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须菜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07-14熊海锋

乡村科技 2020年14期

熊海锋

[摘 要] 广东省广宁县龙须菜品质上乘,已成为广宁县“名牌”特色农产品。加强龙须菜高产栽培,既有利于广宁县广大农民朋友创收,又有利于推动广宁县农业经济发展,而且是广宁县农村脱贫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阐述龙须菜的生长条件,其次分析龙须菜栽培技术,最后深入探讨龙须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龙须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4-100-2

龙须菜形状貌似龙须,实质上是佛手瓜植株的嫩梢,其含有大量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等),食用起来可口、幼嫩、香脆,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龙须菜适宜栽培在较为温暖的地区,尤其是适宜种植在北纬22°附近区域,但龙须菜对于土壤并没有过多的要求,种植于山间、田园、闲置地均可,甚至可以通过盆栽方式来种植,只要施加足够的肥料,就能让龙须菜旺盛生长。4—10月是龙须菜的采摘时间,但其采摘旺盛期通常是7—9月。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于1988年开始种植龙须菜,目前已经连续种植30余年,种植面积高达0.089万hm2,涉及1.6万户种植农户。广宁县龙须菜品质上乘,已成为广宁县“名牌”特色农产品。加强龙须菜高产栽培,既有利于广宁县广大农民朋友创收,又有利于推动广宁县农业经济发展,而且是广宁县农村脱贫发展的必由之路。

1 龙须菜生长条件

要想实现龙须菜高产栽培,那么最好将其种植于阴凉的气候环境中,20~25 ℃是龙须菜最佳的生长温度,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5 ℃,那么易导致龙须菜停滞生长,甚至可能会枯死;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 ℃,那么易使龙须菜遭受冷害。所选择的龙须菜栽培区域应土质肥沃、透气性好、与水源较近,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在具有较佳排水性能的非耕地区或山坡地区,切忌选择黏土地区与盐碱地区。

2 龙须菜栽培技术

2.1 选地

尽量选择排水性能较佳、土壤肥沃疏松的区域进行种植,但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应避免出现连作现象。

2.2 起畦

畦间隔50 cm,畦高要大于50 cm,畦宽控制在80~100 cm为宜,株距在100 cm左右,单行种植、双行种植均可,但一定要提前施足已腐熟的农家肥[1]。为了给龙须菜的种植营造较好的环境,务必及时开展精细化整地作业,并且及时调整土壤酸碱度,增施一些营养土、硫酸亚铁等。

2.3 搭棚引蔓

所搭建的大棚宽度控制在100 cm、高度控制在80 cm为宜,这样一来,便于龙须菜通风透气。当瓜蔓长至50 cm时,可通过小竹竿引蔓上架;如果藤蔓数量较多,那么引蔓上架的藤蔓数量控制在一两个即可,其他多余的藤蔓则全部剪除。

2.4 及时除草、施肥

务必将田间杂草清除干净,防止田间杂草与龙须菜争水争肥;除草时尽量采用菜叉松土或手拔方式,切忌不可对根部造成损害。施肥方式也要妥善选择,目前喷灌、浇灌、滴管均是常用的施肥方式,滴灌方式最为常用。为了避免出现龙须菜茎叶溃烂现象,务必要防止植物茎叶与肥液相互接触,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龙须菜高产栽培。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大多偏爱龙须菜的嫩梢,而嫩梢的需肥量较大,但务必要秉承“薄施”“勤施”的施肥原则,防止出现烧根现象。

2.5 根外追肥

为了实现龙须菜嫩梢快发、多发、早生,除了将肥料喷洒在龙须菜根系部位,还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来促发新梢。叶面肥的喷洒浓度控制在1 200~1 500倍液,采用植保素+氨基酸类叶面肥[2]。

3 龙须菜病虫害防治

在龙须菜的田间管理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极为重要的工作。通常,龙须菜在正常生长时较易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的侵扰,务必要秉承“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来进行防护。与此同时,一旦出现病虫害,务必要在第一时间予以治理。

3.1 病害防治

目前,在龙须菜生长过程中主要会感染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等病害。

3.1.1 蔓枯病。蔓枯病大多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通常会从龙须菜的自然孔口、伤口等处侵入,病部易出现分生孢子。蔓枯病的最佳流行温度为20~25 ℃,如果生长环境中的湿度较大,那么会导致蔓枯病发病程度增大;如果生长环境的透光性、通风性较差,植株种植密度过大,也会导致蔓枯病发病程度增大。

蔓枯病会对龙须菜的叶片、果实、茎蔓等部位造成危害,其中危害程度最大的是茎蔓。一旦茎蔓染病,蔓上会出现若干个生有黑色小点的病斑(或呈不规则形或呈圆形)。如果蔓枯病的发病程度较为严重,那么易出现茎蔓枯死现象,也会影响蔓果的生长发育,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叶片染病、果实萎缩、果实腐败、茎蔓死亡

为有效防治蔓枯病,要做到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轮作时间控制在两三年,并且要注意合理优化调整植株,以保证生长环境通风透光良好。发病后,采用松脂酸铜8 mL兑水35 kg喷雾防治,或采用春雷霉素20 mL+70%甲基硫菌灵20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或采用1小包中华恒分素+10 mL双炔酞菌胺兑水30 kg喷雾防治,连续喷雾两三次即可,每次间隔7~10 d。如果龙须菜的茎蔓出现发病现象,可用水将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搅拌成糊状,用毛笔、棉絮涂抹于病部。需要注意的是,采收前7 d要停止用药[3]。

3.1.2 炭疽病。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多雨季节、高温季节易出现炭疽病。一旦存在病源,病源会从叶片边缘部位侵入,进而造成茎蔓萎缩、叶片边缘黄化等。

为有效防治炭疽病,可喷洒咪鲜胺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确保生长环境通风透光良好,并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

3.1.3 白粉病。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水流、大风均会传播病源,可喷洒灭病威600倍液或晴菌唑乳油800倍液进行防治。

3.1.4 霜霉病。霜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水流、大风均会传播病源,可喷洒瑞毒霉锰锌8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防治,并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确保畦面不会出现积水现象。

3.1.5 日灼病。日灼病主要是由于天气温度较高而导致龙须菜叶片干枯,甚至可能出现茎干枯死现象。可将龙须菜种植于阴凉的环境中,预防日灼病的发生。

3.2 虫害

目前,在龙须菜生长过程中主要会遇到红锈蜘蛛、小菜蛾、蚜虫等虫害。

3.2.1 红锈蜘蛛。红锈蜘蛛会对龙须菜的叶液、叶片進行吸食,易导致龙须菜的茎蔓出现黄化现象,可喷洒阿维菌素1 500倍液进行防治。

3.2.2 小菜蛾。小菜蛾喜爱蚕食龙须菜的叶肉、叶片,往往蚕食完毕后,龙须菜只剩叶脉或者出现叶片缺口现象,可喷洒鱼藤精乳油1 000倍液或阿维菌素1 500倍液进行防治。

3.2.3 蚜虫。蚜虫喜爱蚕食龙须菜的嫩梢,易导致龙须菜的嫩梢卷曲,可喷洒氯氰菊酯1 000倍液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王文明.龙须菜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149,151.

[2]朱春燕.有关龙须菜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4):127.

[3]高学利.关于龙须菜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19(16):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