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动力对乡村经济振兴的作用
2020-07-14龙佳骊
[摘 要] 村民内生动力是新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因,在乡村经济振兴、新乡村营造中起到根本性作用,政府的政策或其他资源扶助是外因,内外因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为建设更好的新乡村夯实基础。
[关键词] 村民;内生动力;实现路径
倡导美丽新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的核心目标,让村民参与本村规划设计,做到规划透明化、平民化,成立乡村合作社、村投,让村民自发性地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重返,鼓励共同创业,让村民成为乡村建设中的第一受益者。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和人才素质方面的差距,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协同创新发展,让村民安居乐业。
一、村民内生动力的概述
1.认识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指系统内部生成的驱动力,根据系统主体单位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组织、地区及其他层面的内生动力。村民的内生动力,将村民个人作为系统主体,系统主体不同,内生动力形成的来源、以及他的影响因素、作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2.村民的内生动力。是村民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认识新乡村、敢于实践探索、实现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内生动力是村民不断获得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创新创业的自发意志、自愿行為,是因乡村生存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自发动力。美丽新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村民内生动力的促进,村民因个体内部需求的激发,积极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作用于乡建行动的产生。黑格尔认为人们的行为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热情、兴趣、个性和才能,这些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他们一切行动的唯一源泉和决定他们存在的原动力[1]。村民有了发展乡村、振兴经济的原动力,产生乡村主人翁思想,奔着共同富裕的前景,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发展中去。
3.根本性作用的内因。村民的内生动力是内因,在新乡村建设发展中具有很大作用。政府的政策或其他资源扶持是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外因,内因与外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如果没有从内部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那这样的乡村建设会产生诸多难以调和的问题。当然在良好外因的促使下,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呈现乡村向前发展的态势,但这并不能长期有效地使乡村进入良性循化的有效发展。
二、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
在进行乡村实践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寻求合适解决这些问题的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欠缺自主发展的意愿。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相对贫困或是偏远的村落,经济的滞后影响着精神层面的想法,表现出进取心弱且安于现状,更有甚者形成“拿来主义”惯性思维,坐等着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相应的政府资助项目和拨款,长此以往形成被动式的惯性思维。
2.倾斜性的发展模式。江浙一带经济条件相对优渥的村庄,村镇干部紧跟政策导向,积极参与新乡村的建设发展。“干部干,群众看”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村民觉得这属于村镇干部的工作范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镇干部“独角戏”式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上脱离群众基础,使得乡建在实施推进中困难和阻力重重。
3.片面扶助的发展方式。用资助式模式促使乡村建设,往往呈现出昙花一现的发展,资助项目和外来注入的资金,无法满足预期收益,很难持续投入,所以,短期式递增性发展现象,在缺乏自身造血功能下,很难持之有效地长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生最直接的结果是短暂且无持续性的乡村建设,无法形成系统性、良性循环的闭环。
三、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
1.内外因融合不足。村民内生动力不足,是内外因结合不足导致的结果。内因主要是村民个人文化水平的局限、精神层面的被动性等因素。外因由村庄现有客观环境、村落文化风俗的遗失、村落假设政策的导向组成。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受外界因素影响,内外因素需相辅相成融合发展。
2.新乡村文化问题凸显。从文化生态层面关注社会转型期发展,从社会不断生成变化的现实出发,重新厘定中国新乡村文化精神以及新乡村文化的构成、形态、载体和作用机制,探索增进乡村文化凝聚、创造乃至复兴的可能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3.空心村现象严重。乡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各村的年轻人,而青年因务工或是考大学的因素留在城市生活,提升生活品质、选择好的从业方向和发展机会,因上述原因逐渐迁离传统村落。长此以往造成村庄长期驻留人口的单一性,村中留下的多为老弱妇孺,造成青年人群的严重缺失。
4.人才缺失问题严重。一是常驻人口减少导致本村人才流失,长久以往乡村徒具形式难有实质性的建设。二是乡村紧急基础薄弱,难有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引进人才只能是空谈,只有乐业,才能真正安居。
四、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路径
1.树立村民文化自信,重构乡村文化当代价值。梳理乡村文化脉络,传承积极正面的适合时代发展的“乡约民规”,摒弃落后的与时代相背离的陈规陋习。增加乡村文化凝聚力,让村民的精神富足并具有延展和创新性。政府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广建乡镇文化站,2016年我国农村地区乡镇文化站数量达到34240个[2]。
(1)留住美丽乡愁。对优秀的乡约民俗进行恢复,摒弃封建迷信活动和禁锢乡民精神的不利于乡村发展的事宜。对本村民俗进行整理修复,在一些别具特色的村落,激励区域性地方特色民俗礼节活动的开展。推动恢复本村优秀的乡约民规。团结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帮助开展乡村历史资料整理,修家谱、族谱,传承保护本村记忆,增强乡村凝聚力。创建由党建、村建、家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留住乡愁大有裨益。
(2)培育乡村人才团队。乡村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上升空间,吸引本村人才回流建设家乡,把外出工作的人才感召回村,让金凤凰还巢。寻找真心实意愿意扎根乡村、把乡村视为共同体的各领域人才,实施乡村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素质对口专业人才。储备有思想、有热枕、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建设人才团队,配合政策扶持鼓励多行业精英人才回归乡村。激活乡村活力,实现软硬件与合理运营的综合发展。发挥村中青年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
(3)挖掘手工艺文化创造力。村民中不乏心灵手巧的人,召集乡村中拥有手工艺技能的能工巧匠,加强高校和专业设计机构的教育科研协作,通过设计帮扶使技艺升华,创作出实用美观的手工艺产品。实施“传统村落手工艺复兴计划”,增强乡村特色工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注重标识的作用并进行注册,培养乡村手工艺传承人、开展技艺传习活动、推广技艺的实践应用,鼓励村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常规性是以家庭作坊为主体,前面是门店后面是工艺坊,筹备成立农村手艺合作社,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2.以鄉村文化驱动经济生产。乡村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施行偏向静态的遗产传承与保护,并开展动态乡村与社区营造。以村民参与为主的主动保护,辅以外界多方参与,乡村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物,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理性参与,并进行制度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成为能量化决策、透明管理、社会整体受益的公共事业。
(1)加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设施投入,支持私有民居的维修维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村落是贫穷的象征。要营造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发展机会。
(2)鼓励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村民的自主意愿,让村民“动起来、干起来、学起来”,让他们全过程参与本村发展现状了解、建设计划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具体项目落地、治理和监督,通过在实战中学习提升,激励村民各方面的自我发展能力。
(3)突显村民的主体性,倡导政府支持、专家参与、村民主导、社会协同的乡村发展模式。弱化政府和专家的主导作用,以村民的主体性为主催生村民内生动力。村民成为乡村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和责任人,鼓励乡贤、村办企业、村民个人募集基金,投入到乡村建设和规划发展中。
(4)树立共同富裕目标。生活富裕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一剂良药,通过发挥共同富裕的魅力,使村民上下一心朝着同一个目标迈进,建立村民、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政府从民生保障和文化战略出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专家从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方面论证解决乡村保护,经济振兴与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58
[2]黄秉信.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无锡太湖学院
[作者简介]
龙佳骊,硕士,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非遗类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在新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19SJA0797);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教师[201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