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设计策略

2020-07-14孙一丹

考试周刊 2020年59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高中原则

摘要:提问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和培养其创造意识,有效的提问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走,深入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介绍了提问教学的作用,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原则,并探讨了有效提问的设计策略,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提问;原则;策略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说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也不为过。高中阶段数学教材的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加大,学生难免会感到学习压力过大,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就容易打击其学习信心,影响学习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环节,利用难易得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讲解的内容上,自主分析、思考和探索,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一、 提问教学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两方面情况判断学生是否扎实掌握了教学内容,其一是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是否记住了讲解的内容;其二是学生是否能跟着教学思路走,有没有被“落”下。教师若能实现这两点,就基本达成了有效教学的目的,至于该如何实现,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方法,在恰当时机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灵活调整教学任务,适当提醒走神的学生,让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讲解步骤自主思考,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问教学凭借自身优势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针对提问教学的作用说法不一,但有几项内容是得到大家公认的,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方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等,而其他各类观点则几乎涉及了课堂中的全部教学行为,有很强的宽泛性与包容性。事实上,提问教学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简单的课堂提问,其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是具有丰富意义的。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可起到以下作用:①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课堂积极性;②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思路走;③让学生明确教学要求与目标;④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其巩固已学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⑤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⑥获得教学反馈信息,适当调整和改进教学;⑦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⑧在不同教学环节、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

二、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要评价一门学科的教学是否有效,一个基础性指标就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脱离教学目标的教学不能被称之为有效教学。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确定问题所对应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一堂课中提出的所有问题与哪一系列目标对应等,做到有的放矢。

(二)科学性原则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确保提问的表述方式、知识范围、要求、内容等的准确性,明确提问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提问,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三)启发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回答,但于结果相比,更重要的是过程,所以设计提问时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尤其是在学生思维堵塞、形成定式的時候,教师通过恰当的提问为其指引方向,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索得到答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灵活性原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并不一定如课前设计时预想的那般,因为学生是有思想、有自己个性的个体,所以教学活动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的思维发生变化,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发表新奇的观点,这些都是正常的,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一旦出现和课前设计中不同的情况时需做出灵活处理,而不是依旧照本宣科。

(五)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提问教学时要遵循适度性原则,这里的“度”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适度、梯度、难度、速度等。问题的数量要适度,合理分配不同难度的任务,不要安排较多太过简单或困难的任务;提出问题后,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免问题衔接太快让学生无法反应而着急;在表述问题时确保语速适宜,清晰表达,让学生能听清和理解,方便下一步的思考。

三、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设计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问题难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等,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其数学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设置问题难度,问题不能太过简单,这样学生会感觉无聊,无法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但也不能太过困难,提问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如果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回答,那么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信心,所以难度一定要适度。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问题中加入生活元素,用生活问题的形式呈现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让问题富有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比如,讲解《概率》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班内的学生带入题目中,向学生提出以下例题:“上次运动会中,咱们班的张强和李明各获得了百米跑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现在让他们两个单独比赛一场,假如李明获胜的概率是30%,两个人同时到达终点的概率是10%,那么张强不输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听到题目就觉得很有趣,联系实际可知比赛结果共输、赢、平局三种情况,张强不输的情况即张强赢或平局,分析已知条件可知张强赢的概率为1-30%-10%=60%,所以张强不输的概率就是60%+10%=70%。学生通过将生活问题简化成数学知识并列出式子,可以掌握解题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养成从数学变式中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突出问题的目的性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基于教材设计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作为根本和基础,教师要先找出教材中的易错问题和疑难问题,经过加工和改造将其设计为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具体而言,教师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将教材内容融入设计的问题中,并且提问要迎合教材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突出问题的目的性,致力于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比如,教授《圆锥曲线与方程》中的“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教师研读教材后可以发现,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之前讲过的椭圆部分的知识与要学的双曲线知识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课堂开始后,教师可以用知识回顾的方式进行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试想一下,如果将定义中的‘和改成‘差,那么会形成什么样的轨迹,这种轨迹又被称为什么?”让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双曲线的轨迹,接着和学生共同探索双曲线的性质,为学生抛出一道常规题目,让他们试着套公式求焦点,以教材为依据,逐渐深化教学。

(三)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作答热情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任务做出调整。此外,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称赞,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若学生的回答存在错误,教师要委婉指出并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加以改正,完善自己。

比如,教授完《基本不等式》的基础内容后,要講解具体的运用方法,教师先用鼓励性语气提问:“大家已经学习了基本不等式的知识,那么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谁有信心能帮老师解决呢?”接着展示例题:“设计一个面积是100平方米的矩形菜园,请问矩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时,篱笆长度最短?这个长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可以列不等式解决,教师要求其尝试列出式子,并称赞其思路清晰、正确。然后展示变式例题:“若能确定围成矩形菜园的篱笆长是36m,那么当长和宽各是多少时,菜园可达到最大面积?具体是多少?”被叫的学生列式了但不会求解,教师引导其回忆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最终求得答案,教学效果良好。

(四)选择恰当提问时机,依次清晰表述问题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时,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提问教学所起到的效果。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与矛盾之处提出问题,并确保问题中融入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主要针对其疑难点和模糊点,进而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还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完成对自己的答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要依次清晰地表述问题。教师的思想和思路是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的,只有语言表达清晰,学生才能明白教师要问什么和自己要怎么做。对于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不能一下子全部抛出,应当依次提问,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和解题。

比如,讲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西塔拒绝国王重赏,而让国王在他发明的棋盘上放满64格麦子的动画视频,学生认真地观看故事,觉得这种形式十分有趣,而且大家的情绪也像国王一样变化着,开始以为很快就能放满,后来发现好像需要很多麦子,仿佛总也放不完。视频戛然而止,学生的心还揪着,想知道结果,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你觉得国王能做到吗?”学生的回答各异,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呢?”当学生分别阐述理由后问:“能把国王的烦恼简化为数学问题吗?到底要求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求所有格子内麦子数量的和,教师提出关键问题:“联系我们学过的知识,应该怎么求呢?大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索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

综上所述,提问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具有激发、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等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突出问题的目的性;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作答热情;选择恰当提问时机,依次清晰表述问题,通过有效提问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孙一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高中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