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研究现状与思考
2020-07-14曹彩霞孙永刚
曹彩霞 孙永刚
摘 要:赤峰地区是红山文化集中分布区,经过近百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红山文化研究形成较强的学术团队,学科发展方面明确,研究成果丰硕,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凸显其重要价值;在下一步工作中,伴随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的拓展,红山文化研究还应开展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红山文化学科群建设。
关键词: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4-0011-04
红山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它不但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确立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也是材料积累最多、研究最为深入、影响最为广泛的考古学文化。作为红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赤峰地区始终为学术界所高度关注。而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研究成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文化研究的水准和动向,因此实时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不但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既有最新成果,也可以理性地认清当前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赤峰地区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简史
红山文化,早在20世纪初就曾引起西方学者的注意。1906—1908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博士多次进入内蒙古东南部和热河地区,并对赤峰英金河畔的几处新石器文化遗址进行考察。1914年,鸟居龙藏发表了《东蒙的原始居民》一文,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西拉沐沦河流域存在着史前文化遗存的信息。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德日在1919—1924年间多次到赤峰英金河流域和红山后进行调查,又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0多处。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从黑龙江昂昂溪遗址辗转通辽、开鲁、天山、林西至赤峰进行考古调查,采集了一大批细泥红陶片、夹砂灰陶片、细石器、骨器等。1933年,日本驻赤峰领事馆领事牟田哲二等人把在红山一带采集到的陶器、石器、铜器等重要文物当礼品赠给了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和日本东亚考古学会。1935年5月,日本东亚考古学会滨田耕作、水野清一等人对赤峰红山后的第一、第二住地进行发掘获得一批重要的红山文化实物资料。1938年出版了发掘报告《赤峰红山后》提出了赤峰第一期文化、赤峰第二期文化的命名,向世人宣布了赤峰红山后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存的重要信息。此次发掘所得材料十分丰富,包括一批打制、磨制石器和细石器以及夹砂、泥质陶器,这些标本成为以后多年认识这类遗存的主要依据。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先生提出,红山后是北方草原细石器文化同中原仰韶文化在长城地带接触而形成的“混合文化”。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对红山文化的研究仍旧停留在《赤峰红山后》报告所公布的材料的水准上,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国内诸多专家已达成共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后,红山文化研究步入正轨,确立了该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标志性工作有两项:一是1954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尹达在编写《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时,根据正在病中的梁思永先生的意见,对这一文化做了专门论述,正式命名为“红山文化”。提出“红山后的这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具有突出的特点,对于研究长城以北和以南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的相互关系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二是1956年北京大学裴文中教授、吕遵谔研究员率领北大七名同学,其中有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当时是北大考古系的学生),对红山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和试掘,获得一大批重要实物标本,对《赤峰红山后》报告中的错误结论予以更正,提高了对于红山遗址群及红山文化研究的总体认识。
二十世纪后半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赤峰市博物馆等区内外文博机构、科研院所先后在内蒙古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红山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工作,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西水泉、二道梁、白音长汗、四棱山、西台、兴隆沟、魏家窝铺聚落遗址等。
通过这些发掘工作极大地扩充了红山文化的考古材料,为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了蓬勃开展的态势。
二、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研究现状
红山文化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是红山文化起源、遗址分布、社会结构、经济特点、手工业技术、宗教信仰、对外关系以及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问题,应用研究主要是围绕红山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产品研发以及深入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等工作。
时间、空间范围是考古学文化一切研究问题的前提,经过几十年的讨论,学界对于红山文化的年代、分期、类型划分与源流关系等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现已明确,红山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处于公元前3500—3000年,可划分为连续发展的三期,承袭自赵宝沟文化而发展为小河沿文化。
紅山文化时期手工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出现了建筑、制陶、玉雕、陶塑与泥塑等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制作精良的各类遗物展现出红山文化时期繁荣而殷实的生活情景,也透露出当时社会进入加速发展的变革时期的历史信息。
其中玉器的雕琢和使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使之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玉文化的中心。赤峰地区所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虽数量不及辽宁地区丰富,但可代表红山文化的全部器类,且“C”形玉龙尚不见于其他地区。过去对于玉器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形制分类与功能寓意等,近年来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介入玉器研究中,使得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玉器的制玉工艺与玉料来源等问题的研究获得了更为精确的信息。
瑰丽多变的彩陶是红山文化又一引人瞩目的文化成就,对此类器物的剖析除从谱系的角度梳理彩陶的来龙去脉及其所反映的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外,还注重解读彩陶图案背后所隐含的红山文化先民价值观念与思想内涵。
聚落是研究史前时期社会组织与结构等问题最重要的依托之一。敖汉旗西台遗址、兴隆沟遗址及文钟镇魏家窝铺遗址的大面积发掘有力地推动了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时期聚落形态及其变迁的研究,有效改善了红山文化墓葬材料众多而遗址材料匮乏的窘境,为全面复原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照。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重大发现层出不穷的红山文化始终是学界密切关注的焦点。敖汉旗西台遗址陶范的出土传递出红山文化已从事金属冶炼活动的信息,为其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证据。敖汉旗兴隆沟遗址整身陶人的出土是继牛河梁遗址“女神像”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为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的研究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学界很快围绕其所反映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阶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尊陶人甚至被尊称为“祖神”,由此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再次让海内外考古学界为之惊叹。
近年来,以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的发掘为契机,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及食谱分析等科技手段更多地参与到红山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中来,获得了一大批以往难以或无力收集的宝贵信息。有力地推进了红山文化的生业模式、飲食结构及其时生态环境的研究,有效地拓展了红山文化的研究领域。
经过近八十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红山文化作为考古学二级学科下的重要研究方向,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与影响。
三、主要研究成果及特点
(一)主要研究成果
近年来,红山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所在的赤峰学院,在红山文化研究基础上,成功获批了文物鉴定与修复专科、考古学本科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点,同时,深入围绕着著名考古学家、红山文化专家郭大顺先生提出的“红山文化学”这一学科架构,采取先基础、后研究的基本建设思路,凝聚学科力量,将学科建设基础做扎实,同时,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拓展了学科新的增长点,如科技考古的开展,密切了学科建设的交叉与深入合作。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研究,充分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坚持立足内蒙古、辐射周边的人才整合与聘用制度。以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这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吸纳红山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学者30余人,其中红山文化研究专项人才达10余名,这些人才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名、高等教育111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名,自治区“新世纪321”第二层次人选1人,赤峰市“玉龙人才计划”7名。学科梯队的年龄、学历、学缘与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内外师资整合力度相当有力,初步形成一支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建设队伍。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在赤峰学院成立。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充分依托赤峰学院现有的学科优势,集中整合了自治区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同时,吸纳了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国内外研究力量,通过实施“西辽河流域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研究”“西辽河流域史前科技文明”“西辽河流域考古时代自然环境变迁与文化发展”等重大科研项目,集中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为红山文化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提升了红山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近年来,红山文化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课题、指南针计划、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教育厅项目10余项,获得课题经费200余万元。
2010年,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席永杰教授承担的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青铜文化、游牧文化研究”经专家鉴定为优秀,形成三本专著《红山文化与辽河文明》《西辽河流域早期青铜文明》和《古代西辽河流域游牧文化》,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还出版了《红山文化概论》《西辽河流域史前陶器图录》《西辽河流域考古时代自然与文明关系研究》《西辽河上游考古地理学研究》等著作,在全国中心核心期刊发表红山文化研究论文100余篇,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研究成果。
2010年10月,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席永杰教授主持的自治区规划项目“西辽河流域古代红山文化、青铜文化与游牧文化研究”结项成果《红山文化与辽河文明》《西辽河流域早期青铜文明》《西辽河流域古代游牧文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2013年,于建设教授主持的红山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19年,红山文化研究基地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红山文化研究基地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承担的红山文化玉器制作技术研究,被新华网报道,展示了红山文化科技考古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自治区红山文化研究学者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植物考古研究即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系列研究成果,入选世界考古大会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二)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红山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短板。主要体现在:
第一,红山文化考古资料缺乏系统的发掘与整理工作,目前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存在很大的重复性,突破性成果较少。
第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单一化倾向,仅仅就红山文化开展工作,缺少贯通性研究成果。比如,缺少关于红山文化之前(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之后(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成果。缺乏长时段观察的孤立化研究,是当前红山文化研究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传统的考古学研究理念与方法稳步推进,但缺少横向交叉性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较少。
赤峰地区是红山文化遗址的集中分布区,也是红山文化研究的核心区。虽然在研究中存在着短板,但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提升地区与文化知名度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四、红山文化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红山文化研究立足于基础研究,同时应不断拓展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在原有考古学、历史学研究基础上,与民俗、艺术、宗教和自然科学领域相互融合,推动红山文化学科群建设,提高人才队伍培养水平。
红山遗址群在红山文化发现和研究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五千年古国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重要见证。红山文化研究坚持理论先导,加强对自治区红山文化遗址的调研、保护、传承和利用,积极推动红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同时,在红山文化研究领域,不断推动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完善和普及工作,积极宣传红山文化研究成果与研究专家,提升红山文化在区内外及国际影响力。
加大对红山文化宣传力度,着力发掘红山文化的基本内涵,对红山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调研与整理,研究和揭示红山文化精神传统与基本内容,拓宽视野,进而将红山文化研究引向一个更高的发展起点。
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将红山文化学术研究成果运用到区域经济文化建设领域,推进以草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品牌建设,以软实力的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
参考文献:
〔1〕[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J].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6册),1938.
〔2〕尹达.新石器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3〕梁思永.梁思永考古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陈星灿.安特生与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早期研究——为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七十周年而作[J].华夏考古,1991,(04).
〔5〕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6〕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郭大顺.红山文化考古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9〕[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译.中华远古之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0〕趙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孙国军)
Research Status and Thought of Hongshan Culture in Chifeng
CAO Cai-xia, SUN Yong-gang
(History and Culture Department,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Chifeng is th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rea of Hongshan Culture. Afte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Hongshan Culture's research formed a strong academic team with clear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fruitful results, which highlights its important value in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ste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the research on Hongshan Culture should carry out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 the subject-group of Hongshan Culture.
Keywords: Chifeng; Hongshan Culture; Research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