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

2020-07-14邓仁良

好日子(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身体健康高中体育教学

邓仁良

【摘 要】现在常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的安排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是可以有效防止身体亚健康的,高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前体育课没有注意过这些问题,现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课也受到了重视,运动强度越大心率就越快,心率可以通过心脏跳动或者脉搏跳动来观察,心率是测量体育课安排是否合理的标準,运动负荷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心率来查看,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运动负荷、身体健康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

在以往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问题大多很统一、很普遍,经过几年的高中体育课实践数据调查中发现高中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太少的问题,这也就间接暴露了高中体育课教学不够严谨,教师不负责,没有好好备课教学[1]。

每节体育课应该安排10min的体能训练,平均学生有三十多节课,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好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在课堂上监督学生完成一定的运动量,现在学生每天学习都是在教室中坐着上课,运动量是很不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原因,流感季一个接着一个病倒,身体抵抗力低下,运动负荷标准主要是每节课安排10min的体能训练,又考虑到现在大多数学生也不太爱动,所以教师就要多费心思安排课程新鲜有趣,可以做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让学生们达到运动负荷量[2]。

二、什么是适宜的运动负荷

上文说到合适的运动负荷就是通过心率来测试运动负荷是否符合标准,可以看运动密度,一节课一般是四十五分钟,体育课都会做热身准备,热身准备的运动密度低,心率自然也低,接下来就是正常的体育课部分,这时候身体已经拉开,运动密度也就大了起来,让学生的身体逐步适应,锻炼效果也就可以发挥的很好。也就是每节课的运动密度在75%左右。为什么要说每节课要在75%左右的密度是有科学根据的,这些数据都是通过研究和调查得来的结果,高密度的运动是可以达到身体锻炼的,很多时候上体育课就是走走形式,学生根本达不到出汗的目的,没有什么运动量的话学生的体质也就下来了,现在的学校大多是封闭式管理,学生的生活规律也就是三点一线,教学课程又相当满,每周的体育课就成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唯一途径,教育局又非常重视体育课的课程质量,教师应该肩负起学生身体素质改善的重责。一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一定要适宜,运动量太大或者太小都是不可以的,太小的运动量达不到该有的负荷就做不到锻炼身体的标准,而太大的运动负荷量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一般情况下,运动量小的体育项目可以多安排几组让学生训练,而运动量大的项目,比如短跑这项运动就可以减少组次。

四、高中体育课如何达到适应的运动负荷

经过研究,在以往的高中体育课程中,老师负责教学生们运动姿势的标准化,会把学生平均分成组,让学生一一演示,但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这么多,一个一个演示是非常费时的,也就出现了大部分学生都在等候,每个人的运动量是达不到标准的运动负荷的,一样也就实现不了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提抗力的初衷,而上文中说一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这样平均下来每个学生的运动密度都达不到10%,这样的运动量实在太少了,更别提标准量了,这就是所认知的传统体育课模式,虽然一节课老师都在教学,但每个人的运动量着实少,这个就是问题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局严抓体育课质量。

曾经有一个案列分析,针对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和通过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在某地区的中学体育课里老师带领着学生做运动,课堂内容是立定跳远,老师在操场上做完标准动作后,进行讲解,边做边讲把容易做错的姿势做出来,接着就让学生排队成组,一组一组的立定跳,动作不标准的又要继续改正,就这样一组一组的等待,做完的学生也就蹲到别的地方去看其他学生继续立定跳,这样一组一组的进行完45分钟的课堂也就结束了,每个学生也就相当做了热身运动和一组立定跳,这样不痛不痒的运动并没有达到一定的负荷量。

另一个是经过改革后的体育课,体育课程内容同样是立定跳,教师把学生分好组后,同样做演示讲技巧,这次将立定跳完的学生进行小规模的短跑,跑完又可以进行下一次立定跳,这样课堂运动密度是达到了70%左右。

三、对运动负荷和心率的认知

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也就是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负荷的数量和强度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3]。教师在安排体育运动时只需要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强度小,数量可以增多;强度增大,数量可以减少,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运动时间只要保证负荷量和密度的适宜就可以,如果想增大运动负荷一定不要着急,要记得循序渐进,慢慢增加运动负荷量。心率其实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正常状态下心率的过快或者过慢都是代表身体出了出题,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快慢也代表了身体承受能力的限度。

结语

任何体育训练都要达到适宜的负荷量,只有适宜的负荷量才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的效果,高中的体育课教学就是要达到一定的负荷量,同时也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来进行课程的实施,让课堂富有趣味性,这个文件的下达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另外课程的标准要通过学生的自身条件来决定,改变过去的传统体育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健康体育课程一定会随着时间和教师的努力更完善,运动负荷适宜和每节课10min的安排要坚持下去。通过心率来判断负荷量是否标准,让学生在高中的体育课达到适宜的运动量。

参考文献:

[1]于素梅.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乐动会”体育课堂教学方式[J].体育学刊,2018,25(03):74-78.

[2]刘晋.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10):17-19.

[3]代华锋.福建省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现实状态调查研究[D].集美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身体健康高中体育教学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篮球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小学体育课如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