座城市及联合国环境署、美国国际城市管理协会等1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来自中国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代表共济一堂,围绕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运河生态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丰富而深入的对话。“互联互通、互学互鉴,构建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扬州市市长夏心旻表示,作为大会东道主,扬州将弘扬“沟通、开放、包容、进取”的运河文化精神,争当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国际交流的示范城市,努力打造运河名城的国际范。
会上,吴政隆、雒树刚共同为《中国运河志》出版发布揭幕。凝聚了百余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心血,历时8年编纂而成的鸿篇巨制《中国运河志》共9卷11册1400万字,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成果,更是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多种方式展示出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全球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奠基,
打造“世界运河名城”
穿城而过,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造就了扬州城的古往今昔,更是扬州城市品格和文化内涵的精神源泉。扬州是隋唐大运河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作为中国运河历史文化的缩影与代表,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明确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对“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省委书记娄勤俭3次专题部署、6次考察调研、20多次指示批示,亲自谋划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9年1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作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扛起了“探路”使命,提供了前瞻引领。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扬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强调,要争当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力军”,推动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全国最前列。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龙头”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奠基,标志着扬州从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转型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带头城市。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质高速推进,无疑是扬州讲好“运河故事”,做大“运博”文章的重大利好。扬州必将藉此契机,进一步做强运河品牌,充分体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扬州担当”,同时积极利用好“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平台,加强运河城市间的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