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语文教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
2020-07-14潘进福
潘进福
摘 要 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体现在对语文教材中“文本”思想内涵的挖掘。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贴近时代,让那些“优秀的文化”成为引领我们学生思想品德的“活教材”,让教材“文本”回归生活,展现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人性美德、创造精神、包容意識,保持我们的道德准则,让优秀文化真正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支撑,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价值。
关键词 语文教材 优秀文化 时代传承
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是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文本解读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但是首先要认字。——很多时候你认得这个字,或者说这个字也认得你,但是它在整句话或整个段落中的意思,尤其是在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你根本没有捕捉到。”[1]所以,解读文本就是要学生通过字里行间来分析文本所体现的“事件信息”,更重要的是感悟文本的言外之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认识的多元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的思想认识偏离,价值观迷失,他们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丢弃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行为肆意放荡,缺乏道德约束;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时过境迁”,成为“过时”的东西,没有学习的必要,出现行为过激,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诸如发生在校园的“欺凌案”“弒师案”“性侵案”,以致有人将教师这一职业归为“高危”行业。面对这些负面现象,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挖掘学校教育的内在潜质,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中坚力量,实现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粹”,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学校教育“以德立校”的核心,是培养新时期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发展素质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谋生基础能力和终身学习本领,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实践路径。语文教学是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头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战场”。那么语文教材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哪些呢?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家国”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小学课本就开始给学生传授、渗透、教化“家国”文化的精髓。如《诗经·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激昂慷慨、同仇敌忾!字里行间体现着战士们共御外侮、为国杀敌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的精神,让人心潮澎湃,是炎黄子孙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家国”的种子牢牢地扎根于每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们心田,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为国家的发展、振兴、繁荣、富强不懈地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强大。屈原的《国殇》更是将无数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推向了一个顶峰。“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士兵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在战斗中英勇不屈、视死如归,体现了英雄儿女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深沉而慷慨的爱国激情。《木兰诗》更是激人奋进,“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万古流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花木兰征战沙场,凯旋而归,弘扬了一种浓厚的爱国情怀;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让一代代学子刻骨铭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把一个知识分子与祖国、民族的深厚感情牢牢地连结在一起;《苏武传》中的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形象,让人终身难忘,使每一个学生从中汲取了生活的力量与价值。……语文教学通过在课堂中挖掘运用这些材料,联系现实,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百年梦”而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
道德准则是道德活动的规则,是行为对象在生活中所遵守的起码的规范。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在历史发展中应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语文教学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诗经·氓》中的男主人公,“二三其德”,失却了道德规范;《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制造了一桩爱情悲剧,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窦娥冤》真实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的悲剧形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在金钱利诱下,背信弃义;《雷雨》中的周朴园出卖良知……如此等等,在作品中俯拾皆是,让学生在学习比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衡量、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提升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学生认识生活的一面“镜子”,语文教师要牢牢地把握住教材中的这些“细节”,从学生心灵深处培养他们的道德精神。
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美德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在语文教材中,对人性美的呈现,是通过平凡的人物、事件展现出来的。《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现出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生活的真挚向往。戴望舒《雨巷》中的“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种“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象征着传统中的那种温婉、善良、美丽的形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扣动人心的人物画面,让人难以忘怀。所以当我们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被“大堰河”的善良、任劳任怨、真诚、淳朴而深深感动;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将湘西农村中那种善良、淳朴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在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里,表现出人们追求爱情过程中的朦胧、甜蜜与真诚!正如沈从文谈及《边城》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3]彰显人性的真诚,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美国哲学家佛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在孩子教育之时,“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4]。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由“被人爱”,达到“爱别人”“创造爱”!从育人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学校教育的“至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宦者令缪贤”的举荐贤才、不嫉妒人,蔺相如的宽容与大智,廉颇的知错就改、负荆请罪,赵王的公正无私,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展示着每一个人的至真至美的美德。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体会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以完善自我,美化生活。
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造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只有创造,社会才会发展,才能进步。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史。新中国成立70年,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奇迹。同样,语文教材也是一部传统文化的创造史,它从各方面、各角度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历程。每一篇经典作品都是人类文化创作的结晶,是作家呕心沥血的精神食粮。“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呼唤声,把人们从劳累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创造”让人们有了一种崇高的精神价值!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让人如痴如醉,成为我们心灵“疲倦”后的一种精神“归宿”;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勾画了一个“文人”心灵回归“闲适”而又失意的淡淡愁绪;《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形象更是将人性的美好推向了一个极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沈阳昭陵隆恩殿翼角”“兰州白云观七真殿檐枋斗拱彩画”“北京四合院”等,都是建筑创造的精品。我们为作品中高超的建筑技术而惊叹,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充盈着我们的情感,提升了我们的认知。
五、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意识
包容也即宽容,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人性的美德,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论语》中的相关论述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卫灵公》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宽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都体现出宽容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了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宽广心胸,就是一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的这种胸怀,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语文教材的一个精神内涵。《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之时,虽然对郑伯年轻时没有重用自己深感不满,但最终是“夜縋而出”,解国家于危难之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多次耳闻廉颇的羞辱之语,但他还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襟,化解了一场危机;苏轼面对人生的坎坷,能够乐观、豪迈地写出了《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充分地体现了他的高远志向与博大胸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使学生具有宽阔的胸襟,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
如果我们精心于文本的研读、探究,不妨把这些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例,用图像、用卡片、用故事、用话剧、用快板等各种形式,来展示传统文化魅力,联系现实生活,彰显语文教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实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统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5]。因此,彰显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要素就是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实质,因材施教,达到“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人生态度”[5]。
参考文献
[1] 刘后滨.我们该如何阅读《资治通鉴》[J].新华文摘,2019(13).
[2] 张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要求[J].新华文摘,2018(07).
[3] 林分份.“隐伏的悲痛”——《边城》内涵新谈[J] .名作欣赏,2000(04).
[4] 费罗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