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特殊孩子之融合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2020-07-14黄润能

考试周刊 2020年59期
关键词:帮助融合教育鼓励

摘要:当下的教育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要求随班就读,故而,教师要了解特殊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只有我们对特殊孩子付出爱心和耐心,为他们的成长营造温暖、和谐和充满爱的学习环境,他们才能快乐成长!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孩子;关爱;鼓励;帮助;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特殊孩子随班就读,融合教育渐渐地走进普通学校。什么是融合教育呢?

《特殊教育定义》中指出,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比如让特殊学生学会交往,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学会独立。让一般学生学会接纳和帮助特殊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心与责任感,让班级更和谐。

我国现阶段的全纳教育——随班就读。随班就读的含义就是把特殊孩子放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让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有一次,我到广州聚德西路小学参加了以“特殊教育融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从特殊儿童家长的述说中感受到了这些家长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以及对孩子未来的各种担忧,比如大龄孩子面临找工作的困难;还有父母双亡,这些孩子将何去何从,怎么照顾自己等等。从特教老师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不容易,比如一个简单的动作,教师耐心地示范和讲解,可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老师身上,东张西望、随意走动、乱扔东西、大叫,对待特殊孩子,教师需要多一份爱心和耐心。与绝大多数同龄学生相比,特殊孩子的“与众不同”体现在他们具有一定的行为偏差或行为异常。而他们的“与众不同”让教师苦恼,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也体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他们的出现让教师工作变得更有意義。

在《鼓掌员的荣誉》中,主人翁李大米是个缺乏老师关注的孩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从没得过一张奖状。从来没有老师发现他的优点,由于长期缺乏老师的关注,没有得到过荣誉,自卑心理暗自萌发。每个孩子都有被关注的必要,特殊儿童更需要老师的关心。

特殊孩子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怎么帮助不一样的儿童呢?下面,我谈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 平等对待,营造氛围

良好的班风和氛围对每一个班级孩子都具有无形的力量。良好的班风与学风能增强孩子的凝聚力,让班级更和谐。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我班有个孩子叫铭铭,他是一位智力障碍的孩子,存在言语障碍,只能说简单的几个字,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喜欢追逐,喜欢乱画书本,不会写字,只能写像篱笆一样的符号。

刚开学,孩子们常常跑来办公室告状,其中一半是铭铭的,铭铭在走廊拉屎了,铭铭乱画我的书,铭铭追着某某同学,把某某同学打哭了等等,从知道铭铭有智力障碍那天开始,我就有心理准备,预料到这些事情会发生。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地处理每一件事,要抓住契机教育每一位孩子。因为我知道,如果处理得不好,铭铭将面临同学们的嘲笑与排斥。要让孩子们接纳铭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平等对待孩子。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秋游到了,班上的孩子踊跃报名,铭铭也不例外。我忧虑重重,比如铭铭不会说话,不能正常与人沟通,万一走失怎么办?万一在外面拉屎怎么办?各种忧虑涌上心头,后来仔细想想,既然家长报名,说明家长信任我,我常常教育孩子们不歧视铭铭,如果这次不让铭铭去,其他孩子会怎么想?如果能让铭铭跟同学们一起去秋游,他既高兴,又能增长见识,而对于其他孩子来讲是一个建立感情的好机会。

秋游那天,我让铭铭家长给孩子准备一条裤子,以防万一。我让最乐于助人的浩浩跟他手拉手,照顾他。一路上铭铭好开心。在寻宝活动中,铭铭落下背包和水壶。细心的浩浩帮铭铭捡回背包和水壶。在制作仙人掌饼时,铭铭动手能力差,他身旁的两个孩子一起帮助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铭铭也做出了一块饼,从他脸上,我看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下,铭铭体验到了秋游的快乐,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到学校,我在总结秋游活动时特别表扬了关心和帮助铭铭的同学,在孩子们心中播种爱心的种子,在班上营造平等、互助的氛围。

二、 自订“规矩”更能“成方圆”

“大规矩”是相对全体孩子的,说明大的方向应该怎样做,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如何针对一个小的班集体?就要制定适合本班情况的具体的“课堂规矩”,所以让孩子们在不违反“大规矩”的原则下制定班内具体可行的“班级数学课堂规矩”。针对“特殊”的孩子,又不能完全用“与众相同”孩子的“课堂规矩”要求他,所以让特殊的孩子在不违反班内“数学课堂规矩”的原则下自己制定“个人数学课堂规矩”。我让学生自订班级“数学课堂规矩”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铭铭走出困境。因此在开学初,我让同学们一起制定出班级数学课堂班规,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当主人,通过全体学生集思广益、讨论酝酿,最后制定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又针对铭铭的不良行为制定班级“个人数学课堂规矩”。例如,上课时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不随便过位、不在地上爬,不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做一个好孩子,每天不缺交作业。并结合班级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学习情况等课堂评价表,让课堂评价来约束铭铭。当铭铭犯了错误,上课在地上爬行,我针对铭铭的错误进行批评,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他不尊重老师,违反了班规,告诉他,我是对事不对人。无论哪个学生,做错了事情就要向老师道歉。老师期待你上课时端端正正坐着。老师批评学生要言语准确、恰如其分。要有艺术的批评是老师奉献给学生的一份财富,用鼓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健康成长。

三、 常表扬,促进步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4组人对某人进行不同的评价,从而找出最佳效果的褒贬顺序。第1组始终对这个人赞扬有加,第2组始终对这个人贬损否定,第3组先褒后贬,第4组先贬后褒。对数十人做过此实验后,心理学家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4组最有好感,而对第3组最为反感。这就是阿伦森效应:大多数人喜欢奖励鼓励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面对不一样的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夸奖他,激励他,这样孩子才会有可喜的进步。

在课堂上,当孩子们练习写字时,铭铭也会拿出笔和本子模仿同学们写字,他会低着头用心地画着歪歪斜斜的符号,尽管如此,我会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说:“铭铭很努力写字,真棒!”看到老师竖起大拇指,他会写得更起劲。虽然他的学习效果不好,但是他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表扬的。我常常给他奖励红花和表扬信,一方面鼓励他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孩子发现他的长处。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铭铭已经学会写数字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己实现的要求是最高层次的要求”。铭铭特别爱劳动,每逢金秋时节,包干区总有扫不完的落叶,铭铭常常到包干区帮忙扫地,我常常夸他。学期末,同学们一致评他为“劳动之星”,铭铭特别高兴,也找到了自己在班上的存在价值。

四、 听故事,讲道理

故事育人,是我经常用的一种育人方法,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故事引人入胜,深受孩子喜欢,我经常找一些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的故事来引导孩子。

一天早上,孩子们到办公室告状,嘉嘉和铭铭打架,铭铭把潞潞的练习册撕烂了。经了解,嘉嘉不小心撞到了铭铭的桌子,没有道歉,于是就打起来了。铭铭在一旁哭了,也许是知错了,或者是怕老师批评。我通过故事来教育孩子。我带铭铭到办公室听绘本,那个故事叫《小老鼠荡秋千》,他听得十分入神,听完故事后,我问他:“小猫欺负小老鼠,这样做好吗?”他说:“不好!”我说:“那铭铭以后不能欺负其他同学,好吗?”他说:“好。”为了进一步强化他的思想,我又问:“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他紧锁眉头,也许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因为他有语言障碍。我说:“这个故事告诉你要怎么做?”他说:“不欺负人。”听绘本悟道理比我语重心长地讲道理更有效。

后来,我常常带他到办公室听故事绘本,比如《小恐龙》《神奇校巴》《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我还想通过听绘本促进他的语言发展,希望他慢慢懂得用语言表达意思。听绘本,把我与他之间的距离靠近。每天放学,他都会主动跟我说再见。

五、 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自信能唤起儿童学习的兴趣。渴望成功是人的天性,孩子同样如此。自信心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容易获得成功,而获得成功,又可增强自信心。只有先体验成功,孩子才容易增强自信心。

学校的科技节举行折纸飞机比赛。在比赛之前,铭铭在家妈妈辅导他练习折飞机。在比赛时,他亲手折的飞机成功起飞,为班级赢得1分,看着自己折的飞机在空中飞翔,铭铭心理有说不出的喜悦。同学们自发鼓掌,铭铭高兴地笑了,被同学认同,对于他来讲是多么可贵啊!

每一种花都有花期。同一种花,每一朵花开花的速度也不一样,有的花开得快,而有的花却迟迟不开,等到周围的花都谢了,当你已经不抱希望了,它却悄悄开了,多么令人惊喜!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发展得快,各方面能力强,但有的孩子虽然能力比较弱,成熟比较晚,但只要我们耐心等待,用心浇灌,他也会“绽放”,令你喜出望外。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研究特殊学生的帮扶策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能力,讓“与众不同”的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夏慧琼.育人价值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题资料汇编[C],2018(12):5-8.

[2]沈娟娟.寓德于教教书育人——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教书育人,2019(5):78.

作者简介:

黄润能,广东省珠海市,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帮助融合教育鼓励
给予初中后进生更多的爱
现代教育技术与图书馆的关系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