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的山丹情
2020-07-14张秀娟
张秀娟
晚年的路易·艾黎
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1927年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传播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殚精竭虑。在中国的60年,他一腔热血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架起了中国与新西兰及世界各国的友谊之桥。在山丹的近10年,他与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工合之花绽放山丹
早在1934年,路易·艾黎就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他的住所曾是中共党员的接头地和避难所,他还在家中设置了共产国际中国组的秘密电台。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70%的现代工业陷入瘫痪,为了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艾黎提出了建立工业合作社的倡议,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口成立,路易·艾黎任顾问。随着工合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路易·艾黎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8年8月,他在宝鸡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简称“西北工合”),下辖西安、兰州、天水、南郑、韩城、宝鸡、凤翔、双石铺等16个事务所,建起机械、铁器、砖瓦、纺织、制革、造纸、印刷等合作社,生产并供应了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缓解了前方战士的燃眉之急,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路易·艾黎在工合办学上倾注了很大精力,1940年到1941年,他在江西赣县、广西桂林、陕西宝鸡、河南洛阳等地相继开办工合培训学校,然而由于时局、经费等种种原因,不久都停办了。1942年,艾黎在陕西双石铺开办培黎工艺学校,起初学校管理混乱,一年换了九任校长。艾黎十分苦恼,直到他找到了乔治·艾尔温·何克担任第十任校长,学校才迎来了转机。何克出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一次环球旅行让他留在了中国,开始投入中国的工合事业。1942年,艾黎解除了工合的职务,来到双石铺和何克一起专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然而战争的烽火不断向西北蔓延,日本准备西进,陕西受到威胁,加之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对培黎工艺学校虎视眈眈,艾黎忧心忡忡。
1943年春,在重庆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原名约瑟夫·尼达姆)应邀去玉门,途经双石铺,艾黎与其结伴而行,往返途中驻足山丹。艾黎考察后发现,山丹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富有煤、羊毛、陶土、铁矿等,有庙宇50多座,还有许多空房屋可以利用;山丹是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区域,不太受战事影响;山丹人民勤劳质朴、热情友善,是学校搬迁的理想之地。
回到双石铺后,艾黎托宝鸡地下党员、工合工程师赵书冀到重庆汇报工作时代他向周恩来请示,学校是否可以迁址山丹,得到了周恩来的应许。于是,艾黎再次前往甘肃,经过多方协调,找到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张心一欣然同意,并开了介绍信。艾黎马不停蹄奔赴山丹,通过县政府租赁了山丹城内东南隅废弃的发塔寺作为校址,又在距发塔寺约300米的中山街租了几间房子作为学校的临时驻地。与此同时,33名学生从双石铺风尘仆仆赶到兰州。艾黎雇了一辆旧汽车到兰州接学生,他在兰州购买了4大缸咸菜,载着孩子们的行李,满怀希望向山丹进发。冬日的河西走廊,风沙扑面,打坏了挡风玻璃,寒冷刺骨,司机左手揉着眼睛,右手掌握方向盘,冒着风雪艰难行驶。汽车撞到了一堆石头上,幸好只有几人受伤,并无大碍。400多公里的路程,整整颠簸了4天,虽然天寒地冻,但艾黎和孩子们的心却一片火热,他们肩负着使命,怀揣着梦想,于1943年12月25日到达了“希望之乡”——山丹。晚上,他们在临时租赁的院子里围坐着、欢呼着,吃着烤热的锅盔,唱着圣诞歌曲,庆祝安全到达新校址。随后,何克准备了25辆手推车,把棉纺机、毛纺机、半自动清棉机、小型柴油发动机、卡车发动机等器械从双石铺统统搬到了山丹,学校的其余学生也乘着马车一起到达。从此,工合之花在山丹绽放异彩。
职业教育建设山丹
来到山丹的第二天,艾黎就把大家带到了发塔寺,他说:“这就是我们将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这儿创造我们的未来。”艾黎、何克带领学生奋力整修,将寺院北院前殿改作礼堂,后殿改作棉纺车间,西厢房改作机械厂,南院安置电机、化工、汽车运输、测绘地质各组,街口建教室宿舍。他们立起一块牌坊作为学校大门,在牌坊右边挂起了标有三角符号的“工合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的大木牌。1945年,学校基本修建完成,机器设备安装投运,教学实习走上正轨,学校隶属关系也得到了工合总部的认可。
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大门
培黎学校迁址山丹后,一天天向好發展。1945年初,大约有学生100人,1947年发展到200多人。教职员工除艾黎外,还有来自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新西兰等国的,其中有机械师、电机师、化学师、地质家、畜牧家、医生等。
在山丹培黎工艺学校,艾黎实践并发展了他的工合教育思想,提出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教学宗旨。学校采取半工半读的办学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上午上课,下午实习,实习的项目有纺织、裁缝、机械、陶瓷、玻璃、皮革、造纸等。授课方式也丰富多样,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还结合实际操作开展现场教学、互动教学。老师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在工地、车组劳动。这种产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操作,又能直接从事生产,有力解决了物资匮乏的问题。
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不仅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讲实干的技术人才,还为贫穷落后的山丹及河西走廊带来了现代工业的启蒙。从1945年开始,地质测绘组奔波于河西走廊的山川戈壁进行勘测,收集了百余种矿石标本,了解临泽、张掖、民乐、永昌、山丹等地的自然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20多个专业学科,编制了地形图、测量图、建筑图等。相继办起了动力厂、制毯厂、纺织厂、针织厂、缝纫厂等27所校办工厂,并从先进工业国家引进机械设备。这些工厂不仅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也为当地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在学校不断发展之际,1945年7月,乔治·何克被破伤风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失去了共事的伙伴、人生的挚友,路易·艾黎悲痛万分,他决心要把一切都献给培黎学校,努力建设山丹,实现他和何克共同的夙愿。在艾黎的积极努力下,学校从“英国威尔士妇女合作同盟”“新西兰海外救济事业团体理事会”得到了财力支持,为缺医少药的山丹老百姓创办了第一座西医医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沙漠医院”。医院有显微镜、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向贫困百姓敞开大门、免费医治,许多病人从酒泉、武威甚至内蒙古等地慕名而来。在山丹培校的积极衔接下,经省政府审批,煤矿区取得了合法开采手续,建成了河西第一眼半机械化采煤竖井,日产50吨煤,除供给学校外还销往临近各县。学校还在四滩坝拓荒造田,修建暗流截引水利工程,用拖拉机开垦和工作,建成了山丹最早的机械化农场,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多管齐下。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当地的老百姓大开眼界,从中获得了启发,引起了思想的转变,为闭锁的河西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山丹培校支援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受到了当地国民党军队的干扰。路易·艾黎将西北行营主任张治中将军来河西视察时为学校题写的一张布告(内容为:“山丹培黎学校系国际友人所办,凡我军警不得动用该校一草一木,违者按军法处置”)张贴在校内外,对学校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学校的破坏。为保护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艾黎把年龄小的学生撤往四坝滩农场学习、生活,把年龄稍长的学生组织起来护校,白天正常上课、实习,晚上轮流站岗、放哨。为防止国民党军败逃时抢劫,艾黎组织学校人员对各校办工厂日夜护卫,尤其加强对物资仓库的保卫,同时将汽车的主要部件和轮胎拆卸,同购回的汽油和机油一并送往学校煤矿埋藏。在艾黎的周密安排和严防死守下,山丹培校躲过了劫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路易·艾黎在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1949年9月,山丹解放了,城内一片欢腾,秧歌队、腰鼓队走上街头迎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军长黄新廷一进入山丹,便找到了艾黎,希望培黎学校支援西进的人民军队,艾黎毫不犹豫地表态学校将全力以赴。艾黎立即安排学生24小时之内把拆卸埋藏的汽车零部件拉回学校,并全部安装完毕,同时动员学校的技术人员随时待命、听从调配。黄新廷先派出三辆车运载部分军队开赴山丹大马营,解放了军马场,再派出运输组驾驶技术最好的学生和新西兰教师组成了支援解放军运输队,运载人民军队和军用物资向酒泉、玉门挺进,加速推进了玉门油矿的和平解放。与此同时,艾黎还组织抢修组帮助人民解放军修炮车、炮械、机器等,组织学校医院救治解放军伤病员。在艾黎的带领下,山丹培黎学校竭尽所能、倾力相助,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彭德怀发布命令:“查山丹培黎学校原为救济事业,经校方积极努力,已具备相当规模有益于人民事业,对开发西北农业、工业有其贡献。望我当地及过境部队对该校切实予以保护为要。”彭德怀还派秘书张养吾到学校考察,了解学校的详细状况后赞赏道:“路易·艾黎大力支援我军,帮助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这種国际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彭德怀还特意在酒泉会见了艾黎,并送艾黎两箱葡萄干和一副皮手套聊表谢意。之后,在西北石油管理局和玉门油矿任领导的康世恩等也来到山丹培校参观视察,对学校工作给予了极大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艾黎带领培黎学校师生积极支持县委、县政府建政初期的工作,为机关架设电线,安装电灯、有线广播,还派出汽车供县上有紧急任务时使用。县上开展土地改革时人员不足,艾黎派出教师和年龄较大的学生参加土改工作组。与此同时,培黎学校各校属工厂快速恢复生产,为解放初期的山丹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无私奉献情系山丹
1951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移交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更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山丹培黎工业学校”,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迁至兰州,改称“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培校迁址后,艾黎离开了山丹移居北京。10年的山丹生活,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他曾说:“山丹是我在中国的故乡”,“在山丹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生活最充实的年代”。在北京的30多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山丹,他多次重访山丹,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山丹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支持帮助。1957年、1958年艾黎两次回到山丹,看到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着伟大的奇迹,山丹人民正满怀信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他由衷地欣慰。
1973年,路易·艾黎再次访问山丹,他走访了山丹一中。山丹一中和山丹培校是同一年建校的,艾黎还曾到一中当过兼职英语教师。那天,下着绵绵细雨,工作人员为他撑伞,他却挡开说:“龙首山戴帽帽,大雨下得起泡泡。你们看,龙首山没有云,雨一会就不再下了。”一句简单的当地俗语,看得出艾黎对山丹的无限怀念和深厚感情,大家都感叹:“艾老对山丹太熟悉了!”艾黎这次来,走访了以前在双桥村购置的种植地,还参观了正在施工的李桥水库。早在40年代,艾黎就想把马营河的水引来浇灌学校农场,今天终于将成为现实。看了大坝施工情况后,他建议在大坝东端增设一个溢洪设施,以防患于未然,这个建议随后被采纳。从李桥水库返回县城的路上,他看到四坝滩无垠的麦浪、林渠路配套、电泵抽水灌田,深情地感叹“变化真大”。回到住处,他将满怀情愫写成一首诗《回山丹》:“非所料,年深岁改,故人还在。……山丹啊山丹,你怎么不使我往事萦心田,忆海翻波澜。往昔斗争已作烟云散,看今朝后继有人上了四坝滩。……昔日荒一片,今日好耕田。”
路易·艾黎在给学生上柴油机课
1979年艾黎来华拍摄纪录片《中国的路易·艾黎》,艾黎与同行的作家和摄影师走访了陶瓷厂、何克陵园、学校、医院、发塔寺遗址等地,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他们还参观了山丹的土文物展,展厅里有许多艾黎熟悉的物品,包括他以前发现的橛类树化石、培黎学校的印刷版、地质组绘制的山丹地图、发塔寺的一些遗物,还有一些在四坝滩发现的文物。展厅里,艾黎既是讲解员也是翻译,一会儿用普通话、一会儿用英语,饶有兴致地向在场的中外朋友们讲述着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他讲得那么细致、那么动情,仿佛那一幕幕就发生在昨天。1980年,《中国的路易·艾黎》一书和纪录片都问世了,这段美好的记忆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路易·艾黎对中国的古文化十分感兴趣,早在上海的10多年里,他就收藏了许多古瓷器。他在山丹建设四坝滩时,发现陶罐、陶片和燧石,惊喜赞叹:“这是一起了不起的發现!”他和师生一道将土陶、石器收集保存,山丹解放后向人民政府汇报。后这一考古发现被命名为“四坝文化”,这昭示着3800多年前,山丹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艾黎一直关心山丹的文物工作,在1979年重访山丹参观了文化展之后,他萌生了捐赠文物的念头。1980年3月,他给山丹县文化馆馆长王自刚写信:“我已日愈年迈,在北京住所有一些古董,我打算交给山丹文化馆保存。”中国革命博物馆的馆长曾问过艾黎:“您为什么不把这些宝贝留在北京?”他平静地回答:“山丹离都市远,那里老百姓不容易看到,还是送山丹好。”王自刚收到来信后,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并于当年6月抵达北京接收艾黎捐赠的文物。艾黎捐给山丹的文物(包括身故后的遗物)共计20多类,近4000件。经甘肃省文化厅鉴定,不少文物为珍贵品。这些文物都是艾黎的个人收藏,主要来源于民间收集、购买及朋友馈赠。这些文物被存放于“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1979年,路易·艾黎与山丹县文化馆同志合影
在艾黎的建议下,文物馆内后又建了一座图书馆。艾黎不仅多方筹集捐款,还源源不断地向图书馆寄书,仅他个人就捐赠新书2400多册。1984年9月,山丹培黎图书馆落成,艾黎亲自前往,参加了开馆仪式。
1980年6月,山丹县文化馆馆长王自刚(右一)到北京接收路易·艾黎(中)捐赠的文物
艾黎一直有重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的想法。1984年11月,艾黎以《在山丹筹建新培黎学校的想法》为题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提出建议。12月2日,路易·艾黎87岁寿辰,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省长陈光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屺阳前往艾黎寓所向他祝寿,艾黎郑重提出在山丹恢复重建培黎学校的建议,李子奇、陈光毅均表示同意,并商定学校名称定为“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筹建过程中,艾黎在学校性质、招生去向、学制课程、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新培校校长人选上,艾黎也是费尽苦心、多方协调,最后选定原山丹培校的甲班生、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农业部工作的倪才旺。1987年春节后,倪才旺离开北京,前往阔别30多年的山丹,开始了建校工作。他谨遵艾黎嘱托,不拘旧套、大胆突破,提前从六年级学生中招收了新生近百名。4月21日,在路易·艾黎来华工作60周年之际,学校正式开学。艾黎的夙愿终于实现了,而此时的他已疾病缠身,没能前来参加开学庆典,但他发来贺电,向师生员工和所有为学校付出努力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希望新培校的师生们发挥创造力,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为西北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2月,艾黎90寿辰之时,在中央担任领导职务的习仲勋亲临住所祝贺,并接受路易·艾黎的盛情邀请,担任了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的名誉校长。1994年,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现在是国家级重点中专,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魂归山丹精神永存
1987年12月,路易·艾黎刚过完90大寿不久,因脑血管栓塞并发心功能衰竭,在北京病逝。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他还念念不忘山丹,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写信继续为山丹培校筹集捐款。艾黎虽然离世,但他对山丹的深情厚谊并没有画上句点,他在1980年拟定的遗嘱中写道:“遗体火化后,希将我的骨灰先放一放,待有便人或朋友去山丹时顺便带去,撒在四坝滩的原野上……我收藏的艺术品剩余部分交给山丹文化馆的朋友们,我账上结余的钱也全数交给他们用以支付运输和陈列费用。”遵照他的遗愿,1988年4月,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负责人和艾黎亲属的护送下,路易·艾黎的骨灰从北京运抵兰州,撒在了四坝滩的原野上。从此,艾黎长眠于山丹大地,这个倾注了他心血和汗水的耕耘之乡,这个他心心念念了30多年的第二故乡。(责任编辑 杨琳)
作者: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三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