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病毒云南流行毒株E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020-07-14蓝睿刘应华苏云顺王馨娴赵谦尹革芬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6期
关键词:遗传变异

蓝睿 刘应华 苏云顺 王馨娴 赵谦 尹革芬

摘  要:为了解云南省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流行毒株E2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RT-PCR检测云南省疑似猪瘟阳性样品,并获取4株E2全基因序列。对所获的E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树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获得4条全长均为1 119 bp的云南省CSFV流行毒株E2全基因序列。4株云南毒株序列的同源性为81.7%~99.6%,与疫苗毒株的同源性为81.3%~94.5%,与其他參考序列的同源性为81.8%~99.6%。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株云南流行毒株分为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1株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同属于1.1基因亚型,其他3株流行毒株分布在另一进化分支上,属于2.1c基因亚型,研究结果为云南地区猪瘟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猪瘟病毒;E2基因;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S85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6-0032-0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具有传染性高和传播范围广的特征,严重时发病剧烈、高烧不退甚至伴有全身败血性症状,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是国际兽疫局要求必须上报的疾病之一,也是猪病中危害性最大且重视程度最高的动物传染性疾病之一[1]。

CSFV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5非编码区、E2基因和NS5B聚合酶基因的序列数据系统发育分析,CSFV分为三种基因型:1型、2型和3型,每种基因型进一步分为3个或4个基因亚型。其中CSFV基因亚型2.1在国内外流行最广,并被进一步分为CSFV基因亚型2.1a、CSFV基因亚型2.1b和CSFV基因亚型2.1c[2]。CSFV的四种基因亚型(1.1、2.1、2.2和2.3)在我国广泛流行,其中CSFV基因亚型2.1b在过去10年中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流行毒株。本研究通过调查云南省CSFV流行株E2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云南省部分地区CSFV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突变情况,为猪瘟防治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及疫苗

本试验样品为2018年云南省各地区猪场200份疑似猪瘟的送检样品,通过RT-RCR得到4个来自楚雄州某猪场、红河州某猪场和曲靖市某猪场病猪的淋巴结、肾脏和脾脏等阳性样品;新温必沙猪瘟活疫苗购自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试剂

RNAiso Plus、DL2000 Marker和EcoR I限制酶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Easy First-Strand cDNA SuperMix和2×TransTag HIFI Mix II(-dye)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琼脂糖购自白赛勤化学技术有限公司;pClone007 Vector Kit和TreliefTM 5α Chemically Competent Cell购自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引物来源

扩增CSFV E2全基因引物参照文献获取和合成[3],引物信息如表1所示。

1.4 CSFV E2全基因扩增

按照RNAiso Plus试剂盒说明书处理样品和提取核酸。将提取的RNA按照2×ES Reaction Mix 5 μL、EasyscriptTM RT/RI Emzyme Mix 0.5 μL、下游引物      1 μL和模板RNA 3.5 μL的反应体系以及    42 ℃ 30 min和85 ℃ 5 min的反应程序进行反转录。CSFV E2基因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Trans HiFiII 12.5 μL、ddH2O 10.5 μL、上游引物0.5 μL、下游引物0.5 μL和cDNA 1.0 μL,反应体系为      25 μL。扩增程序为94 ℃ 5 min、94 ℃ 30 s、60 ℃ 40 s和72 ℃ 40 s,循环35次;72 ℃ 5 min。取10 μL PCR扩增产物,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5 CFSV E2全基因分子克隆

将1.3.2中扩增的PCR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Clone007载体,转化至感受态细胞TrelieTM 5α中,连接转化具体操作步骤按照pClone007 Vector Kit和TreliefTM 5α Chemically Competent Cell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摇菌后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提取重组质粒。

1.6 质粒酶切鉴定及测序

37 ℃水浴锅中用EcoR I限制酶单酶切质粒1 h~3 h,接着用1.5%琼脂糖凝胶对酶切产物进行电泳鉴定(酶切位点信息如表2所示),最后将鉴定正确的质粒送去测序。酶切体系:EcoR I限制酶1 μL、10×缓冲液2 μL、DEPC 16 μL、质粒  1 μL,总反应体系20 μL。

1.7 基因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树分析

利用Megalign软件比较本试验获取的流行毒株与GeneBank基因库中参考毒株E2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建立遗传进化树对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参考毒株序列信息如表3所示。

2  结果

2.1 CFSV E2全基因PCR扩增

利用CFSV E2基因引物扩增云南省4个地区病猪的CFSV阳性组织样品,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1 343 bp)相符的条带(图1)。

2.2 CSFV E2全基因目的片段的純化

PCR扩增目的基因并通过1%琼脂糖凝胶电泳富集PCR产物,结果显示目的片段大小为1 343 bp,与预期结果相符(图2)。根据胶回收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目的片段回收,回收产物经电泳检测,目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图3)。

2.3 CSFV E2目的片段酶切鉴定结果

重组质粒用EcoR I限制酶进行单酶切,1.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切结果出现1 408 bp和1 846 bp两个片段,其中目的片段约为1 408 bp,与预期相符,见图4。

2.4 CSFV E2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本次试验将云南省不同地区获得的4株CSFV云南流行毒株分别命名为YN-QJ、YN-HH、YN-HH2和YN-CX,疫苗毒株命名为YM-2,具体信息见表4。用DNA Star 6.0中Editseq、Seqman以及Megalign离线软件对4株CSFV流行毒株的E2基因序列、1株疫苗毒株序列和17株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可知同源性为81.8%~99.6%,表明E2基因同源性存在较大差异,4株CSFV流行毒株间的基因同源性为81.7%~99.6%,与疫苗毒株同源性为81.3%~94.5%,见图5。

2.5 CSFV E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CSFV云南地方流行毒株与CSFV国内外分离株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用GenBank中获取的17株CSFV国内外参考毒株与4株CSFV云南地方流行毒株的E2基因序列构建基因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本试验获得的4株CSFV云南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属于1亚群和2亚群,主要分布在2.1分支和1.1分支上,而2.1亚型主要以2.1c为主。流行毒株YN-HH、YN-HH2和YN-CX分布在CSFV的2.1c基因亚型分支上,而毒株YN-QJ和疫苗毒株YM-2的亲缘关系较近,均分布于CSFV的1.1基因亚型,并未发现CSFV的其他基因型或基因亚型(2.2亚型、2.3亚型和基因3型)的毒株,遗传进化树见图6。

3  讨论

E2基因是CSFV基因组中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区域,使CSFV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异性直观地反映了CSFV流行毒株关键抗原表位的变异,这也是导致疫苗接种失效的原因之一。该基因的2 508~2 697位核苷酸序列(190 bp)是公认用于分析CSFV的遗传变异的片段之一,具有最好的鉴别能力和最高的置信度,它能区分核苷酸差异很小的毒株。因此,该片段普遍用于CSFV的多样性分析。E2基因的分析结果不仅可反映毒株的遗传关系,还关联着毒株间的免疫关系。此外,CSFV的中和性抗原表位都位于gp55囊膜糖蛋白上,该蛋白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保护反应,参与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因此E2基因在CSF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20世纪40年代分离到的石门毒株与70~80年代分离到的HeNZZ1/82毒株以及90年代分离到的BJCY1/96、BJTX3/96和GDGZ1/95毒株的E2基因同源性高达99.1%,说明E2基因的高变区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一定的稳定性;20世纪90年代分离到的3株毒株HeBHH1/95株、HeNXH2/98株和GHBH1/98株与猪瘟兔化弱毒C株的核苷酸的同源性均为100%,这表明CSFV流行株的E2变异呈现一定的多样性,向远离疫苗株的方向发生变异[4]。2006—2007年辽宁省CSFV流行毒株已经从基因1型向基因2型转变,与CSFV的石门毒株和兔化弱毒株在基因序列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在向远离疫苗毒株的方向现发生变化[5]。本试验通过RT-PCR和分子克隆及测序,获得了4株CSFV云南流行毒株和1株CSFV疫苗毒株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基因全长均为1 119 bp。将获取的4株CSFV流行毒株与国内外不同分型的18株CSFV参考序列进行基因同源性比较和构建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4株CSFV云南流行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1.7%~99.6%;CSFV疫苗毒株与CSFV流行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1.3%~94.5%,其中3株CSFV流行毒株与CSFV疫苗毒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表明云南省CSFV流行毒株在基因上产生了不同的遗传变异。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CSFV云南流行毒株中仅有1株CSFV流行毒株和CSFV疫苗毒株在一个分支上,属于1.1基因亚型。其他3株CSFV流行毒株分布在另外一个进化分支上,属于2.1c基因亚型,进一步表明在云南流行的CSFV流行毒株在遗传上出现了进化的差异。云南省不同地区当前部分流行的CSFV呈现遗传变异多样性,这与国内其他区域研究CSFV的变化趋势一致[6-7]。因此,有必要长期在云南省开展CSF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猪瘟的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淑英,张泽辉,王庄. 猪瘟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J]. 湖北畜牧兽医,2015,(10):99-100.

[2] 陶玉顺,黄涛,袁东波,等. 目前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J]. 畜牧与兽医,2008,(8):90-94.

[3] 毛泽明,加春生,毛泽天,等.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病新特征及预防[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46-47.

[4] 郭焕成,席进,刘帅,涂长春. 猪瘟病毒基因分型寡核苷酸芯片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学报,2012,32(2):177-181,211.

[5] Bhaskar N, Ravishankar C, Rajasekhar R, et al. Molecular typ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solates from Kerala, India[J]. Virus Disease, 2015,26(4):260-266.

[6] Postel A, Schmeiser S, Bernau J, et al. Improved strategy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based on full-length E2 encoding sequences[J]. Veterinary Research, 2012, 43: 50.

[7] Jiang D L, Gong W J, Li R C, et al. Phylogenetic analysis using E2 gene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reveals a new subgenotype in China[J]. Infect Genet Evol, 2013, 17: 231-238.

猜你喜欢

遗传变异
湖北省蚕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初中生物有关遗传和变异的教学探索研究
江淮大豆耐储藏种质筛选与特性研究
“减数分裂”的画图复习法初探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动汽车最优充放电策略研究
组织培养诱发玉米自交系H99、A188和黄早四的变异研究
建构“软磁铁模型”突破教学难点的课例分析
小麦叶片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抗寒性的相关性
绵阳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ORF5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