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融合教育路在何方

2020-07-14

教育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幼教师资康复

研究表明,学前融合教育对残障儿童的自我控制、同伴游戏、模仿、同伴交往等与社会性有关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因为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缺少融合的场所,中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道路坎坷。学前融合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如何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及平等的对待?且听专家分析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

创设适宜成长的教育环境

第一,需明确学前融合教育不是简单“混合”,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支撑、科学的融合安排和创造一个适合有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因此,教育体系里就不能缺少医学、特教的知识。第二,正常的幼儿园要附设特殊教育的资源,让有特殊需要儿童能在普通幼儿园获得专业干预、融合。园所教师要具备特殊教育的能力,即要懂得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怎样的转接。第三,能总结、复制、输出优秀的融合模式。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贾美香

借助专业力量进行师资培养

融合教育当前处于先研、先探、先试的阶段,但追求的已经不仅是让残疾孩子有学上,而是能融合。这其中,关键的就是教师。普教的幼教师资是缺乏的,在特殊教育方面,幼教师资缺口更大,质量也亟待提高。所以,如何借助专业力量进行人才培养,保障幼儿园在特殊教育方面有持续的服务和支持是两大关键。此外,幼儿园阶段是黄金干预的窗口期,孩子与幼儿园老师的接触是最多的,如果老师能更早地发现问题,孩子就能更早获得诊断、干预。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雁

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融合教育要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让特殊儿童能够在较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互联网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云空间技术,能够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将融合教育领域的专家资源进行整合,助力全国各地融合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在各领域人员的探讨协作、共同努力下,能推动中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从学前融合到小学中学融合,再到社区融合,最终实现社会的大融合。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授 梁永胜

运用视频技术巧定指导方案

幼儿园可以尝试“家园共育”,派专业的研究人员跟踪有诉求、渴望获得帮助的家庭,比如孤独症儿童家庭,在双方达成一致后,采用视频反馈技术,把孩子和家长互动的过程记录下来,让研究人员和班级老师共同研究分析,制定一套家庭指導方案给家长,并重复观察6-8次,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经过实践后,如果幼儿园遇到融合问题,还是要尽可能借鉴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办法,然后寻找有相应专业知识背景的康复机构或委员会去联合解决。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 王异芳

猜你喜欢

幼教师资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