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路径探究

2020-07-14刘秀苗孟秀峰李公平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措并举脱贫攻坚

刘秀苗 孟秀峰 李公平

【摘 要】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党中央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山西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忻州市东留属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贫困状况有极大的改善,实现了整村脱贫,分析其实现脱贫的路径对其他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极大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脱贫攻坚;路径;多措并举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3-0059-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山西省一直将脱贫攻坚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晋发[2016]23号文件中指出,产业扶持、技能扶贫、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的“3+1”工作路径,是近年來山西省扶贫开发的探索创新和成功实践。山西省代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东留属村位于代县东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贫困现象相对严重,现已实现整村脱贫。

二、文献综述

省内外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路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政策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宏观政策方面,洪大用(2015)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两个主要路径:一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教育,实行大病医疗保险,改善基础设施,实行低保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的全覆盖等。二是市场化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二是收益共享。胡红斌(2016)提出: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易地搬迁、抓好对口帮扶、着力加强教育、提高资产收益、整村推进脱贫等路径,打赢脱贫攻坚战。王宗(2017)将贵州的大脱贫路径总结为“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和异地搬迁、产业扶贫。

三、现状及成效

东留属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枣林镇,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曾是代县的贫困村之一。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村民及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已成功脱贫,脱贫成果显著,村民走向了幸福新生活。

(一)贫困基本情况

东留属村与繁峙县接壤,距县城23公里,距镇政府12公里,108国道东西穿村而过。代县多山地丘陵地貌,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历史贫困情况较为严重。东留属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1089.52亩,其中耕地4120.88亩,人均耕地2.8亩,其中草地1570.6亩,非耕地85.62亩。常规农作物以玉米、小杂粮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产量低。村民收入除种养殖外,主要以就近务工为主。全村的贫困户情况如表1所示。

(二)脱贫成效

东留属村通过多策并举和落实各类政策性补助,经过村民及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全村已于2016年整村脱贫。近年来,脱贫成效稳定,无明显返贫现象。据2019年度收支测算结果,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超过2019年脱贫线3600元,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得到保障,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全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已大幅度改善。

全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全村66名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园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对寄宿生、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全村无一例辍学现象,无一例因学致贫现象。该村通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医保费实现了“户户全覆盖、人人有保障”,实施“136”住院补偿政策35户42人次,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水、电、路、网、房”基础设施完善。有供水塔2座,自来水全部进家入户,全天24小时供水。全村现有变压器16台,其中9台为机井配套,供村民生活用电3台,动力电有保障。互联网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联通、网通、移动网络通讯全覆盖。2010年以来,47户进行了危房改造,经县乡住建部门鉴定,全村已100%实现住房安全。2014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农水、以工代赈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村现有18眼机井配套,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出率,农业收入稳步提升,建设400kw光伏发电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脱贫路径探究

东留属村实现整村脱贫,脱贫成效稳定,无明显返贫现象,对其主要脱贫路径的探讨和研究能够为山西其他地区脱贫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从而进一步推动山西省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光伏扶贫

光伏扶贫是优越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异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社会扶贫等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光伏扶贫是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可以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由于太阳能资源的特殊性,光伏扶贫理论上对很多地区普遍适用,能够进行试点和推广。

东留属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全年累加日照时数2863.6小时,有充足的条件开展光伏发电项目。东留属村的光伏扶贫主要采用光伏地面电站的模式,2016年光伏发电项目投资79.3万元,占地面积6亩,于2017年6月并网发电,2018年投资203万元,占地面积13亩,已并网发电,共建成200KW光伏电站二座,截止2019年10月末,已累计实现收益498422.78元。光伏扶贫以新型的方式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劳动增收,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了贫困地区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东留属村的光伏发电项目为整村脱贫贡献了巨大力量。光伏扶贫模式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较高,其他贫困地区可参照已成功的经验,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符合本地环境的光伏扶贫项目,实现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二)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南绍北代”是自古以来关于我国黄酒产业自古以来的一个俗语,意思是南方的黄酒以绍兴为代表,而北方的黄酒则以代州最为有名,古代州就是如今的代县,代县的黄酒酿制技艺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留属村的黄酒产业是有悠久历史的特色产业。

东留属村的黄酒产业虽然有较久的历史沉淀,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等局限,发展不是很好。新时代当地酒厂借助政府扶贫开发对产业的政策支持迅速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种植业发展,东留属村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为玉米,小杂粮。黄酒集团选用当地农民自己种植的黄米作为原料酿酒,将本土产业与当地种植业挂钩,没有粮食中间商,既为广大农民提供了黄米的销路,也保证了酒厂的原料正宗实惠。当地黄酒产业同时也为本地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村民能够通过接受技能培训,掌握一定技术之后加入黄酒厂,改变了当地过去以农耕为生的单一收入模式。东留属村4家黄酒集团带动贫困户30户60人增加收益90万元。如今,该特色产业为当地创收、解决就业、拉动种植业发展,一举三得,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成效。

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立足当地实际,找准产业发展路径,寻找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方向,开展地方产业建设,同时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以技术优势特色产业为先锋,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一业主导、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促成产业扶贫的顺利进行。

(三)技能培训

“扶贫必先扶智”,除重点发展教育之外,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东留属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村民普遍从事传统种植业,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为改变现状,村民委员会树立“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坚持“真诚、务实、优质、高效”的作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村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确保劳动力接受培训能够学有所获。扶贫先扶志,旨在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惰性,增强群众的自我创造力,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进行长远谋划。

东留属村开展技能培训,共计培训73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10人次,4家黄酒酿造企业务工60人;辰鑫检车线5人,选矿厂20人,鸡场1家12人,猪场2家10人,牛场3家10人,108国道汽车维修厂30人,车队务工60人。经过培训,该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受益匪浅。对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一方面要针对传统农业,不断向农民传授新型实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为农业增收创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和专业技能培训,尽量使劳动者有一技之长。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要做到培训内容与劳务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针对就业岗位设置技能培训方向,确保劳动者学有所用,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另外,创新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优化培训手段,根据当地情况及培训内容人数决定培训方式,传统授课、实地操作演示、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灵活配合,为贫困地区塑造更多技术型人才。

(四)金融扶贫

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资金来源角度讲,金融扶贫区别于财政扶贫,是指通过金融机构信贷、保险、基金等形式,解决贫困地区与人口生产型金融需求问题,通过金融扶贫,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造血”式扶贫模式的发展,增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金融扶贫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和贫困群体,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等金融服务,在偏远地区,主要是通过小额信贷的手段来扶持低收入家庭及贫困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使其有资本进行投资,摆脱困境,增加收入。金融扶贫的开展,不仅为贫困地区贫困户个体发展提供了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贫困地区人民对资本和金融的理解,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其对当前经济社会的认同感。

东留属村实施金融扶贫,贫困户小额贷款30户30人,2018年牧源贷款16户16人,2019年小额贷款16户16人,个贷款4户4人,通过小额信贷的方式,一部分贫困户拥有原始资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虽然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有序,但基于东留属村的村庄小、人口少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其金融扶贫局限于小额信贷模式,金融扶贫模式及手段不够丰富。待该地区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可拓宽金融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手段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五、结语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人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场战役中,山西还需不断努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山西省东留属村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值得借鉴。扶贫工作应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多种措施并行,构建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光伏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和资本扶贫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走出有当地特色的脱贫路径,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确保群眾稳定脱贫。

【参考文献】

[1]李斌.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N].人民日报,2019-03-08(004).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7

[3]姜安印,刘博.精准扶贫背景下光伏扶贫问题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89-794.

[4]徐杉.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5):162-163.

[5]周双,刘鹏.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2017(1):17-22.

收稿日期:2020-05-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路径与效益评价研究”(课题编号:SSKLZD-KT201809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秀苗(1995—),女,山西忻州人,山西能源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多措并举脱贫攻坚
多措并举“搞定”习作教学
多措并举搞好英语写作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多措并举提升历史教学效率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措并举”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