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为主体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研究

2020-07-14李希兰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设研究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李希兰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针对当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认知到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并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断地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低效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敦实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性阶段。通过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而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运用不灵活,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元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以学为主体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针对于教师而言,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积极地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较大,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为主体的内涵与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上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期的发展下去,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思想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深入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扮演好自身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内容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这样可以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并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此外,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

二、学为主体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案,加强学情分析

在初中教育教學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在教学方案上不断地做出优化与创新,加入趣味性的教学元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为初中语文课堂打开了新的教学方向,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扩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精神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方案,还能有效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和教师积极地进行互动,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去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可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在教案设计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在生活和学习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能力,并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二年级《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首先教师首先可以进行课前导入环节,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首歌颂母亲的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烛光里的妈妈》供学生欣赏,学生会慢慢沉浸在旋律中,脑海中浮现出生活中的母亲,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母亲做过触动自己的事情,此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的互动性。接着教师在带领学生走进朱德的母亲,去感受与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教师在学生对此篇文章进行朗读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中母亲的事迹,其次,使学生深层次的体会作者的叙述手法,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独立性思考能力的提升。

(二)调整师生关系,凸显学生主体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低效的问题,很大原因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师常常保持威严的形象,导致学生畏惧于教师的威严,无法及时地向教师反馈教学意见。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育效率,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设定主题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身的奇思妙想。针对学生积极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会配合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并以学生为主体,切实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调节师生关系,并注重任务教学,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博.延吉市第十二中学语文“三究四学”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调查报告[D].延边大学,2015.

[2]桑颖.浅谈初中文言文活力课堂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杨浩.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建设研究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培养和选拔会计人才途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