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戏剧教学中的项目化学习
2020-07-14倪江
倪江
摘要:戏剧项目化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活动”类型,它以系统化同时也是个体的、具体的、细节化的体验方式理解戏剧核心概念,将总任务分解为剧本改编与创作、剧目海报创作与阐释、导演阐释、角色分析、舞美设计、剧组组建、排练、彩排、正式演出、评奖等“分任务”,在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复杂性的任务情境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戏剧项目化学习要发挥教师的建构性作用,操作要注意“语文性”,避免用大量戏剧表演专业知识冲淡语文戏剧学习的要旨,评价注意规范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戏剧项目化学习高中戏剧教学
一、戏剧与项目化学习
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从任何文学角度来看,起码自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眼下的21世纪,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始终都是有问题的。因为(不免)受限于实际的表演,所以戏剧既是也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尽管有莎士比亚的伟大剧本,但是布鲁姆也指出,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的剧本就是“听”不到莎士比亚剧本那样的“回响”。这可能是某种苛责。不过,在美国课程体系中,戏剧被纳入艺术课程范畴而非文学课程范畴,排演戏剧是戏剧课程的应为之事。
艾布拉姆斯给戏剧下的定义是:“戏剧是用于舞台演出的一种文学形式,由演员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运用对话与动作表演表现情节。”他也指出:“文房剧(closet drama)也是一种戏剧形式,剧中有对白、象征性情景和舞台指导,但只供阅读不为演出。”剧本总体而言是为舞台而生,如果戏剧教学没有“舞台”,则是残缺的教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年第1期独家策划《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描述中使用的术语非“戏剧”而是“剧本”,明确了中学语文戏剧教学是“剧本”教学;而在“教学提示”中,则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这个定位既照顾了剧本的文学性,又兼顾了戏剧的“舞台性”。
传统剧本教学的定位常与小说混同,将“人物(性格)”“情节(冲突)”“语言”视为核心要素,几乎不涉及角色扮演、表演、服饰、场域、音响、道具、灯光等构成要素(尽管后现代戏剧中这些元素未必均为必要),课堂偶有的“话剧表演”活动也是常服、“素颜”演出,甚至缩减为“台词朗诵”。
关于戏剧本质的探讨,众说纷纭。然而,舞台表演的“动作性”“空间性”“情境性”或“综合性”等,却是显而易见的。张心科、宣琰认为,“空间”“会话”“冲突”是戏剧三要素,强调了空间维度、空间意识。静态的剧本赏读,难以品悟剧中人在特定时空里的人际互动与冲突,难以体验到角色填充剧场“空的空间”时对场域的把握。《雷雨》中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一段,若只是分角色朗诵,是很难体会到林洪桐所描述的情形的:“《雷雨》相认的戏,既有与物的交流,即侍萍走错屋,与屋内家具的交流,与照片的交流,触物生情,严格说仍然是与人(周朴园)的交流,与自己年轻时那段刻骨铭心经历的交流。接着是与影响自己生命最重要的人,周朴园的声音交流……”这是何等丰富的在剧本里、“朗诵”里几乎难以传达的“交流”。《2017版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戏剧表演就是一项特别适合中学生的有很高审美价值和语文价值的言语实践方式。
传统语文课程中的戏剧表演、排演常以“活动”和“辅助教学”的“面目”出现,其指向通常为“培养兴趣”和“读解文本”。任务驱动下的戏剧项目化学习,为新课标体系下的戏剧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空间。
这里有必要明确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巴克研究所对项目(化)学习的界定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这个界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Sally Berman给出的定义是:“项目(化)学习是让学生进行创作、验证、完善,并制作出某种东西的活动。”这个定义则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而戏剧正适合作为一项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复杂的,需要创作、验证、完善过程的“项目”来学习。
“项目”操作与一般“活动”操作的区别是明显的:(1)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大概念”或“核心概念”的学习,而一般活动则常常围绕下位概念展开;(2)任务驱動学习、项目化学习是将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有明确的目标系统,一般活动的目标则较为模糊;(3)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化程度更高,一般活动教师的介入程度较低,介入方式单一。
戏剧项目化学习需要学生在排演过程中体验和理解戏剧的核心要素:时间(情节)、紧张(悬念)、人物、空间(环境)、会话、动作、冲突等,并以个体的、具体的、细节化体验的方式进行。
二、戏剧项目化学习案例
将戏剧当作“项目”来操作与当作“活动”来操作,是很不一样的。笔者曾让学生排演曹禺的戏剧《雷雨》,流程为:布置任务—组织剧组—日常排演—汇报演出。一切都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既没有戏剧表演专业指导,也没有过程性评价与指导,学生实际上将其视为一个“兴趣活动”,从头至尾,学生主要依赖口语交际方式进行排演,缺少目标约束。有鉴于此,笔者选取一个年级进行了戏剧项目化学习操作实验,一个剧组选取的剧目为《天下第一楼》,一个剧组选取的则是原创剧目《夜玫瑰》。具体流程如下:
1.任务驱动:(1)将《天下第一楼》完整剧目浓缩到20分钟,重点场景不能缺失,原创剧目须集体创作;(2)设计剧目海报,撰写设计阐释;(3)撰写导演、编剧阐释;(4)演员撰写角色分析与表演反思;(5)舞美、电子屏背景等负责人需要撰写设计阐释。
2.导演竞聘:竞聘总导演的同学发表演讲,全班投票表决。
3.“组阁”导演团队:总导演负责挑选、配备副导演若干,分工协作。原创剧目团队组建编剧小组,负责原创编剧。
4.导演团队组建剧组:演员采用自报、选角方式确定。
5.剧组组织排练。
6.剧组提交各类文案给语文老师。
7.剧组彩排。
8.剧组正式演出,评奖。
以下为文案精选,限于篇幅,某些环节无法录入,录入的内容亦有大量删减,仅供窥一斑:
《天下第一楼》导演阐释
张珈语
《天下第一楼》对我来说,最大的难度是去看清里头的人。在我的认知里,这部剧的中心思想既不是表达对谁的怜悯,也不是表达对谁的讽刺,它就是一个冷眼旁观者的叙述,观众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里头的滋味自去品味,一切奥义尽在不言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原汁原味地将故事“讲(演)”出来,尽量去做一个合格的叙述者,将观众带到那个时代背景中去。
《天下第一楼》卢孟实角色阐释
周丁杰
卢孟实这一主要角色代表了一种传统的生意人、中国男人的形象。读了这部剧,又看了话剧,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卢孟实这一人物复杂人格重叠表现的真实性。
首先,他确实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会做生意的人,这一点体现在他的精明能干上。
身为福聚德第一把手的掌柜,他也有一种“统治者”的身份。
令人感到矛盾的,是他在作为“统治者”的同时也是一个“佣人”。他能屈能伸,多变无常。
剥除掉这些特性,只将卢孟实作为一个人,他依然不简单。无法用简单的正义与否评价他。卢孟实,一个当时社会造就的人。
扮演卢孟实,这对没什么表演经验的我来说的确有困难。毕竟我也不像卢孟实,可能更像王子西。但是在台上,我就是卢孟实。我的目标不是演他,而是变成他……
《天下第一楼》海报设计阐释
马佳禾王芷勤
整体风格:
我们的海报以棕、橙、红三色为基调,黄色为衬托,没有选用黑、白、灰三色。这样一种与中国传统木质相协调的色感,更加符合“天下第一楼”的色彩,也更能营造出一种市井的热闹之感,把观众带入剧作的背景之中。
选角方面:
卢孟实作为主角和让福聚德兴盛的主要人物,自然而然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设计的动作是一手背在身后,一手在前端着,挺着胸膛,一脸严肃,俨然一副掌柜的样子。
玉雏儿作为卢孟实的相好,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物,玉雏儿从不想完全依靠卢孟实,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卑贱地位。因此,她的姿势设计得很端庄,因为她是一位很傲气、有自尊心的女性。
唐茂昌从小就有着丰厚的家产,做事从不缺钱,但却放着家业不管,一心一意只喜欢唱戏。于是,海报中唐茂昌的动作显得不经意,像是随心所欲。
《夜玫瑰》原创编剧阐释
朱妍(主笔)
我一直认为历史性文学有极强的魅力,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都会带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9年。来自奥地利的犹太女孩西尔维亚和母亲,因为逃难而来到上海——这个陷入“护照签证混乱”的自由港口。二战时,上海如同方舟,容纳了25000名犹太人。女主角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女孩子,但是来到上海后失去了弹钢琴的机会,直到她遇到了男主角王哲深——一个出身音乐世家的上海男孩。1942年,纳粹头子梅辛格来到上海,准备实施对上海犹太人的灭绝计划——“梅辛格计划”。女主角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绝望,冲突就这样爆发了。
为什么选择上海,而不是德国、奥地利、波兰、白俄罗斯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二战时期的上海是全世界笼罩在黑暗的血雨腥风中时,零散的微光中的一束。上海也好,何凤山先生也好,考夫曼先生也好,他们在战争和屠杀的残暴中拥有人性的光辉。而这种光芒将永久地闪耀下去,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由此,也就有了这个剧本。
《夜玫瑰》音乐阐释
朱妍
因为这个剧本含有很多音乐元素,所以音乐在演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首先,剧名《夜玫瑰》就是一首犹太民谣的名字。选用这首曲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优美而古老,很符合女主人公的形象和犹太民族的特性。这首曲子出现在暴风雨到来前男女主角的一次谈话中,有点忧伤的旋律从留声机中缓缓飘出,作为配乐一直到演出结束。
男女主角二人弹奏过的曲子分别是李斯特的《钟》和肖邦的《华丽大圆舞曲》。《钟》是一首难度很高的升G小调、6/8的钢琴作品。这个作品一度被人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彈奏的作品”。而《华丽大圆舞曲》是一个温和、华丽、轻快的作品,在该剧中用来表现的是西尔维亚初见王哲深的愉悦心情。另外,在男主角被迫为日本军官弹奏时,又在《钟》后弹奏了一段《游击队歌》的片段。选用这首曲子,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家喻户晓和轻快的节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贺绿汀和上海的缘分。
女主角西尔维亚在剧中有两个唱段,原曲分别选的是Eye of the Storm和Jason Walker的Everybody Lies,填词由我完成。Eye of the Storm被我用来表现女主角拥有音乐后重新拾起勇气面对艰苦的生活。而Everybody Lies旋律忧伤,副歌唱段具有爆发力,表达了女主角和她的母亲控诉不公命运和纳粹暴行时的强烈情感。
语文项目化学习,必须具备“语文性”。创设让学生沉浸于“言语”中的情境,是项目化的应有之义。所有演职员都必须深入研读剧本,各个环节的负责人都要撰写文稿。戏剧项目化学习涉及大量口语交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需要研讨、磋商、评价、反馈等,但这些交际常常是“稍纵即逝”甚至“不可见”的。而文字写作将排演准备、过程、结果纳入“可见”的流程,确保了所有行为围绕核心展开。在整个项目中,学生主要撰写的是“程序性文本”和“阐释性文本”。所有文字都基于“这一出戏”这个真实、具体的情境,而非虚拟或虚假的情境,其操作直接影响到终端评价。学生是在一个“利害攸关”的情境里进行真实的语文体验。戏剧项目化学习还涉及大量跨媒介文本,如音乐、音响、图片、视频、光线等“文本”,这对于培养学生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力,是强有力的促进。
三、戏剧项目化学习反思
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并非戏剧专业出身,在指导学生戏剧表演上难免捉襟见肘。如果学生在专业层面上缺少指导,呈现的“作品”必然也是经验型的。语文教师需要适当地借鉴专业表述,如台词演绎处理要求准确、清晰、流畅、有感情,具体来说,要做到“快与慢(频率)上,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大与小(音高)上,大而不喊,小而听清;高与低(音域)上,高音不破,低音不压;强与弱(力度)上,强调声母或轻压声母。注意语法重音、邏辑重音、语法停顿”等。演员要根据作品把握角色的年龄、经历、阶层、文化修养、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对人物的职业、出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做细致分析。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吃透”剧本人物、对话(潜台词)、冲突、主题等要素,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
“表演”是语文教师更难涉入的部分。“模仿”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不少经典剧目有现成的视频可资参照,此外可参考艺术、传媒、戏剧院校的表演教科书。中学生不可能做大量的专业训练,重心应放在与其他演员的“交流”与“适应”这一戏剧表演的核心元素上,学会“自我交流”“与想象对象交流”“与同演者交流”“与观众交流”“无对象交流”等技巧,学会适应舞台、剧中情境、同演者所扮演剧中人的性格和类型、舞台节奏等。但无论学生的演绎水平如何,绝不能用大量戏剧表演专业知识冲淡语文戏剧学习的要旨。
过程性评价是项目化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进入排练阶段后。陈锋主张教师“少介入”,在选角、表演阶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尝试、反思的主体地位;“重头尾,放中间”,即在剧本阐释、解读(头)上以及终端评价(尾)上下功夫,“中间”是学生释放自我、展示才智的过程,教师过度干预、严丝合缝地控制,会使充满挑战和趣味的过程变成一种重压和负担。
如何推进学生进行文本研习,而非浮光掠影地“演绎”,很值得探讨。笔者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任务”中得到启示——该任务要求学生“朗诵前反复揣摩诗歌情感基调和音韵节奏,设计朗诵脚本”。“朗诵脚本”概念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它实际上是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基本功。笔者曾让学生尝试设计现代诗歌朗诵脚本,举例如下:
《断章》朗诵脚本
(林)你(略有延长,似在沉吟)/站在桥上(拖长语调,尽量做到低沉)/(两男)看风景(稍带一点模糊的感觉),(两女)风景(轻柔,如同回声一般)。
(胡)看风景的人(语调上扬)/在楼上(语调上扬至最高点,有向上仰望高楼的感觉)/(两男)看你(语气应放轻柔,甚至带有一丝窥视他人秘密的俏皮,咬字不宜太重)。(两女:加入一点嬉笑声,不用很明显,能让人听到就行。)
(朱)明月(语气舒缓,延长)/装饰了(放慢语速,强调“装饰”)/你的窗子(明亮的声音,稍稍加快一点节奏)(多停顿一会儿)。
(夏)你/装饰了(同样在“装饰”处放慢语速。此处的“装饰”与上一处不同,慢读两个“装饰”意在使听者清楚地知晓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更深一步地进行思考;停顿一下,再重复一次“装饰了”,然后接下去)/别人的(重读“别人”,强调主体之间的相对性)/梦(“梦”不宜读得太重,应适当放低一些音量、放缓一点节奏,为听众留下遐思空间,带一点延长)。
(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语音语调与上述一样,但是节奏继续放慢。回声一般:梦……)。
学生将卞之琳的《断章》演绎出了情景剧的意味。剧本虽然就是排戏的脚本,但不够细化。完全可以让学生撰写“戏剧台词演绎脚本”,让学生“字斟句酌”剧本文句,那是更为具体的“言语体验与实践”。“脚本即理解”,它将语音和语义、语用整合起来,是生活语言高度艺术化的产物,长期品读、演绎,必能增进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或许会有教师质疑:项目化学习形成的核心素养可以考查吗?
高考未将戏剧的剧本纳入考查范畴已经有很长时间,这可能与试卷容量以及剧本相对模糊的“文学文本”面目有关。我们注意到IB课程(国际文凭课程)中有这样的题型:“请以你学过的至少两部戏剧为例,讨论隐藏在戏剧角色对话背后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弦外之音——即‘潜台词——对矛盾冲突展开所起的作用。”在考试改革的进程中,将怎样的语材和题型纳入高考范畴,值得深思。在核心素养时代,我们希望能更开放、更多元。
参考文献:
[1] ﹝美﹞哈罗德·布鲁姆.剧作家与戏剧[M].刘志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2] ﹝美﹞M.H.艾布拉姆斯,杰弗里·高尔特·哈珀姆.文学术语词典[Z].吴松江,路雁,朱金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张心科,宣琰.重建“空间·会话·冲突”艺术:戏剧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雷雨》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0).
[4] 林洪桐.表演训练法:从斯坦尼到阿尔托[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
[5]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6] ﹝美﹞Sally Berman.多元智能与项目学习——活动设计指导[M],夏惠贤,王加林,杨洁,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 陈锋.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