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三以一化”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2020-07-14张素琴
张素琴
职业学校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大了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作为职业学校一名专业教师,亲临了学校多项创建工作的全过程,经过几年多的准备、实践、摸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以“三以一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已逐步走向了成熟,这正充分体现了学校从学科体系逐渐向实践体系、知识传授逐渐向能力培养方面的重大转变。
一、“三以一化” 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育一般都采用三阶段的教学形式,即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逻辑和推理,而忽略了知识的 联系和应用,这样会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电子技术产生种“难"+“怕"+“厌”的心理。尤其是对于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实践课,虽然有部分学生比较喜欢,但由于前期的专业基础课没学好,对于后期学习又缺少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所以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感到非常困难。因此创建“三以一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是所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三以一化”课程改革的尝试
(一)理论课程的改革
1.要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论为主导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的职业行为能力。职业行为能力结构上可以从纵横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纵向能力上可分为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在横向能力上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围绕以上能力培养,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原来的学科体系必须要重新进行整合和优化,在整合过程中要注重课程模块化,以必须、够用为度,按学生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但要避免教学内容的脱节和重复,要以职业岗位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要以事业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演化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2.力求课程结构模块化
学校专业课程整合实施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文化、专业基础课的整合,重点是一年级课程,如电子专业,主要整合为电子综合和电工综合两大模块。二是专业课的整合重点放在二年级,它包括三个专门化方向:维修电工方向、视听技术方向、家用电器方向。如家用电器方向上分为小家电和制冷两个大模块,在小家电模块中又可分为电饭煲、电烫斗、洗衣机、电吹风等子模块。总之,一年级突出了多种同类职业方向的共同基础宽基础,二年级突出了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分支型课程模式活模块。教学内容的大胆整合,推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法,这都为以后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课程的改革
1.穿插于理论课中间的实践教学
校内实验实践教学:校内实验是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如电子专业,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对常用元器有所认识,对现代化的仪器仪表使用有所熟悉,而且对电路特点、电路原理的分析更易掌握。开展专项技能訓练实践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和专业特点确定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如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电子年段标高(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电工年段标高(照明电路的安装)、稳压电源的装配与调试、功率放大器装配与调试、抢答器装配与调试、数字钟装配与调试等专项技能训练;安排在三年级的黑白、彩色电视机的组装与维修、液晶显示器维修、电脑主板/笔记本维修等专项技能训练。这些专项技能训练,通过几个轮合的尝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面推行双证书考核制度: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是劳动准入制度改革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推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和实践教学的标准化。职业学校全面推行证书考核制度,要求每位同学毕业前必须获得至少四证一书(ATA证书、市民英语证书、普通话证书、以及相关的岗位技能等级证书和毕业证书),班级参考率要求达100%,合格率要85%以上。
2.实行产学结合开放式实践教学
学校最后一学期主要安排学生校外实习。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进行产学结合开放式实践教学,这样既为工厂解决了许多生产实际问题,学生又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职业训练。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地点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人才的需求结构,让实习学生尽量分散到更多企业。实习过程既是学生在企业以示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和转变就业观念的过程,也是企业对毕业生的使用考察过程。他们的形象不仅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了整个学校,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实习生的组织、管理与指导、检查与考核,使学生真正能在实习中提高技术技能。
(三)问题与反思
“三以一化”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仍受到师资、教材、设施等软、硬件的制约。首先,没有现成的适用于课程整合的教材和教学指导参考,教师只能凭借自身的教学和学习经验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研究,边探索边教学,因教师精力和水平有限,编写的校本教材很难保证质量。其次,真正达到既能开发综合专业课校本教材,又能将“教、学、做合一”,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标准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再次,以笔试为主的专业课统考制度,陈旧的对师生的评价体系等不合理规章制度也都成为新课改发展的障碍,这还需要上级有关都门好好的去研究和落实。笔者认为:随着“三以一化"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我国的职教事业必将蓬勃发展。