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安代文化的保护创新及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0-07-14曹雨蒙刘亚平
曹雨蒙 刘亚平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日渐突出。但是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要素的城市景观化创意是一个关系到传统文化本身的保护、传承和地域特色现代城市建设的严肃议题。内蒙古库伦旗是蒙古族安代文化资源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也是在安代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创意性应用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的典型地区。本文主要探讨了库伦旗通过安代文化资源的保护、创新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开发利用,在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地域特色城镇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及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安代文化;保护创新;城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K2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4-0030-06
安代是一种具有多元文化属性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库伦、科左中旗、辽宁阜新、吉林郭尔罗斯等东蒙古地区。内蒙古库伦旗是安代文化最典型的保护、传承地区,享有“安代之乡”美誉。近年来库伦旗重点打造安代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安代舞不仅从原始民间艺术创新为浓郁现代气息的舞台艺术、广场舞,也走进学校和城市建设规划中成为该旗一个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标志。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建设,安代文化元素开始运用于城市景观的设计建设当中,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传承、发展空间,正朝着物态化、景观化、多元化方向延伸。
一、库伦安代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创新
库伦地区具有深厚的安代文化底蕴。安代艺术在这里已经传承了300多年,无论是安代文化原生形态的保存、保护,还是其传承载体的稳定性和创意、创新程度都在整个东蒙地区屈指可数,很有代表性。自1996年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1}以来,先后在2008年、2011年、2019年又被文化部和文化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代艺术在库伦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活跃和特色城镇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公共文化品牌作用。
据专家研究,安代舞起源于萨满祭祀舞,定型于清朝初年的库伦地区。{2}安代舞依其内涵、特征可分为原始安代舞、近代安代舞、现代安代舞三种。原始安代舞是一种萨满祭祀性质的悦神舞,主要用来取悦天地诸神,祈祷神灵庇护众生、祛魔消灾、解除病痛。举行此仪式时众人在萨满或部族首领的带领下环绕萨满神树、独木树等祭祀载体顿足拍手集体舞蹈,称“踏舞”“顿足舞”“圆舞”等。{3}近代安代舞主要流行于库伦地区,分为“阿达安代”“乌如嘎安代”“祈雨安代”和“小安代”“大安代”等几种。“安代”的原意为魍魉,指附在妇女身上的病魔,故而又称“阿达”(恶魔)。“阿达安代”是安代的主要形式,以治愈患有抑郁症、相思病、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的青年妇女,为其驱邪安神,解除心结,劝慰其振奋精神、恢复正常心态为主要目的。近代安代舞是原始安代舞的演化形式,设有歌手、领舞、众舞者等,并通常在傍晚时分举行。举行此仪式时,首先在场地中央立置一个木制勒勒车轮,车轮上系白色飘带,然后有一手拿铃铛鞭子的男青年领着患有“安代病”的妇女步入场中,边挥动鞭子边起舞,其后歌手领唱众人应和,男女老少众舞者环绕车轮载歌载舞。近代安代舞,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主要动作有跺脚、踢步、绕巾、摆巾等。跳舞时先围成圆圈或形成方队,手里拿着彩绸或者是手帕,跟着歌手歌声节奏起舞。舞蹈的顺序为站起、慢走、行进、劝慰、起兴、送别等,舞至高潮时,顿足踏步、彩绸飞扬,激情四射。近代安代舞相较于原始安代,虽然有了明显的自悦化、大众化变化,但在形式和内容上仍在保留着原始圆舞的基本特点和通灵通神、敬神娱神的一些内涵。
现代安代舞是指自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造、创意的安代舞新类型。20世纪50年代当地老一代艺术家对库伦安代进行大胆的改造和创意,并在于1956年举办的库伦旗群众业余艺术会演上首次将安代舞搬到了现代艺术舞台之上。现代安代舞在近代安代舞的基本动作上增加了向前冲跑、反转跳跃、凌空吸腿、腾空卷曲、左右旋转、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等高难度动作。{4}并加入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颂词,使安代发展成为汇聚舞蹈、民歌、音乐、诗词等多种艺术语言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并走出库伦、走向全国蒙古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安代舞的内容、形式更加多元化,发展成风格独特的舞台艺术。库伦旗乌兰牧骑和通辽市歌舞团创编的舞剧“安代之歌”“安代传奇”,大型舞蹈“安代情”“安代风情”先后多次获得全区、全国性文艺汇演、艺术节优秀作品奖。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中央电视台先后录制“安代乡情”“大安代”“安代-我从草原来”等纪录片。1998年库伦旗在举办首届“安代艺术节”,举行万人安代舞表演以后相继推出“金秋安代情”文化周、安代篝火晚会、“广场安代早晚跳”等群众性系列活动和“安代艺术研讨会”“安代文化研究丛书”等学术研究工程。2006年5月20日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文化交流,安代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创意,衍生出了安代文化为特色和主题的广场舞、集体舞、健身操、艺术节、学术丛书、科普读物、纪录片、博物馆、城市景观等一系列创意创新产业、产品体系。库伦安代博物馆建于2009年,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安代文化专业博物馆。博物馆收藏大量有关安代文化的实物、图片、视频、剪纸、绘画、版画、学术研究成果等资料,在安代文化资源的保護、传承、展示、研究方面发挥着自身独特作用。当前,库伦旗各中小学普遍开设安代文化普修课,并把安代舞改编为课间操和集体舞。当地教育、文体管理部门还定期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安代舞比赛、全旗各界安代舞创新比赛、广场安代舞比赛等群众活动,并制作安代舞教学片、纪录片、视频等大力宣传推广安代文化。如今,安代舞已经成为通辽市及周边地区各族群众表达欢乐之情的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是在科尔沁地区每逢过年过节、婚宴庆典、大小聚会人们都要跳安代舞。{5}安代文化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出版《安代文化全书》共11卷,其他有关安代文化史、安代艺术、安代医疗的学术专著6部,另有数篇研究安代文化的博士、硕士论文。
库伦安代作为地域文化知名名片,越来越多地吸引外界眼球,来这里学习考察研究安代文化的区内外人士及国外学者也日渐增多。通辽市政府十分重视安代文化,提出“培养安代艺术,打造安代艺术品牌,加快经济发展”的发展理念,{6}为安代文化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保障。安代文化作为综合性文化遗产类型,其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基本价值也是多元的、多方位的。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综合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是安代的基本特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共同构筑了安代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系。
二、安代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特色是现代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和标志。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城镇的人文历史传统上,同样体现在其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风格、造型上。安代作为库伦旗特有的文化标志,不仅被创意成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品牌和节庆品牌,也在城镇建设中得到应用,开始走进城市景观行列。目前在库伦旗库伦镇的街道、广场、路口和旅游景区之内已经有了不少富具安代文化、地域民族风格的雕塑、装饰图案、标志物,为这一“安代之乡”小镇增添了一道别致的人文景色。
(一)安代文化风格雕塑
安代广场雕塑位于库伦镇中心地段的安代广场东侧入口有一尊用黄蓝红三色钢质材料制成的雕塑(图一)。雕塑立置于用花岗岩砌筑的方形臺基上,台基四周有供人上下的缓步台阶。雕塑通体用钢板焊接拼接,再抛光、上色而成,高15米。雕塑的最下面是一个多瓣莲花台基座,莲花台之上是一只手尖朝向的金黄色手型,手尖捏住蓝红两条飘扬状的安代飘带造型。其中莲花台象征佛教,黄色手型则象征佛祖之手。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一个喇嘛旗,当时这里寺院林立、喇嘛众多,是蒙古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这尊雕塑运用佛祖手烘托绸带的象征手法,偶意佛教文化博爱、慈悲、慈心、普度众生之理念。佛教文化所提倡的仁、善、慈、忠、诚的思想和帮助众生摆脱困苦、解除灾祸、病痛、邪恶的教义与早期安代舞通过祭祀仪式和唱词、舞蹈等形式取悦神灵,求雨降幅、驱邪安神、解除病痛、祈祷幸福的用意相契合。雕塑最上方从佛祖手中扬起的彩带,象征着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在蒙古族传统宇宙理念中蓝色是天和宇宙的颜色,红色是太阳和火的颜色。蓝色彩带表示的是库伦旗的人与自然永远像蓝天般清澈、安逸、吉祥。现代安代舞的绸带多为红色。红色彩带则昭示着库伦旗的各项事业像火红的太阳和熊熊燃烧的簧火、炉火一样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安代广场西侧还有一处浮雕蒙古族游牧生活和安代舞场景的石雕墙,与广场中心的雕塑相互衬托,共同勾勒出了库伦旗多元文化的动感场景。安代广场既是库伦镇最大的中心广场,也是各族民众开展文体活动,共同练习、表演安代舞的文化场所,在安代文化的传承、宣传及文化认同度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代魂”雕塑位于库甘公路交界处的库伦旗边界一侧(图二)。雕塑直立于一个东西长10米、南北宽3米、高4米的石制基座上。基座的正反面刻有用蒙、汉、英三种文字书写的“库伦·中国安代艺术之乡”的三行字样。基座上的雕塑由中心的一组红色彩带造型、其外呈飘扬状缠绕的一条彩带造型和底部的七个舞者构成,雕塑的通高20米。雕塑的通体用钢板焊接而成,由于库伦地区多风沙天气,因而为了保护雕塑不被风沙侵蚀,在钢板上凿出许多通风沙的风沙眼。屹立于雕塑中心的红色彩带群寓意着库伦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用双手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的动人情景。其外围飘扬的彩带和七舞者预示着安代文化融入新时代,以更加强劲的势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独特贡献的美好愿望。“7”是蒙古族人民的吉祥数,蕴含着阴阳相合、天地相谐、万物共荣等内涵,雕塑中的七舞者则诉说着库伦旗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携手共进、奋发图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决心和信心。
安代舞姿石雕位于库伦旗新区生态公园的东面,西临近马路(图三),始建于2008年,竣工于2009年6月。石雕雕刻由正中的篝火造型和围绕篝火跳安代舞的六位舞者组成。雕塑群建在一个正圆形花坛状基座上。雕塑群的材质为白色花岗石,其中舞者雕像均高约1.7米左右。六舞者造型按照安代舞站起、慢走、行进、劝慰、起兴、送别等六个基本动作而设计,呈顿足踏步、前冲后仰、反转跳跃、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状,形态各异,富有动感。雕塑群中央的篝火象征兴旺、和谐,其外六舞者围成一个圆形整体,寓意“安代之乡”的各族人民弘扬安代精神团结向上的精神氛围。
“天佑库伦”浮雕墙。位于库伦镇旧城区、新城区交界处的景观大道上。此景观大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2000米。街道两旁的景观带上共有14个雕塑墙,其中,路南9座,路北5座,均按一定距离错落排列(图四)。群雕塑墙均用砖头砌墙体,外敷水泥,上浮雕各种造型图案,并在正中部都有一道门廊,每个墙门代表该旗管辖的一个乡镇苏木。浮雕墙的大小一致,长3米,宽30厘米,高2米。浮雕内容有古刹三大寺、蒙医蒙药、安代之乡、荞麦之乡、男儿三技、沙地牧歌、民族团结等,集中展示着库伦旗多彩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表现安代文化的浮雕墙就有3个,刻意突出了安代文化在该地区的特殊地位。
除了上述几处安代文化主题雕塑外,还有不少以安代为主题的墙绘、景观墙、广告牌等。在库伦镇东南入口处,离三大寺东不远的交叉路口有一南北走向的墙绘,其白色墙体中部写有“中国安代艺术之乡”的蒙汉文字样,两侧各绘有一组描绘安代舞场景的壁画。在位于安达街山水人家小区对面路北还有一组花岗岩面景观墙,墙体正背两面有“中国库伦安代艺术之乡”的蒙汉文字体雕刻,景观墙四角均浮雕蒙古族祥云图案。另外,在库伦镇主要街道、标志性建筑物、机关院落墙壁、学校教室及走廊等处还有为数较多的安代文化内容墙画、绘画、宣传栏、广告牌、指示牌等,与市区内的安代文化主题雕塑群相互呼应,共同形成了“安代艺术之乡”特有的城市景观风貌。
(二)民族图案的应用
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装饰图案也是库伦镇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广的造型艺术语言。在库伦旗银沙湾沙漠旅游景区的入口处有一个由哈达和云纹图案、三叉火焰造型构成的钢筋水泥结构雕塑,雕塑通体呈银白色,形同一条腾云驾雾的白龙悬空于景区入门之上(图五)。该雕塑体长20米、宽2米、通高15米,是目前库伦地区体积最大的雕塑。雕塑主体的白色绸带造型如同捧在手上的洁白哈达,向四方游客传递着热情的迎接之情和诚挚,美好的祝愿之意。白色是蒙古族人民十分崇尚的特殊色彩,偶意太阳和母乳之色,蕴含着平安、吉祥、圆满、友善、平等、祥和等美好含义。雕塑正中的三叉火焰造型源于蒙古族的“圣火”崇拜。火在古代蒙古族人的信念中代表太阳之光芒、部族之兴盛、家庭之气运,十分的圣洁、神圣。“3”则象征阴阳相融、万物共生、“天、地、人”“父、母、子”“生、死、复生”相和、相连的生命宇宙运行规律,{7}内涵多元、意义深远。雕塑中的三叉火焰造型表示的是和谐顺畅、万物共荣、吉祥如意、繁荣兴旺之意。
库伦镇中心街道两旁的路灯设计也别出心裁,路灯的主要材质为不锈钢,其中的灯杆为白色不锈钢,其他装饰构件为黄色不锈钢。路灯最上面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带有三叉苏力德的蒙古火撑子造型,火撑子两边各有一个皇冠造型顶饰的照明灯。火撑子下方的灯杆中间位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蒙古吉祥结图案挂架,上并列悬挂两个红灯笼。灯笼下方同样并列悬挂着写有“送礼就送草原安代牛肉干”等蒙汉文字样的红底黄子广告牌,在其上下两端饰有蒙古包、祥云样式的装饰图案。另外,在库伦旗北山临街的一些建筑墙体上饰有如蒙古包、马鞍、弓箭、圆顶帽和吉祥结、云纹、花纹、回字纹、水波纹、牛鼻纹等各种装饰图案、纹样。
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政教合一的喇嘛旗,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汇聚的多元文化区域。1636-1638年间清朝在初建库伦札萨克喇嘛旗时从内外蒙古各地迁来数百户不同部族的喇嘛、平民作该旗属民,故而民间称其为“聚会之库伦”“杂民库伦”。自顺治到乾隆年间,清王朝在库伦修建了多处喇嘛庙,素有“九九八十一庙”之称。其中兴源寺、福缘寺、象教寺是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统称库伦旗“三大寺”。三大寺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就势而建,层层递进增高,十分壮观。兴源寺为政教中心,福缘寺为财政中心,象教寺为扎萨克达喇嘛办公场所。三大寺并存三百余年,其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建筑体制吸收了大量汉文化而构成独特的地方建筑风格,同时,也是藏蒙文化相结合而创造出更具多民族文化内涵的建筑杰作。2006年6月“三大寺”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库伦地区发达的安代文化,与其喇嘛旗的特殊建制和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形成的多元文化传统无疑有更多的联系。安代艺术和“三大寺”作为库伦旗两个标志性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在库伦镇的特色城镇建设和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安代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开发、运用,为这座沙漠小镇带来别致的韵味,使其朝着更具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城镇方向发展。
三、安代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效果评价
安代文化元素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为库伦镇城市景观、城市环境、城市文化注入富具感染力的音符,使这座沙漠小镇更具地域、民族特色。那些屹立在城区中心安代广场、景观大道、生态公园、城区入口处的安代文化主题雕塑,与分布于市内建筑物、街道、校园等地的安代文化墙绘、绘画、文字雕刻、广告牌、指示牌和民族特色装饰图案、雕塑等相互呼应、彼此衬托,共同构成了库伦镇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序列。同时,安代雕塑等静态的景观物还和安代广场舞、安代操、安代舞蹈等动态的安代文化元素和库伦镇所在地特有的沙漠沟壑景观、历史古刹三大寺及蓝白紫三色为主色的现代建筑融为一体,汇聚成库伦镇独特的城镇文化景观。
城市景观设计首先涉及艺术层面的审美理念。城市景观作为人造景物具有不同于自然景观的社会、文化属性,不仅要契合市民的审美观念,也要契合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物态景观的享用者、评判者,也是城市人文景观的缔造者。和谐优美、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觀能够影响和感染人的心理,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使城市景观转变为公众审美。在城市景观中如果过多地引入外地文化、外来文化要素的话,就和当地文化形成反差,很容易扰乱或破坏城市景观的整体美感和协调性。因此,城市景观设计,既要体现当地文化主要特色,也要符合造型艺术的美学要求,做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风格独特、美观大方、富有创意。但从目前库伦镇安代文化景观设计而言,仍有题材单一,以立体雕塑和平面纹样为主,艺术造型方法简单、过于古板,缺少标志性精品作品等缺憾。因此,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上要有整体景观效应意识,根据库伦镇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区划,设计出以安代文化标志性雕塑为主,以其他安代文化、民族文化题材雕塑、浮雕、墙绘、装饰图案、标志物等为副,以花坛草木和周边自然景观为陪衬的多层次景观体系规划,提升城市景观的整体美学品位和功能,使其更加层次分明、坐落有别、和谐协调。例如,在标志性雕塑方面,可以在镇北土梁高处或城市入口处显要位置建造安代文化群雕塑或主题雕像,也可以设计出体现安代文化环形宇宙理念的建筑物、景观塔等。在景观的微观细节的设计上也可以将安代文化元素的运用拓展到建筑物墙体、街道地面、景观实体上。如安代舞红绸子造型的地面铺装、表现安代符号的绿植花卉造型、铺装纹样和景观墙图案等都能够起到点缀中心雕塑,烘托环境的景观效应,会给人带来了不同的视觉美感。另外色彩的运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像安代舞雕塑等实体景观和其他装饰性图案的色彩运用上根据其材质和造型特点可以采取单色或多色并用等方式。总之,无论在城市景观设计或改造中,应充分考虑到安代文化的民间属性及其元素的可塑造性,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城市景观的设计,从而在地域特色城市景观的设计、建设、维护、宣传上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城市景观设计还关系到人文层面的文化理念。城市景观能否得到当地居民的普遍认同,能否在地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展示、彰显起到应有的载体作用,关键在于地域文化深层次内涵和价值的精确把握和判断。安代文化作为库伦地区最具特色和影响的传统文化形态,不仅被创意成浓郁现代气息的舞台艺术、民间文体活动,也广泛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之中,成为该地区无可比拟的文化象征,这些足以证明当地政府和各族民众对其价值、意义的认同程度。但是安代作为综合性民间文化,除了其特定的艺术价值,还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如安代文化天人相谐的环形宇宙理念、追求和谐的人文思想、驱邪安神的精神治疗等都是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建设值得开发、创意的极好资源。假如,库伦旗要进一步深度挖掘安代文化资源,将其精神层面的要素,创意成更多具象的或动态的文化景观,那么库伦的安代定能提升到更高、更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观”层面。
城市景观还有独特的经济社会价值。别具特色的城市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品位,还能提高其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近年来,库伦旗的旅游业发展较快,逐步形成了以库伦三大寺、银沙湾沙漠景区、沙地汽车拉力赛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库伦镇的安代文化景观设计缜密、风格独特,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和特色标志,同样为旅游业增添一道人文风景线。“城市文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重要身份象征,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风格和文化风貌,又是一个城市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8}对库伦而言,安代不只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首选题材,也是整个城市文化的核心主题之一。因此,在城市文化的建构上,应该秉持“大安代”理念,在进一步优化市区安代文化景观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空间分布格局的同时,把安代文化有机结合到城市文明建设和旅游业,通过特色鲜明的安代文化主题活动、安代文化旅游纪念品和延伸到旅游景区、乡镇苏木的安代文化造型语言,拓展安代文化的物态化、艺术化表述范围,发挥其在区域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同时将“绿色城镇”“生态城镇”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个各层面,从库伦镇沙漠小镇的环境特质着手,科学规划城镇景观物的层次、格调、布局和绿地、水系、植被体系,引来更多的当地动植物,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人文传统融为一体,得到更加全面的协调发展。
传统文化要素的城市景观化开发、利用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再创意过程,关系到地域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价值判断的准确性、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设计者的文化背景、艺术理论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镇建设,以城市景观形态得以物态化转化,对于地域传统文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品牌体系的构建以及内蒙古城镇旅游知名度的提升等均有独特意义。安代作为东蒙古地区富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库伦旗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民众的精心呵护下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创意,广泛地运用到社会文化建设、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地域特色新型小城镇建设方面,为全区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范式。但是,综合而言,库伦安代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具象化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城镇化建设仍旧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和探讨的实际问题。
——————————
注 释:
{1}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库伦旗榜上有名-搜狐滚动.http://roll.sohu.com/201111 25/n326891791.shtml.
{2}呼日乐沙.试论安代[C].巴苏和.安代文化研究集成.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31.
{3}贺希格陶格陶胡.安代的起源及其舞蹈、音乐、诗歌三元艺术特征[C].巴苏和.安代文化研究集成.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63-64.
{4}https://baike.sog The application of Andai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of Kulun banner CAO Yumeng .
{5}母宗建.安代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J].中國民族,2006,(04).
{6}张丽炜.安代舞的特征及社会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7}王其格.敖包祭祀与萨满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8}李奕萱.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 徐阳)
Th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Kulun Andai Cul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AO Yu-meng, LIU Ya-p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and Art,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ever, the urban landscape creativity of regional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a serious issue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self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ie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Kulun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is the most complete "land of art in China"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Mongolian Andai cultural resources. It is also a typical area tha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innovation of Andai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of Kulun banner in the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urban culture through th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Andai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s well 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Andai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Urban Landscap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