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老地产景观设计
2020-07-14钟陈生宝
钟陈生宝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正面临着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少子化等现象并存,仅依靠传统的家庭式照料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的养老需求,养老地产愈来愈受到市场的关注,养老地产在市场中的比重也在加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在养老地产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养老地产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是笔者在景观设计、景观施工管理工作过程中对养老地产景观的心得总结,从场地规划布局、空间设计、景观元素等方面总结养老地产景观的适老化设计原则。
【关键词】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空间设计;景观元素
1、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分析
做好的养老地产景观设计,首先必须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景观。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身体机能的变化,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弱,行动慢、反应迟缓,运动能力下降,容易疲劳,不能承受剧烈运动。
(2)思维系统的变化,老年人脑组织慢慢在萎缩,致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明显衰退。
(3)心理特征的变化:老年人的安全感降低和适应能力弱,易怀旧和出现孤独感,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低。
(4)观感功能的变化,老年人视觉、听觉和对温度的感觉渐渐衰退,影响其对周围环境的信息接收和反应。
(5)生活结构的变化:老年人以家为主,活动范围从工作单位转变为家庭、社区,社会交往从以同事为主变为以家人、邻里为主。
针对老年人以上变化分析,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养老地产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经验,总结养老地产景观设计原则。
2、场地规划设计与布局
2.1项目选址和社区出入口设置
养老地产项目的用地多选址在城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安静的地方。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改善老年的身心健康。
根据选址处的城市交通情况、周边其他环境及社区的规模,确定社区出入口位置及数量;宜设置2个或以上出入口,养老设施各主要功能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如急救车出入流线,后勤车等出入口不宜与主入口混合交叉。
2.2交通通行设计
老年人行动缓慢,反应迟缓,为确保安全,规划上须人车分流!设置地下车库的社区,尽可能地将车辆引导入地库;未设置地下车库的社区,车位集中布置;减少车辆对社区的影响。
景观手法上,在满足基本的竖向排水的情况下,做到人行、车行平缓相接,减少或消除挡墙、陡坎、台阶等地形;以景观材质的不同或景观材料的颜色来区分道路的人行功能与车行功能。
(1)车行道路系统和标识简洁、明显;避免出现急转弯路口;交叉口、转弯口的视线应开阔,以保证车辆的通行安全。除普通车辆通行外,还需要保证特殊情形下消防车、救护车、后勤车和出游大巴车辆通行要求。
(2)人行道设计应尽量减少穿越车行道,如需穿越,应在穿越处两边的地面、路旁等设置醒目的标识;也可同时在穿越处两边的车行路面上设置特殊的减速设施。人行道宽度要求在1.5米或以上,确保步行者与轮椅能并排通过。路面平整、防滑,尽量减少或消除局部小高差;场地受限时,根据要求,设置无障碍坡道、并做好防护设施。
(3)老年社区停车位设计,应按比例设计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停车位应与人行安全通道无障碍衔接,地面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社区出入口处;地库无障碍停车位,应尽量靠近电梯厅。停车位应满足消防车、救护车、后勤车和出游大巴车辆的停靠需求。
2.3景观空间设计
与一般社区不同的是,养老社区中,社区居民几乎是全时段在社区活动,为满足这种全时段的活动需求,需打造既有室内又有室外,既集中又有区分的交流空间。利用住宅建筑、围栏、绿篱等进行有形的分隔、围合,自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来设置组团。如上海天地健康城,将整个项目分为6个独立组团,以国内大学命名,分别是燕园坊、清华坊、东南坊、博学坊、南洋坊和文远坊,每个组团设置不同的主题,并配备相应的服务团队进行管理。
(1)室内外衔接空间,为方便邻里间走访、交流。楼栋间设置风雨连廊,将各楼栋串联起来,将有限的室内空间延伸出来,也将室内与室外的活动空间有效地连接起来,方便了老年居民全天候的“出行”与交流。组团内设计阳光房或将建筑架空层设计成半室外休闲空间,供老年人进行棋牌、晒太阳、体育锻炼、休闲聊天、文化交流等活动。
(2)集体活动空间,主要是以娱乐健身为主的动态大空间,如广场舞、晨练和开展的文化活动等。集体活动空间要求场地较大、开阔,地面平坦;预留户外电源插座,供活动所需;周边应设置廊亭、座椅等休息设施,搭配一些落叶大乔木夏遮荫冬采光。布置位置应尽量远离居住性建筑,可设置在物业、会所周边,或社区中央公共景观区,集体活动空间还应满足无障碍通达。
(3)休闲社交空间,老年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不同,休闲社交空间为志趣相投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场所。比如设置休闲聊天、棋牌、音乐、艺术创作、文学、文化学习、宠物、遛鸟等不同主题空间。相对独立围合空间,能够不被外界干扰。
(4)亲子游乐空间,社区内设置儿童活动场,为居家照顾的孙子或探望老人的儿孙提供娱乐空间。场地应布置在大多数老人能看到的场所,使其成为视觉中心,儿童们快乐的嬉戏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和积极的情绪。
(5)健身锻炼空间,健身活动分为户外器械健身、场地运动(如球类)和步行慢跑等活动。器械健身场地可和儿童游戏场地邻近,便于老人与儿童互动交流,互相观望照看;集体运动场地以较适合老年人兴趣的门球场、草地滚球场为主,场地也可以兼做操、练剑场所, 最大程度的满足长者的运动需求。步行慢跑道沿河边设置,周边植被丰富。
(6)园艺蔬果空間,可单独设置大众参与性的园艺蔬果区域,也可将大众参与性的园艺蔬果活动与整个社区园林环境打造相结合。为能独立活动、且爱好园艺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身体力行的机会;参与其中的劳动、劳动中的交流及收获喜悦,带来的是身、心的舒缓、愉悦。需要注意的是,种植池设计需满足乘坐轮椅老人需求,宜将部分种植池高度设计为60cm-80cm;单侧进入的种植池,其宽度不超过75cm。
2.4景观竖向设计
养老社区主要园路与建筑、构筑物入口需满足无障碍通达,以利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通行要求。因此社区内所有的道路(车行路、园路),只要条件允许,都平缓相接,道路坡度控制在5%以内;坡度较大时,按要求设置护栏扶手;道路排水顺畅路面不积水。
地形设计结合绿化种植营造空间;地形高低起伏,坡度适中,便于老年居民必要时独立到达;地形与建筑墙体交接位置,应低于室内地坪10cm以上,并能自然往外排水。
2.5绿化种植设计
养老地产的景观绿化,需合理设计绿化的层次,以乔木、灌木、藤本、地被、草植物共同构成多层立体的绿化。品种的选用,尽量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及文化上、风俗方面所代表的含义:
(1)老年人对阳光有强烈的心理需求,老年社区绿化乔木需大量使用落叶乔木,既可在冬天落叶后不遮阳,同时又能为炎热夏天遮荫避暑。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比例控制在2:1为宜。
(2)果树为老年人非常喜爱植物,设计多选用不同种类的果树,或以果树为主题营造不同主题的组团空间,当树上挂满的果实既为社区景观添色,又增加一份采摘的乐趣。
(3)植物种类上,多选用生态保健的植物,对老年人的身体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4)老年人视力衰弱,需要更多使用色叶植物、花果植物增强视觉感观。
(5)养老社区的绿化種植设计不选用有毒、带刺、有刺激性气味等特性的植物;忌用在文化上、风俗方面有消极意义的植物,如桑树、松、柏类等植物。
2.6景观照明系统设计
考虑老年居民对于光线的敏感性,及老年居民夜间的活动频率,景观照明形式可适当简洁,光色可以柔和、温暖些。灯具的照射方式,尽量采用反射光源,避免直射光源,以避免产生眩光。在落差、坡道变化处应设置提示性照明;草坪灯应沿园路边缘布置且不被绿化遮挡,间距控制在6-8m。
2.7标识指示系统
老年居民的空间识别能力、记忆力及视力随着年龄增长在慢慢衰退,方位感差,易迷路。因此,简洁、明显的标识指示系统尤为重要。
(1)标识指示的文字简洁、清晰,字体要大。
(2)采用多重识别系统的设计,如简单的图案、符号、色彩的组合强化区域标识,强化区位的特殊性,加强老人的识别能力。
(3)重要活动场地、路口都要设置标识、指示牌。
2.8户外紧急呼叫系统
在活动场地、景观空间周边及沿道路边缘设置易发现、防误触的紧急呼叫按钮。户外紧急呼叫系统的布置宜结合照明灯杆设计。
3、适老化景观元素
3.1景观园路、铺装
园路、铺装场地材质要选用防水、防滑、没有强烈的反光材料,选用摩擦系数较大、平整度较高的地面铺装材料;健身慢跑到宜采用软性塑胶材料,对老年人脚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局部区域设置立铺卵石的健身道,供老年人慢走按摩脚底锻炼。
3.2亭廊设计
亭、廊、花架应设计顶棚,方便老年人在雨、雪天或阳光强烈天气停留、休憩。组团内风雨连廊,两侧设置座椅,座椅结合连廊柱设计,廊内通道净宽大于1.4米,以确保急救推车双向通行,连廊与住宅楼间距应大于4米,以确保对楼内采光无影响。
3.3室外座椅
(1)老年人易疲劳,在步行园路边缘、建筑出入口附近、各景观空间、亭廊下均需布置休息座椅;座椅的布置既要有树荫遮阳,也要有能晒到太阳的座椅。为便于创造交流环境,应设计部分活动座椅。
(2)座椅高度应设计在420-450mm,设计太低了,不利于老年人起身;座椅需有靠背,靠背倾角不能过大,近90度;座凳平稳,不会向前倾或向后倒。
(3)座椅面材应尽量采用木质或其他较软的材料,混凝土、石材、金属等坚硬、不舒适的材料应少用或不用。
3.4运动、健身器材
养老地产中的室外健身器材,选用适合老年居民的低力量型锻炼器械,及灵活性锻炼器械,还有针对老年人康复性训练和记忆训练所配套的特殊器械。
3.5垃圾箱
养老地产中的垃圾桶,宜比一般小区布置更多,以方便老人就近投放。垃圾桶的布置要注意无障碍通达,方便坐轮椅的老人的使用。
结语:
总之,养老地产的景观设计,应以老年人需求出发,多与后期运营团队沟通,了解老年人需求。做好每个适老化细节,创造良好的社区景观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幸福感、归宿感。
参考文献:
[1]周燕珉.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
[2]邢丹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6
[3]宋磊.养老地产中的景观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